初中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创编与实践

2021-12-02 16:25福建省霞浦第九中学王鸿铭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校本游戏体育

福建省霞浦第九中学 王鸿铭

初中体育游戏校本课程是在贯彻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遵循体育教育规律,结合所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开展的。下文将围绕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创编及其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学习。

一、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内涵与目标

(一)内涵

校本课程也称为学校课程,是地方学校自主开发、设置、选用的教学课程。体育游戏校本课程是结合本校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发展需要,为展现学校体育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特色和优势,融合体育课堂、校园、社区等丰富游戏教学资源,创新设计的趣味性体育课程。

(二)目标

开展创编体育游戏校本课程是为了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丰富体育学习生活,增添体育学习趣味,帮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锻炼基本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增强体育和健康水平,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形成良好的体育综合素质。

二、创编初中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原则

(一)激趣性原则

教师应坚持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作为实施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胆创新设计游戏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程式化、单调古板的体育课形式,让学生在简单易学、轻松有趣的游戏中锻炼身体、提高素能。

(二)发展性原则

体育游戏校本课程不仅要坚持贯彻国家体育教学课程,丰富地方体育教学课程,而且要整合开发丰富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游戏课程内容,发掘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能,指引各个层次学生踊跃参与体育游戏运动,实现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

(三)校本化原则

创编开发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应整合利用校园、家庭、社会、社区等生活中的有益游戏教育资源,设计校本化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包括校领导、教师、家长、地方教育专家、民间体育爱好者等在内的各种办学力量,形成合力,开发设立符合本校实际、凸显本校特色的体育游戏课程。

三、创编初中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为初中体育校本化课改提供切入点

创编体育游戏校本课程,推广实施游戏教学,顺应了新时期体育核心素养教育的需要,能为校本化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切入点,使体育教育教学更加贴合校情和学情,有效克服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助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为创新初中体育教学开辟新路径

创新编制体育游戏校本课程,有助于探寻激趣教学新路径,激活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踊跃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和训练活动,激发体育学习兴趣;有助于发挥游戏教学优势,激励学生在游戏中尽情体验快乐体育,潜移默化中开阔体育认知视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不断获得游戏学习的成功感。

(三)为培养体育综合素养创设新视角

创编体育游戏校本课程,是为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指引学生融入体育游戏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增强身体素质,提升基本运动能力,而且还能在游戏活动中养成团队合作精神,逐步培育优异的意志品质和思想品德等素养。

四、初中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创编与实践

(一)创编趣味性游戏课程,激发体育运动兴趣

趣味性是创编初中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首要原则。体育游戏不仅具有训练体质体能、增强身体素质的作用,而且具有激发学生运动训练兴趣、增进心理健康、愉悦身心等积极作用。

首先,教师要深入学生、家长、社会中,充分了解学生对体育游戏的需求,深刻把握学生的爱好兴趣,利用有效途径收集、整合各种有益的体育游戏教育资源,建设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游戏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其次,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激趣设计原则,创新设计各种生动直观的游戏活动形式,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成,增强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游戏,促进智力发展。最后,创编的体育游戏要冠以形象的游戏名称,通过富有情趣的游戏动作来点燃学生的参与欲望。例如,在教学中设计开展“风车越转越大”“双人军训”“过关斩将”“打锅”“架桥过河”“女皇的圈子”等游戏,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简单易懂的游戏活动中真切地体验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运动想象力和参与兴趣,引领他们深入感受体育游戏之美。

(二)创编专项游戏课程,增强运动体质体能

优化设计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目标是顺利提高初中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促进身心素质、体质体能等健康水平的发展。通过巧设游戏、实施体育教学,能更好地减轻学生体育运动的负荷,进一步增进运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性、灵敏性等体质体能的发展。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以发展体质体能为主要目的的专项体育游戏。例如,为增强学生快速跑的运动能力,可以将“抢占红旗”“跑垒”“喊号追人”等游戏整合进快速跑训练教学中。通过“抢占红旗”游戏,学生顺利明确了步幅、步频与跑速的关系,掌握发展步频、步幅的正确方法;通过“跑垒”游戏,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做到积极摆臂、加快步频、加大步幅的动作,有效掌握了快速跑的技能要领;通过“喊号追人”游戏,学生伴着音乐沿圆圈顺时针慢跑,在寓教于乐、快跑追逐的氛围中有效激起了训练快速跑的兴趣,增强了拼搏和竞争意识,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又如,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水平,教师可以创设“运球快跑”“穿越火线”“你争我抢”等生动游戏,锻炼学生运球行进、持球传球、抛球抢球等能力。再如,为了增强学生的力量训练效果,可以融合设计“跳跳虎接力”“画圆圈”“蜘蛛爬”等多样化的游戏教学形式,促进学生伸髋、伸膝、屈趾肌爆发力的发展,提高腿部弹跳力,增强腿部力量训练效果。

(三)创编竞赛性游戏课程,培育合作进取精神

体育游戏具有明显的竞争性特征。教师在创编体育游戏课程时,应遵循竞争性原则,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竞赛结果,自觉遵守规则,培育形成合作竞争、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编制某些竞技性较强的体育游戏时,教师应通盘考虑游戏场地设备、游戏课程基本框架、游戏项目内容和结构、实施要求、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运动能力等问题,让学生清晰了解体育游戏方法和规则,鼓励学生积极投入游戏中,在参加游戏过程中增强自信,在竞争进取中提高自我。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每学年例行的校园体育节、运动会等有利时机,指引学生广泛开展体育游戏竞赛活动。而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网球、棒垒球、手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非常适合融合竞赛类游戏教学。创编开展竞赛性游戏活动,能将这些球类运动较为复杂的技术和战术要求,借助游戏演绎得更加形象、直观、有效,激励学生斗智斗勇和团队配合,掌握好应有的运动技能,并在游戏中逐渐朝更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层次发展。

(四)创编活动性游戏课程,提升优良体育品德

创新编制活动性体育游戏课程,应注重实践性与理论性紧密结合,切实将体育游戏课程教学落实落细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体育思想品德。活动性体育游戏是一种按特定的游戏规则和目的开展的有组织、有步骤的体育活动形式,具有鲜明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娱乐作用。

加强活动性体育游戏教学实践,可以通过设计小组合作游戏教学模式,利用不分队游戏和分队游戏两种活动类型。例如,采取不分队游戏活动形式,可以设计开展“大鱼网”“大人小孩”“住店”等相对较为简单的游戏活动,减小组织活动的难度。但这些游戏的竞争比赛功用不太凸显,多为通过娱乐活动来活跃氛围。而采取分队游戏活动形式,可以设计开展“冲破火力网”“营救战友”“抢种抢收”等竞赛特征显著的游戏活动,虽然组织难度较大,但竞争氛围更加活泼热烈,团队具有一致的活动目标和任务,能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通过发挥集体合作的力量获得竞赛胜利。并且,引导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性体育游戏,学会遵循必要的体育行为规范,胜任游戏角色,勇担活动责任,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体育风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和素质,实现意志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培养,进而有效升华体育游戏教育的深层意义。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法日益受到体育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坚持体育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创新编制体育游戏校本课程,优化设计体育游戏教学,激活体育课堂活力,能构建有趣有效的体育游戏乐园,不断激励学生提高参与体育运动兴趣、增强体质体能、培育合作进取精神、提升体育思想品德,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培育基础扎实、积极健康、思想端正的新时代青少年学生。

猜你喜欢
校本游戏体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2016体育年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