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2021-12-02 16:25福建省霞浦县第五中学周巧霖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体裁说明文群文

福建省霞浦县第五中学 周巧霖

在传统语文课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偏窄,阅读认知偏弱,极大地影响了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有效培养。《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积极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为学生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下面联系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围绕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简要探究。

一、群文阅读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内涵

群文阅读是指结合特定的语文阅读目标,围绕某个阅读话题或议题,合理选取、组合多篇体裁相似、主题相近的文章进行整体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激励学生共同参与阅读、赏析文本活动,合作探究文本主题,相互分享阅读体验,沟通交流阅读感受,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素养。群文阅读这种多文本阅读教学范式,充分展现了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生长,激励学生深度合作探讨阅读的全新教学理念。

(二)特征

群文阅读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一,开放性。群文阅读所针对的议题或话题是灵活开放的,设计组织的阅读课教学结构也是开放的。教师创设开放的阅读课环境是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学习,获得真实的阅读效果。其二,主体性。在群文阅读课中,学生获得充足的阅读学习空间,在生动有趣的群文议题烘托下尽情地参与阅读、讨论、交流、分享,激扬创造性阅读思维,深化理解篇章内容。其三,整体性。教师巧妙地将相近体裁和主题的文章有机整合在一起,能引领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探寻文章的共性思想内涵和内在教育意义,锻炼学生系统性思维,建构更加完备的语文知识体系。

二、优化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价值

(一)助推语文阅读素质教育

优化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创设群文阅读环境,不仅是提高阅读课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实现快乐阅读、高效阅读,真正满足语文素质发展的需求,而且是顺应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助于贯彻语文新课程标准,推动语文全面素质教育,营造语文阅读教学新局面。

(二)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形式

搭建合作阅读和探究阅读的便捷平台,铺设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课堂形式,能让学生领略到生动的群文阅读活动。在师生良好互动中参与多文本阅读,指导开展比较阅读、探索分析、归纳综合,学习运用群文阅读方法,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掌握整体阅读技能,从而使学生读得更全面、更深入、更有滋味。

(三)提升学生综合阅读素能

通过创建具有系列化、结构化、整体性的群文阅读活动,选取一系列具有关联性、丰富性的群文作品,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改变学生随意无序的阅读状态,学会合理筛选和整合阅读信息,训练全面阅读和思辨阅读思维,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培育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素质。

三、优化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凝练主题,精心选文

紧扣语文课堂教学,凝练阅读主题,精心选取阅读文章是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在选文时务必要“精”,紧密结合学生学情,利用多样化的形式,从文章作者、主题、体裁等方面来精选阅读文章,激励学生深入了解系列文本中的创作方法、观察事物的视角、讴歌情感的主题、描景状物的修辞手法等,让他们从中细窥更多创作的精妙之处。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阅读教学中,教师围绕“作者”主题,选择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等相关童话作品,整合在一起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学生从这些作品中更全面地领略到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捕捉作者作品的写作特色,提升阅读效度。又如,在七年级上册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时,教师借助“季节景色”主题来选择阅读文章,将《雨的四季》《济南的冬天》《风雨》等描绘不同季节景色的多篇文章组织在一起,指导学生深入探讨这些文章中融情绘景的描写方法,以及作者从中传达的丰富的、欢快的情感,使学生在不同主题的衬托下进一步感知大地苏醒、春天来临的魅力,深化对春的认识和感悟。

(二)合作探读,落实提效

合作探究阅读是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指引学生深入浅出地合作探读,能促进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梳理、体会文中蕴藏的思想情感,落实群文阅读效果。

为了将阅读落到实处,合作探究阅读可以结合特定的阅读目标与阅读任务等,设计开展群文阅读。例如,开展说明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目标”来创设群文阅读,如适时选取《说屏》《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桥之美》等相同体裁文章,设计阅读目标:“通过合作阅读,明确认识说明文体的四大特征和主要的说明方法。”在阅读目标引领下,激励学生结合这些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情感,积极进行合作探究。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融入群文阅读活动中,互帮互助,提升阅读效益,从而有效达成阅读目标。又如,在八年级上册“常用新闻体裁”单元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学情,巧设阅读任务:“结合已学过的新闻体裁文章,认真阅读并梳理新闻的六要素、新闻体裁的特点和形式。”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络等有效途径,搜集整理几篇典型的新闻文体,深入开展群文阅读探析。合作探读之后,学生又积极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体会,总结出新闻的六要素、新闻体裁的特点和形式,掌握好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顺利落实了阅读任务,显著提升了阅读学习实效,更扎实地推进群文阅读活动。

(三)比较联读,深化思维

比较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选取、组织多篇文章,利用比较阅读方法开展联读,能指导学生探寻到语文阅读的新路径,让学生参与对比阅读,围绕文章内容、主题、修辞、表达、抒情形式等,实施纵横交错的多向辨析阅读,对比文章异同点,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思维。为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教师应充分挖掘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比较阅读。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及时将《大雁归来》《敬畏自然》等文章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围绕这些说明文开展群文对比联读,从相近体裁、不同主题的文章中辨析它们的共性之处,研究文章的逻辑顺序,进一步提升本节课的阅读教学效果。通过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学生认识到自然中的物候现象,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技法。通过阅读《大雁归来》,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生物生息,了解事物说明文的体裁特点,直观地领略其文体结构严谨、文脉贯通等特征。通过阅读《敬畏自然》,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获得议论性说明文体的写作方法,提升阅读思维。又如,在开展《孔乙己》阅读教学时,为促进学生更深入认识鲁迅的主要作品,了解其创作特点,教师适时引进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等多篇代表性文章,组合开展群文联读,从篇章结构、创作时间和背景、思想内涵等视角进行对比阅读,促使学生通过辨析学习更清晰地把握鲁迅先生的心路历程,感受其情感的变化,增进对其思想内涵的认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辨思维。

(四)实践拓读,提升素能

通过巧妙联系课堂内外,引领学生开展多文本群文阅读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开阔认知视野,提升阅读能力和素质,持续深化对阅读学习主题的理解。

巧联课外阅读活动,创设开放性的阅读环境,能将群文阅读课堂打造成极富探索性、讨论性、思辨性的阅读学习新园地。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兴趣爱好、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课外阅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例如,在《苏州园林》阅读教学完成后,教师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语言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结构等知识,提升阅读层次,领略更精彩、更富有特色的说明文章,适时选取、引进了《有惊无险的陆潮》《概说圆明园》《生命科学的奇葩》《色彩与生产》《大自然敲响了警钟》等课外经典说明文来辅助群文阅读活动,让群文阅读活动更丰富多样,积极拓展课外阅读,为学生搭建一个拓展阅读训练的良好平台。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辟语文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多文本诵读、精读、泛读、速读、分角色阅读等灵活多样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结合创办读书会、学生社团等时机,进行赏析阅读、分享成果、角色扮演、制作读书卡、趣味游戏等丰富活动,训练全面的阅读能力和素质。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富有生长力的语文教学形式,体现了初中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为语文阅读课开辟了新视角和新空间,有效提升了教学实效。教师要坚持创新实施群文阅读应用实践,激励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掌握更多阅读技巧,充分体验群文阅读的乐趣,进而更加热爱阅读,为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体裁说明文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说明文阅读专练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群文活动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