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现实因材施教,提高中职学生语文能力

2021-12-02 16:25广东省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王哲丰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书面语言语文能力课外阅读

广东省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王哲丰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据笔者多年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观察,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对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收效甚微,这其中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做到因材施教,是一个关键因素。

一、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存在的缺陷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或者是没考上理想的高中,或者是自身或家长觉得读高中也很难考上好大学,所以来到了中职学校。中考成绩优秀但出于对某些职业技能的向往而选择中职学校的学生,不能说没有,但所占比例实在太小。

在小学和初中学习阶段,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往往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培养,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对于部分优秀学生来说,他们有恒心有毅力,坐得下学得好,可以在学习中获得某些成就感和学习乐趣。但对一般学生来说,读书却是一项辛苦乏味的机械劳作,经常还要受到考试失败的打击,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弃学情绪,进而自暴自弃沉迷于电子娱乐产品。

应试教育能够很好地把悟性好、学习目的明确、有毅力有恒心、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的优秀学生筛选出来,但那些被筛选剩下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他们大多缺乏信心和恒心,缺乏自制力和自学能力。语文学习方面,书面表达能力差,词汇非常匮乏,大量出现错别字、语病,讨厌或畏惧写作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不好,阅读量很少,理解能力差,缺乏独立思考和动笔写作的习惯。最大的问题则是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兴趣和动力,上课如果内容生动或许会听一听,否则就是聊天、睡觉,或者是玩手机、发呆,能够自主学习、勤于动笔、广泛阅读的学生,不能说没有,但实在不多。

二、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中职学校在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方面,管理远不如普通中学严格。大多数中职学校允许学生携带手机进入学校,不仅夜修和课余时间使用手机不受限制,甚至课堂上玩手机也没有教师的及时制止。语文能力的提升主要不是靠教师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而是靠学生课外的广泛阅读和表达练习。课外阅读要有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来源于书籍的趣味性和读书时的收获感,这种趣味性和收获感虽然很吸引人,但与电子娱乐产品相比,却是远远不够的。中职学生自制力本来就不强,面对电子娱乐产品的诱惑,很难把课余时间用来阅读和练笔。

其次,重视课文分析,忽视阅读兴趣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虽然强调广泛阅读的重要性,但课文教学仍然占据了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文分析鉴赏在传授阅读方法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过多过细地分析课文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一方面可能会破坏课文的整体美感,使之在被解剖之后变得面目可憎;另一方面挤占了课外阅读引导和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这些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都是不利的。

再次,课外阅读引导重视经典著作,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外阅读引导时,教师往往会推荐学生阅读各种经典名著。名著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知识含量高于普通读物,如果能够读得下、读得懂,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好处。然而,名著意味着更加含蓄、更加细致、更加深刻,却不够直观、通俗、易懂,甚至会因为时代变迁产生一些语言障碍,如果学生缺乏鉴赏能力,不会觉得它生动、优美、好看。对于阅读初学者来说,一旦觉得教师评价甚高并推荐阅读的作品自己阅读起来异常辛苦难懂,很容易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进一步破坏阅读兴趣。中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不高,过分强调阅读经典名著,并不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最后,重视写作要求,忽视书面语言表达训练。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重视主题提炼、材料选取、布局谋篇、修辞炼字等写作知识的讲授,并以此评价学生的作文。熟知写作知识确实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但是以这些要求来评价初学者的作文,容易打击初学者的写作积极性。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需要能够在比较自由的环境下,练习基本的书面语言表达,过多强调作文的各种要求,不仅抑制了学生作文个性的发挥,还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畏惧感。中职学生作文水平低,许多连基本的书面语言表达都成问题,因此应该通过经常练笔来提高其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以各种写作要求来衡量其习作,无疑会限制他们自由表达的欲望,让他们对作文更加望而却步。

三、因材施教,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

首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使之逐渐产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广泛阅读是提升语文能力的最主要手段,大量、广泛、有效的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语文学习,而且对各学科的学习都很有益处。但广泛阅读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要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不能强迫学生去阅读他们不喜欢或很难懂的书籍,学生只有在阅读的时候能够产生愉悦感和收获感,才能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因此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笔者经常强调要看自己看得下、喜欢看的书,只要内容健康,不管什么类型、是否是名著、能否学到有用的知识都不要太过在意。随着阅读兴趣的形成和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喜欢读、读得懂的书也会越来越多,那时可以有意识地多读经典名著和各种不同类型的书。阅读教学时,笔者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应他们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的阅读材料,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例如,把语文课堂直接搬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让学生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第二天的语文课让他们回忆阅读内容,以书面语言表达训练的方式,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其次,重视书面语言表达训练,培养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把心中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能力。一个学生,如果连最基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具备,那么学再多的写作知识都是没用的。写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基本的书面语言表达和培养写作兴趣阶段,了解写作知识就可以,过分强调这些写作要求非常不利于培养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这一阶段的写作教学应该少些讲解、多些练习,少些约束、多些自由,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引导学生养成喜欢动笔、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如引导学生多写随感、随笔与日记,多做读书笔记、听讲笔记,鼓励学生用文字参与问题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些文字可能无中心、无章法、不规范,但只要能够写出内心真实的想法,都应该鼓励。

再次,结合学生专业职业,积极开展语文教学。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只要对未来稍微有些想法,都会比较重视专业课和职业能力的提升。相对而言,公共课在他们眼中就没有那么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增加与学生专业职业有关的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提供与专业职业有关的阅读材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特别是当前产教融合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职业生活进一步融合,结合专业职业开展语文教学,对学生适应工读生活、提高自学能力和职业能力都很有好处。

最后,对中职学生的手机使用进行必要的限制。阅读和表达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中职学生自制力不强,如果放纵学生使用手机聊天、玩游戏,会极大地挤占学生阅读和练笔时间,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应该适当限制中职学生的手机使用。当然,教师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例如通过手机阅读电子书籍和网络信息,参与网络问题讨论以及发表个人见解。

教育重在因材施教,中职学生入学基础较差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把降低难度、培养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当然,如果某些专业某些班级的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好,那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又应该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猜你喜欢
书面语言语文能力课外阅读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加强阅读教学促使幼儿理解图书中的符号探微
将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交际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