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意戏剧与幼儿园课程有效融合的思与行

2021-12-02 16:25福建省福州市大凰山幼儿园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园本戏剧儿童

福建省福州市大凰山幼儿园 朱 虹

创意戏剧是一门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课程,是一种结合语言、动作、舞蹈以及音乐等形式来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许多幼儿园中,表演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它是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语言、表情和动作扮演角色进行的一种游戏。组织活动时应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入手,并以情节为依据,引导幼儿尝试创设简单的游戏场景,选择游戏材料装扮自己,并会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特征,与同伴进行合作交往。在开展表演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组织形式单一,活动功利性强;二是重视参演幼儿,忽视了观演群体;三是注重表演结果,忽略了过程体验。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发现,以及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活动兴趣的兼顾,教师开启了结合创意戏剧对传统表演游戏的革新。这一看似表演又远高于表演的理论体系给予课程极大的触动与启发,经过多次研讨之后,教师从创意戏剧的理论中提炼出一些特性:欢快浓郁的游戏性、稚拙有趣的冲突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学科领域的整合性、参与人员的互动性与活动内容的生活性。如何把创意戏剧宝贵的“发现”与幼儿园的现有表演游戏、美育课程相融合呢?通过不断的反思与实践,我们形成了一些经验,收获了些许感悟。

一、挖掘园本特色美育活动与幼儿挚爱文学作品间的共性,促幼儿主动体验角色

幼儿的艺术表现往往经历一个从无意到有意的过程,只有在充分探索材料的过程中,对材料的特性形成充分理解,才能逐步发现材料的某一特性与自己想表达内容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从而形成创作的意图。此时,我们尝试将日趋成熟的园本特色美育课程与孩子喜爱的文学作品结合,立足于更深刻地挖掘幼儿美术创意和作品之间的共性,使幼儿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传承美术创意特色,运用美术欣赏与美术创作,在“做与玩”中使其和谐共进,真正体现感受、欣赏、理解与创作的有机融合。

在创意戏剧开展过程中,教师尝试将本园日趋成熟的园本美术特色课程融入文学作品欣赏,鼓励幼儿运用绘画、手工制作、装饰等多种手段将心中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对角色的体验用“做与玩”的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从懵懂变得清晰,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体验角色形象,从而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丰满具象、细致生动。

在幼儿与《鼠小弟》的邂逅中,幼儿在阅读作品后,和教师一起利用真实的大树大胆再现《鼠小弟》中的森林和其他场景,将故事场景与班级环境融为一体,使整个班级成为一个大剧场。而后运用随手可得的废旧材料制作心中的角色玩偶,将抽象的角色制作成可接触、把玩的玩具,利用制作的各种角色玩偶创意表现故事内容。在“做与玩”的充分互动中,幼儿开始把自己装扮成故事中的角色,创意表现故事内容。俗话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与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做与玩”艺术表现弥补了3—6岁幼儿口语表达与逻辑思维的不足,成为他们与文学作品零距离亲密接触的独特方式。

二、结合园本美育活动为幼儿戏剧表演搭建展示平台,促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喜欢表演、喜欢音乐和装扮自己,以引人注目。在自然开放的氛围中,幼儿会用语言、动作、表情甚至绘画等方式表达他对某个角色、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并运用“假装”的游戏本能进行戏剧作品创作和表演,获得游戏的满足和多种有益的成长经验。

(一)引导幼儿主动探究,走进作品

在开展幼儿创意戏剧活动时,教师是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非以最终的演出为核心,因此,应认识到在参与戏剧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发展要比结果更重要。基于这个理念,在活动中教师会先通过调查、观看动画片、讨论、讲述等多种形式充分支持幼儿感受、理解故事中经典人物的艺术形象,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共同开展泥塑、创意建构、装扮表演等活动。这种调动全方位感官的主动探究式学习受到幼儿的喜爱,也激发了幼儿自主自发、富有创造性地理解作品。

