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实施多元性评价的思考

2021-12-02 16:25浙江省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多元性素质中职

浙江省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 朱 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有效吸收语文文化,提高语文素养。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评价方式出现明显转变。但是从教育改革整体上看,仍有一些改革停留在表面。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在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有效结合多元性评价开展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基于此,本文就中职语文教学实施多元性评价的策略展开了探究。

一、多元性评价概念

多元性主要指事物表现出的多样性与灵活性,能够充分体现自主与开放、平等民主以及个性与创新等。多元性通常是相对一元性而言的,一元性主要指的是事物所具有的单一性与凝固性,通常可以和封闭性、循旧性与排他性等进行联系。评价指的是针对事物自身优缺点进行评估的一种形式,是当前人类有计划的一种认识活动。

针对学生开展多元性评价,要求从学生各个方面综合出发,比如成绩、素质与道德等。在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与尊重学生的核心理念,并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学生采用相应评价标准,合理对待学生思想,对学生学习阶段所吸收的新知识给予肯定与认可。但是不可以用规则约束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思维,重视对学生的全方位考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多元性评价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教育大多是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专业技能,而这也可能会使中职实际教学过程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过于重视职业技术与理论知识,忽略文化学科知识学习。以往中职教学中,学生评价都是采用成绩考试的方式进行,该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与片面,无法全面评价学生,并且学生会过于重视成绩而严重忽略其他素质能力的提升。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多元性。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结合多元性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校的成长过程,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给予学生更多鼓励与支持,有助于学生全面多样化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基本特性,也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而通过多元性评价能够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特点,明确最佳切入点进行评价,这样能够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并积极进行弥补,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科,并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其他学科学习也能够从容面对。另外,多元性评价的合理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学生刚步入校园时对于专业并无深刻了解,所以无法形成专业认同感,长期持续下去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多元性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了解专业,并形成专业认同感,最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

(三)促进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当前社会,许多企业对于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私人企业单位,十分看重技术人才与技术水平,所以实用型人才与综合素质水平高的人才均为首选对象。因此,中职学生必须不断培养与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若想要达到以上标准,则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正确评价方法,通过多元性评价结合教学来帮助学生及时认清自我能力,发现自身不足,从而强化自身学习,弥补不足,最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其特点决定了文本的多样性。中职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从侧面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本质。而对于不同学生来说,在学习阶段所体会到的经验也有所不同,参照也不尽相同,所以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此时,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以往刻板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会导致语文教学僵硬化,导致学生创新能力被扼杀。因此,采用多元性评价方式进行评价,能够多方面多角度评估学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创新思维。

三、中职语文教学多元性评价实施策略

(一)明确主体地位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生源情况相对复杂,大多数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差,课堂表现散漫,学习自主性较低。针对这类情况,个别中职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纪律,选择自上而下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持续不断地讲解,学生在讲台下被动接受知识。这种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学习评价方式过于主观,难以充分评价学生的个人素质。当前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明确学生主体身份,教师必须转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合理运用多元性评价开展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比如,每次课堂即将结束前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不足,课下采取相应办法进行复习,以弥补课堂学习漏洞。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互评氛围,提高课堂凝聚力,相比教师,学生之间可以带来更高的认可度,所以同学之间评价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加强人文素养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才培养方向为“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中职阶段作为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等重要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阶段,中职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学习评价给学生成长带来的重要作用,合理应用多元性评价。在进行评价时,有效融入人文素养培养观念,比如在教学时将“自我认知”“经典阅读”等环节融入课堂之中,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化读物,以培养并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加强实践活动教学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体现语文教学实际价值。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中,打破了空间局限,将学习范围延伸至社会环境之中,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的相关实践结果还能够在校园中大量推广,营造校内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给多元性评价带来极大便利。语文实践活动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时,能够有效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并且不断完善自我认知。对此,中职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策略时应该创设多元性评价单元,教学核心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比如,针对旅游专业学生应该合理制定“模拟一日游”“编写导游词”等。如果是电商专业学生,则设计“推销方案”“编写店面推广词”等。实践活动不但能够为学生未来工作奠定基础,还可以有效融入多元性评价,体现出“多元化”与“开放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提高各项综合能力,充分提高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提高自身能力,为就业提供知识支持。

(四)合理设计评价方案

中职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常常采用文字和语言等评价方式开展教学评价,文字评价具有较高权威性,正式性强,而语言评价则具有较高随意性,课堂中使用频率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应该严格运用两种评价特点,轮换应用,防止因为单一评价而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负担。除此之外,中职语文教师还应该合理引导学生,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重要引路者。对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意识,并且结合教育目标与授课情况不断优化评价方案。如针对班级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将学生每节课堂表现进行记录,同时记录各个阶段考试成绩,定期针对档案信息进行分析,最终采用多元性评价方式给予学生综合学习情况评价,给予学生支持与肯定。

总的来说,中职语文教学中合理结合多元性评价,能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强化自身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提升专业职业素养。对此,中职教师必须充分认知多元性评价概念与其重要性,掌握运用方法,在开展多元性评价时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或者学生互评,设计评价方案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多元性素质中职
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多元性探究
“瑞狮壶”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多元性分析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传统中国画重彩材料的多元性探究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