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前景及建议

2021-12-02 16:25山西大学文学院张子睿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华文东南亚经济

山西大学文学院 张子睿

一、习近平新时代背景下华文教育前景探究

(一)历史坐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主要由经济建设思想、政治思想、文化思想、社会建设思想等十个部分组成。新的指导方针对我国经济、政治、民生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是新时代背景下谋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南。

新时代的到来,虽为华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但华文教育的发展依旧困难重重。一方面,我国政治局面稳定,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国家采取开发性发展策略,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和平台;另一方面,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仍待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仍待增强,华文教育发展仍然受限。

(二)经济层面:新时代经济建设思想

党中央强调,“十三五”时期,必须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以其内在实力为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基于国际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依旧存在问题的局面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仅会协调行业、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会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用“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式使进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

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对促进华文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步增长能够助力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促进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激发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向往之情,助力华文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华人华侨在“一带一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纽带,华文教育有效展开能够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华人,致力于国内外经济联动发展,对国内经济的转型和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文化层面:新时代文化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应对国际挑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条件。当前,全球化对中国主流意识存在些许冲击,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文化方面的渗透,有的国家宣传、鼓吹“中国威胁论”等内容,意图唱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华文教育的发展。

语言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反映。二战后,新一代华人在当地出生、成长,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与祖辈华人有明显不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明显削弱。当今华人也已不再采用社团聚集的居住方式,而是广泛分散于东南亚各地,社团在成员间的影响力明显减弱,成员间也缺少亲缘和地域上的接触。发展华文教育必须培养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观念,重新唤起当地华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向往。

(四)习近平外交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要想打开新时代外交局面,必须大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发展新时代的外交关系,必须推进“一带一路”工作建设,积极促进新型国际关系的建构。东南亚华人与中华民族本是同亲同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利于增进海外华人与当地主流民族的友好关系,又有利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发展和进步。然而现在,部分东南亚国家政府仍对华文教育采取限制政策,教育种族歧视、华校经费不足、政策多变等现象于东南亚各个国家之中普遍存在,亟待改变。

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采取更加积极的外交政策,才能为华文教育的发展开拓新天地、增加新契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的提出毫无疑问地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成员,东南亚与中国语言相近、文化相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在教育、旅游、交通、科技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普遍的交流合作,共同致力打造共信、和谐、具有包容力的责任共同体。东南亚华人是支持、推广“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环节,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必定越做越大,前景一片光明。

二、习近平新时代背景下华文教育发展建议

(一)国家层面

1.稳步提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实力,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背景支撑

只有具备强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实力的国家,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得到别国的认可和尊重。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发展仍然面临挑战,其他领域的发展也均受限,仍待调整。海外华文教育的展开,必须以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背景支撑,否则便不会具备向心力。

2.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华文教育提供良好发展平台

种族问题一直是制约东南亚地区发展的一个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为两个地区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向心力。华文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强大的外交能力为支撑,东南亚华文教学的持续发展更不能缺少海外政府和财团的支持,华裔应积极发展与当地政府和集团的关系,为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争取更加积极的政策,为全人类多元文化的保留和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师层面

1.强调语言和文化的结合,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东南亚开展华文教育,必须将语言习得和文化认同结合在一起,重视语言文字中的文化内涵,切忌“填鸭式”的灌输。一方面,由于汉字造字理据丰富,汉语教师可以在解构、分析汉字的过程中为学生渗透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样既能缓解学生对汉字的畏难情绪,又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组织与中华文化有关的课外活动,通过手工活动、歌唱比赛、戏剧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语言、掌握文化。

除此之外,在进行海外华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告诉学生,中国是向往和平和友好的大国,中国不敌对、不歧视、不搞破坏,与霸权主义和恐怖组织没有任何关联,社交网络上宣扬的“中国威胁论”等言论纯属抹黑,中国政府将坚定为全世界人民的福祉而奋斗。

2.与本土教师联动,共同开展教学

要想更好地开展华文教育,推进外派教师与本土教师的联动教学是一个极为有效的策略。本土教师动手能力较强,善于交流、实践,倡导多元联动的学习方式,善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外派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善于讲解、分析,注重知识性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功底。为全方面培养学生能力,本土教师和外派教师可以采用搭档或合作教学的方式展开华文教学,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在现代化的今天,网络等多媒体手段的发展为本土教师和外派教师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本土教师和外派教师也可以共同参加孔子学院等机构的线上培训,共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等组织为海外华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海外华人学生可以通过录像、视频等方式参与见证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见证中国各大城市、各行各业的发展成绩,促进学生对乡情的回归。

3.积极在非华裔成员中推进华文教学,推动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

东南亚华文教学对象主要为华侨子弟,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目标群体则为所有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新的时代条件下,海外汉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在非华裔成员中推广华文教育,推进某一地区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汉语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受众不应仅仅局限于当地华人子弟。教师应在积极开展华文教学的同时,注重当地汉语的推广和传播,激发非华裔学生对汉语的认同感,为促进整个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华文东南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