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青春叛逆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1-12-02 16:25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八中学赵升益魏彩霞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青春心理健康家长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八中学 赵升益 魏彩霞

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处于心理过渡期,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非常希望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指导与监护。初中学生大都在12—15周岁,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受家庭环境、父母教育、个人性格与学习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与家长和教师对抗,出现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习与生活。对于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行为,教师要分析主要原因,并进行针对性解决。

一、初中学生青春叛逆期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习心理方面形成主要问题

当前教育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初中学生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压力较大,再加上年龄较小、自我调控能力差,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我校生源结构特殊,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较差,导致学生学习心理方面形成了一些问题,比如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考试容易焦虑和容易自卑自责等。

(二)情绪管理方面相关心理问题

初中学生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一是情绪不够稳定和喜怒无常,男生容易冲动易怒,女生易多愁善感和忧虑,进而对学习与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二是容易浮躁与心灵空虚,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无法面对现实,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与父母沟通,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三)人际交往方面主要心理问题

人际交往及正常的异性交往方面,初中学生也容易出现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男女同学对自己的体貌和着装更在意,他们追求个性,穿奇装异服、浓妆艳抹,有的学生为了外在形象出现的极端减肥方式,这些心理都会对学习、生活和个人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初中学生还对异性特别敏感,非常在意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容易出现焦虑,不利于正常的异性关系交往。还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够开放和豁达,心理较为敏感、多疑、脆弱,出现嫉妒心理等。

(四)青春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因此会出现一些青春期特有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早恋。由于初中学生的性意识逐渐萌发,对男女之情以及性比较渴望,当异性之间互相倾慕时会出现恋爱行为,容易影响正常学习与生活。

二、初中学生青春叛逆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成因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

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初中学生青春叛逆期心理健康问题首先是受外部因素影响。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家庭、学校,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世俗观念、不良习气、网络环境等。世俗观念影响家长,进一步影响学生思想观念;不良习气会导致学生心理浮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互联网、新媒体、游戏产业的发展,会使自控力不强的学生沉迷其中,使之产生网瘾,严重影响正常学习与生活。

家庭方面,首先我校很多家长文化程度及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不当,给学生心理带来压力,进而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其次,我校部分学生家长在家庭育人环境中没有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导致孩子对父母的教育置若罔闻。最后,由于家庭结构发生突变,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家庭增多,父(母)亲陪伴缺失,隔代教育对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学校方面,首先是当前大多数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无处求助,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出现封闭、抑郁的情况。其次是校园环境、班级环境、教师教育,不同的校园软硬件环境与校风,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生理方面,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身体快速生长,性发育日趋成熟,容易出现兴奋、冲动等状态,但身体和心理变化有时间差,如果心理变化不能跟上生理变化的节奏,就会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发展,影响情绪的发展,出现叛逆心理。心理方面,成人感突出。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衍生出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使初中学生青春期在心理上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产生叛逆心理,做出叛逆行为。

三、初中学生青春叛逆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

通过对我校学生的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初中学生青春叛逆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避免和解决初中学生青春叛逆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校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

解决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应从学校方面出发,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保障学生接受心理基础教育。(1)学校革新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2)各年级各班每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提高自主心理教育能力。(3)开设学科心育课程。全员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将心育目标融入学科教学,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解决当前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指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与生活。(5)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心理功能室,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辅导;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对于出现心理状况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跟踪心理变化,及时矫正相关心理偏差。(6)班主任时时、处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最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同时,班主任掌握学生家庭情况、家庭表现,有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达到更佳的辅导效果。(7)开设家长课程。通过家长会、专家线上直播、家长学校、开放日等一系列活动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帮助家长掌握与孩子沟通的基本技巧和方法。(8)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及时解决学生和家长提出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

(二)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发挥家校合作优势

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通过电话、微信、家访等方式,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和交流,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与教育能力,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发挥家校合作优势。

对于家庭教育,首先父母要团结和睦,给孩子营造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其次父母需要改变教育观念,不再以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忌用“别人家孩子”来对比自家孩子,这样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打击,从而产生更多叛逆行为。最后在教育孩子时忌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改变“说教式”“命令式”教育方式,将教育与疏导融合,学会与孩子“共情”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指导自主调控情绪,循序渐进解决问题

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要发挥学生自身的力量。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调控情绪,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储备,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这样学生自己便可以解决基本问题,疏解自身的不良情绪。

(四)呼吁社会积极关注,促使社区提供支持

中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的问题,而且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等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学生青春叛逆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家庭与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应当呼吁社会积极关注,促使社会提供相关支持。比如,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流动摊贩进行专项整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更好地促进初中学生安心学习与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青春叛逆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多个方面,主要成因包括学校、个人、社会和家庭等,在分析与明确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需要进行针对性改进。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等,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调节学生情绪,引导以及促进学生好好学习与健康成长,同时要发挥家长与社会的力量,通过多元共促帮助初中学生健康、平稳地度过青春叛逆期。

猜你喜欢
青春心理健康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