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文化能力为核心的泰语复合型人才培养

2021-12-02 16:25成都大学王增辉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泰语跨文化专业

成都大学 刘 莉 程 敏 王增辉

在最新颁布的《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跨文化能力是外语类专业的核心能力指标之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的重要决策,泰国作为东盟各国的中心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着特殊的位置。泰语专业人才承担着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的重要使命,作为非通用语的泰语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与时俱进,高度重视跨文化能力培养,确定新方位、担当新使命、研判新矛盾,培养满足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地域发展需求的“泰语+”应用复合型泰语人才。本文结合政治经济形势,从使命定位、产教融合、三全育人的角度探讨以跨文化能力为核心的“泰语+”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深化我国泰语人才培养改革,更好地为国家需求和“一带一路”倡议服务。

一、国内高校泰语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非通用语种,泰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地域布点正在逐步增加,目前开设泰语专业的高校云南省最多,广西次之,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四川、安徽、西安等省市均有泰语专业。从专业上分,有应用泰国语、国际贸易、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对外泰语等专业。查阅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归纳大约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模式一:泰语+专业

基于泰语的应用,同时涉及泰国文化知识、外贸知识、旅游知识、物流知识等衍生方向的应用。例如,桂林旅游学院的泰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泰语+旅游”,培养适应中泰出入境旅游需要,具有较强泰语导游能力,能从事泰语导游、泰语领队和泰语翻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旅游专门人才。成都大学泰语专业则提出“泰语+泰国旅游商务+信息技术应用”的“泰英中”三语培养模式。

(二)模式二:专业+泰语

以某一学科专业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同时辅修泰语语言,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具备泰语语言应用能力。例如,广西民族大学为学生开设了国际商务(泰语方向)、法律事务(泰国方向)。国际商务(泰语方向)主要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国际商务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国际商务经营管理人才。法律事务(泰国方向)则是“法律事务+泰语”的结合,培养能够熟练运用中泰两种语言处理实际法律事务,具备较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三)模式三:“泰语+英语”双语制或多语培养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对外洽谈、商贸函电、业务处理时都非常重要,优秀的外语能力,特别是中英泰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许多岗位的共同要求,因此“泰语+英语”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为达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除学习泰语外,本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参加英语辅修学习,修满800课时并通过考试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英语大专文凭,学有余力者,还可选修双学位。成都大学泰语专业在建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中英泰”三语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具备双边、多边的国际交流的基础语言能力。广西外国语学院泰语专业则将泰语专业学习与第二、第三外语教学深度结合,实施“泰+英+老”复语教学模式,拓宽泰语专业学生的就业面。

(四)模式四:国际国内联合培养

即在国内高校系统中学习两年或三年后,再到泰国学习一年或两年,采用“2+2”“3+1”“2+1”等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成效突出。对标近期公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泰语人才实际需求,在泰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对跨文化能力重视度仍然不够,存在使命意识需要强化、人文素质框架不具体、课程体系有待优化、实践环节不足、师资队伍缺乏、供需结合不够紧密、职业指导不够系统化等问题,表现在人才培养成效上,突出存在知识与技能单一、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二、以跨文化能力为核心的“泰语+”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树立跨文化交流的使命意识

泰语专业人才培养并不只是事关语言服务,还涉及国家安全等顶层要素,爱国情怀、国际视野、现代眼光和具有中泰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复合型泰语人才培养理念应当深度贯穿泰语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培养具有爱国情怀、使命意识的中泰交流人才,国际交流使命教育应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目标定位—课程支撑—课程思政—学培辅助的人才培养全链条。首先,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中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要求,将爱国精神、使命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其次,课程支撑。以课程为依托,构建培养目标达成实现矩阵,除了必修的思政课外,课程设置中还可以开设如现代汉语、国学经典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作为学生内知国情、外晓世界的课程载体。再次,做好课程思政。习近平主席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后,落实“三全育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思政育人效果。

(二)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泰语+N+Y”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专业定位来看,国标指出,外语类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文、外国文化和区域与国别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外语类专业可以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或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泰合作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意味着“泰语+”将逐步走向精准化,需要强化产教融合。目前,各地区的泰语专业人才培养已经有了一定的倾向性,例如北京大学泰语专业偏重外交人才和科研人才的培养,提出培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胜任外交、国际文化交流、涉外企业管理、涉外研究等领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立足高层次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泰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外交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部、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和海外工作。广西外国语学院泰语专业明确致力于培养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泰语人才。成都大学泰语专业则提出培养以泰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国际化泰语语言服务人才,为区域合作(本地区与东盟)与发展提供语言服务等。因此,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应该充分考虑国家需求、政策变化、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等多方面因素,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产教协同育人平台,根据产业需求确立各具特色的“泰语+N+Y”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强应用、擅交流”的泰语人才。

(三)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形成以跨文化能力为特色的目标达成矩阵

孙有中教授提出跨文化能力培养的CREED五大信条,即思辨(Critiquing)、反省(Reflcting)、探究(Exploring)、共情(Empathizing)和体验(Doing)。结合孙有中教授的观点,泰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矩阵应该由教、学、研三位一体构成。教主要指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训,学包括素质提升和职业指导等,研包括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平台,三者相互配合,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矩阵。在学培方面,则要构建国际跨文化交流素质提升平台和“泰语+”精准职业指导体系。“反省、探究、共情和体验”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开展,一是学生将所学的跨文化理论用于指导实践,二是学生对自己的跨文化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形成经验。学院可以构建由社团、学科竞赛、暑期社会实践、海外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形成的跨文化能力提升体系,与当地泰领馆、泰国商会、泰国院校等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了解中泰合作的新动向,建立海外学习和实习项目,为泰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以及就业平台,使学生通过跨文化反省培养批判性文化自觉,拥有探究世界多元文化的好奇心、开放态度和宽容精神,理解和感受文化差异,促进共情人格的发展,最终通过跨文化体验实现跨文化能力的提升。在科研方面,要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和实验室在跨文化泰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撑作用。科研平台对外应研究国际国内形势、地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教育教学经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将其反哺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泰语跨文化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暹罗馆译语》与现代泰语读音差异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