(二)引导幼儿发挥创意,体验学习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戏剧的“种子”和“根芽”,也就是一种出自本能和天性的“表演”和“观看”的欲望。儿童有模仿的天性,他们“是演员、剧作家和导演的集合体”,应遵循幼儿的戏剧天性,展现戏剧的艺术魅力,使幼儿创意戏剧活动充分展现儿童审美情感和游戏精神。在探索儿童创意戏剧与园本课程有效融合的过程中,笔者体会到,戏剧表演能提高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种能力,促进幼儿学习品质、人格品质的发展。教师在戏剧教育活动中,要怀着“儿童固有差异性”的理性思考和“机会无差别”的平等给予,以细致观察和捕捉儿童个体特点为前提,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充分为他们提供机会。例如,善于语言表达的幼儿能将绘本中的书面化语言,改造成戏剧表演时符合幼儿表达方式的台词;擅长美工表现的幼儿能通过制作道具、服饰以及布置场景等,创设戏剧表演的情境;喜欢歌唱与舞蹈的幼儿能大胆唱跳表演,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主动大胆的幼儿可以选择担任主角或某一重要角色,被动胆小的幼儿能与同伴一起担任群体角色;生活经验丰富的幼儿解决戏剧冲突的方式更加合理,想象力强的孩子则极具创意。教师要善于观察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搭建适合不同幼儿表现的平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戏剧表演中。

以《小青虫的梦》为例,在创意戏剧的一次次讨论、表演、冲突碰撞中,幼儿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更发现故事的主要角色有限,仅有的小青虫、蟋蟀、蝴蝶等角色远远不能满足每个孩子表达和创作的欲望,戏剧表演中表演者和观演者的矛盾在这里凸显出来。教师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幼儿提出,不仅故事中的人物可以扮演,还有许多背景也可以由他们来扮演,比如森林里的山脉、大树、小草、月亮甚至门洞、石头等,在幼儿眼中都有鲜活的生命,都是幼儿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想要表达的角色。同时,幼儿还加入了蜜蜂、花朵、蚂蚁等角色,创作了小青虫被大家瞧不起,但是不放弃梦想,坚持努力,最后华丽变身为美丽蝴蝶的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这是幼儿在充分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基础上的表现创作,也是创意戏剧课程带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三)多种途径支持幼儿的创作表达,家园合作

教师为幼儿戏剧表演搭建展示平台还体现在戏剧教育活动中提供多样的表达方式,给予儿童更多选择的机会,赋予儿童自己做决定的权利,让儿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如地表达自我、创造自我,并获得教师的鼓励与赞扬,使儿童乐在其中。

在创意戏剧开展过程中,教师观察到幼儿有创作的欲望,却缺少具体经验的支持,包括选用什么材料进行装扮角色更合适,如何表现使自己更符合角色的性格特点,怎样通过语气、动作、表情、道具等来表现剧情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园本信息化技术课程支持下,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选取了富有时代气息,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欣赏水平的“真人秀”表演、创意造型表演等和幼儿一起欣赏、讨论,进而借鉴到幼儿自己的表演中。《超级变变变》中,裹上火红的绸缎,人躲在绸缎下上下舞动远远看去就是一团团燃烧的烈焰,幼儿由此得到启发,找来大网兜,打上红布结,人在网兜下起起伏伏就像跳动的火球。以此为引发,在表演水波场景时,幼儿又躲在蓝色绸布底下,交替站起蹲下此起彼伏,像极了翻滚的波浪。教师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搜集并展现多手段多形式的“真人秀”、创意造型表演等,在创意戏剧、文学作品和幼儿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与创意想象,拓宽了幼儿的表演经验,“我的戏剧我做主”,这正是我们追求儿童主体性的充分体现。

三、通过戏剧主题整合一日生活教育,浸润园本美育课程

在探索创意戏剧与园本课程有机融合的过程中,随着园本课程的深入进行,园本美育课程的渗透从最初的美术创作拓展到语言、唱跳等艺术表演的全方位支持与融入,在这个过程中,戏剧表演与园本课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现在,教师结合戏剧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以戏剧主题活动的方式把戏剧表演与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教学与阶段性成果展示有机结合,将戏剧表演系统性与区角游戏的自主、自由性有机结合,将孩子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对创意戏剧艺术美的表现有机结合。幼儿园创意戏剧追求的不是艺术的专业化程度,而是幼儿的参与、创造、体验与享受。紧紧围绕一个戏剧主题从“戏剧筹备”“戏剧创编”“戏剧表现”“戏剧场景”四个层面来建构一系列活动,有利于满足幼儿的表达需要,自然浸润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各种艺术经验,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

(一)与课程融合的基本途径

幼儿园戏剧活动与课程融合,通过集体教学、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一日生活以及家庭参与等途径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较为自主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积极尝试用音乐、语言文字、美工等多种语言,自觉主动地去感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与情感。

以创意戏剧《木偶奇遇记》为例,它融合了幼儿园教学五大领域的内容。健康活动《变身小木偶》《玩儿国历险记》,幼儿装扮上自制的道具,仿佛自己就是匹诺曹,在具有感染力的音乐情境中,感受匹诺曹和小伙伴经历的种种困难和坎坷,亲身体验协商合作、战胜困难的心路历程。社会活动《说谎要不得》等活动,幼儿通过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思考匹诺曹身上的种种“不完美”,这种“不完美”似乎和自己如出一辙,因此让幼儿产生了不少共鸣。在语言活动《匹诺曹出生记》《蓝仙女救命》中,幼儿通过续编故事、自制绘本讲述实现了创意戏剧的文学美、艺术美。艺术活动《小木偶上学记》则实现了熏陶情感和创编戏剧情节的创造性。

除了戏剧主题活动以外,区域性戏剧游戏、各领域活动、一日生活活动中包含戏剧手段渗透的幼儿自主学习以及亲子活动等也是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儿童的生活即是戏剧”,教师鼓励幼儿自己能够做的、想的、说的、演的、合作的事情,让幼儿自己去做、想、说、演、合作。比如,幼儿在绘本剧的创作过程中,把《蚂蚁和西瓜》中蚂蚁将吃剩的西瓜皮变成滑梯、船等有趣的互动场景在教师的协助下融入早操中,增加早操的创意与美感。大班幼儿则根据《母鸡萝丝去散步》爬过山坡、翻过草垛、游过池塘等情境融入晨间的体能大循环活动中,增加了户外体育自选活动的趣味性,同时又促进了幼儿对绘本情节的理解和表演创作。幼儿还创造性地将《大卫不可以》中的情境与“光盘活动”相结合,在区域中布置大卫标志性的大嘴亮灯区,每盏灯就像大卫的一颗牙,代表一个小朋友,谁吃完了自己的饭菜餐点就按亮代表自己的那盏小灯。戏剧化的生活让教师的枯燥说教变为幼儿体验式的主动自律,这样的紧密融入更吸引家长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参与者积极配合,亲子制作、亲子表演等丰富的戏剧形式使家园共育形成有效合力。

(二)与课程融合的感悟

通过对创意戏剧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探索,我们有一些感性的收获。

第一,创意戏剧是课程成长宝贵的财富。之前,许多教师认为创意戏剧是一种高不可及的全新理念,开始尝试的时候也感到战战兢兢,这么小的幼儿真的可以参与这些复杂的文学作品创作吗?它是不是适合年龄更大的孩子参与呢?后来,教师发现戏剧是儿童的一种本能,是儿童的一种精神。在亲身投入和接触之后,我们领悟到戏剧也是每一个幼儿教师不可缺少的精神,因为戏剧让我们和幼儿更近,和幼儿一起想象创造、体验参与,和幼儿一起玩,也让教育教学实践更加有效。

第二,我们通过戏剧教育发现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特的。虽然说戏剧文本是统一的,但我们能感受到不同幼儿对角色的喜好各异、对道具创造的独特以及在表演中的个性张扬等。戏剧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以幼儿为中心,在表演中幼儿可以完全放松,他们可以融入角色的喜怒哀乐,通过肢体、语言的表演宣泄各种情感,找到更多对世界的表达方式。戏剧能唤醒深深植根于他们心中却被忽视的部分,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当一个害羞的孩子因为角色的需要表现出与生活中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姿态,找到和他人沟通、交流的方式,并且通过别人的反应重新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儿童创意戏剧对这个孩子的影响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通过戏剧教育我们发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可以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之前的教研都是探讨与讨论式的,但是我们接触戏剧之后,教师也尝试用游戏、体验的方式把研讨活动“玩”起来、“嗨”起来,它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趣横生,别具风采。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明确了戏剧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教儿童演戏,而是要通过戏剧来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尊重儿童游戏的天性,契合儿童生命成长的独特性,赋予幼儿戏剧活动独特的审美与精神,协助幼儿在创意戏剧活动中愉悦、灵动、自由地成长。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地位不再是抽象、晦涩难懂的口号。她们也深切体会到这样的创意戏剧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种能力,促进幼儿学习品质、人格品质的发展,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研究儿童创意戏剧的道路上,我们真心体会到创意戏剧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是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是以“特色课程”为树干、创意戏剧为枝叶,种植的一棵芬芳满林的大树。它保护了幼儿的戏剧天资,并创造条件使幼儿充分展现想象力和创造热情,发展幼儿个性思维,体现了戏剧教育的魅力,生动诠释了儿童创意戏剧表演的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园本戏剧儿童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有趣的戏剧课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