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花椰菜露地栽培技术

2021-12-02 22:03张德军孟平红
农技服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花椰菜花球苗期

张德军, 张 洁, 蔡 霞, 孟平红*

(1.贵州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06; 2.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6)

花椰菜(BrassicaoleraceaL.var. botrytis L.),又称椰菜花、花菜或菜花,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沿海岸地区,大约在19世纪初光绪年间引入到我国的上海、天津等地进行栽培。因其口感好、营养成分高,效益好等因素在全国有较大的种植面积,现如今我国花椰菜的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贵州一年中能供应花椰菜的时间有10个多月,从定植到采收约60~150 d,产量为1 000~2 500 kg/667m2。春花椰菜的采收时间在3—5月,对补充春夏交接的淡季市场有重要的作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高,而春季栽培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属于反季节栽培,没有优良的栽培技术作为前提和保障就难以形成稳产高产的栽培规模。为贵州春花椰菜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从外界环境的要求、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等方面总结花椰菜高效春季栽培技术。

1 外界环境要求

1.1 温度

花椰菜属于冷凉蔬菜类,有较强的耐寒性,抗寒性强的品种能短暂承受-8℃左右的严寒天气[1]。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花椰菜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25℃,形成花球的最适温度为15~18℃,抗寒性较差的品种在温度低于10℃时,植株生长缓慢,花球的形成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延迟,当温度达到25℃以上时,花椰菜的花球生长缓慢且花球小而松散,大量的养分转移到花枝,从而影响花椰菜的经济产出[2]。

1.2 水分

花椰菜对水分含量敏感,既喜湿又不耐涝,土壤水分过多积累会影响花椰菜的根系呼吸,严重时根系生长停滞,植株的发育受阻,进而出现黄花、早花的现象。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苗期为了培育壮苗应少浇水,避免幼苗徒长,且水分过多易引起黑斑病、黑腐病等病害的发生。结球期要注重增加水分的供给,保证花球的充分生长。整个生长周期对水分的管控应做到涝排旱浇,既能保证花椰菜生长所需水分又不因水分积累而影响生长。

1.3 光照

花椰菜属于喜光蔬菜,长日照条件下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但花椰菜的花球受到强日光的直射易造成花球表面变黄变紫,如不加以保护会有花球夹叶、毛球等现象发生,导致其商品外观品质受到影响而降低其经济产出[3],为了防治花球受到阳光的直射,生产中当花球长到拳头大小时需进行折叶遮光处理。

2 品种选择

春季栽培品种的选择很重要,由于冬春温度低,低温易使花椰菜早期抽薹,因此,春花椰菜的栽培应选择耐寒性强且耐抽薹的品种,如春雪9号、雪里雅、津品50等。

3 播种育苗

3.1 播期

生产中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育苗条件合理安排育苗时间,贵州可在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进行育苗。

3.2 培育壮苗

3.2.1 苗床整理与苗土配制 育苗期温度低,需采取设施育苗,避免幼苗受低温冷害。播种前翻整地块,整理苗床宽1.5 m,长度因所需育苗量而定,苗床周围埂高10 cm,宽25~30 cm。人工配制育苗营养土,将筛除石块等杂质的园土与经过腐熟处理有机肥按5∶3的比例混合后加入少量复合肥,若土壤粘性大可加入10%的蛭石或细沙改善土壤结构。

3.2.2 播种 为减少移栽的工作量和缓苗期,采用穴盘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装盘完成后使其充分吸水,用木棍或手指摁一个1~2 cm的小窝,然后播入3~5粒种子,确保每穴出苗,播种后再覆一层0.8 cm左右的沙土,盖上地膜增温保湿。

3.2.3 苗期管理 播种后3 d左右大部分种子发芽破土,这时要揭除地膜。幼苗长到3 cm左右开始间苗,间苗可分2~3次进行,每次间苗后应覆土0.3 cm左右,填补土壤缝隙,保证育苗的质量。幼苗时期做好水分管理与虫害防治,出苗后温度和湿度不宜过高,苗床内的温度应低于25℃,以免幼苗徒长产生高脚苗,影响早熟高产。幼苗长整齐后,可喷施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春季栽培苗龄50 d左右,为培育壮苗减少移植后的缓苗期,在定植的前半个月左右开始炼苗,通过苗床大量通风使幼苗逐渐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增强幼苗的抗寒能力,通风口应从小到大,注意期间的温度控制,苗床内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以保护幼苗不受低温的影响。

4 定植

4.1 整地施肥

选择易于排灌、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的地块种植。移栽前清理田间剩菜残渣,清除秸秆等杂物。花椰菜对肥水的要求较高,且一些微量元素对花椰菜的生长影响很大,其中硼元素是影响花椰菜品质的重要元素,缺硼易引起花球开裂或变褐,此外,缺乏钼元素易使花椰菜患鞭尾病[4]。为保证花椰菜的高产丰收,底肥要足,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复合肥60 kg,过磷酸钙35 kg,硼砂1.5 kg,钼酸铵60 g,施后翻地30 cm左右,使基肥充分混匀。翻地整平后开沟起垄,垄宽为80~100 cm,高为20~25 cm,盖上地膜增温保湿。

4.2 移栽

花椰菜的春季栽培选择合适的定植时间很重要,生产周期的安排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确保花椰菜的花球形成能在高温来临之前完成。当温度稳定在6℃以上方可定植,定植过早过晚都会影响花球的品质。春季栽培幼苗苗龄需适当增加,增强幼苗的抗寒能力,减小寒冷气候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当幼苗达5叶1心~6叶1心时即可定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栽培方式不同,早熟品种每667m2栽3 300~3 400株,行间距40×40 cm,中熟品种每667 m2栽2 900~3 000株,行间距45×45 cm,晚熟品种每667 m2栽2 500~2 600株,行间距50×55 cm,移栽后浇足定根水。

5 田间管理

5.1 浇水

花椰菜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苗期为了培育壮苗,避免徒长要适当控制水分,尽量少浇水,不干不浇。莲座期到结球期生长旺盛,需水量高,这段时间要提供充足的水分,连续干旱天气时要及时浇水补充水分,前期6~8 d浇1次,后期植株遮阴面积大,水分不易挥发,可10~12 d浇1次。连续降雨要及时疏通田间排水沟,排除田间积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是花椰菜生长的最佳条件。

5.2 施肥

花椰菜苗期主要施用以提供幼苗生长的氮肥为主,移栽10 d后施肥1次,每667m2用尿素10~15 kg对水浇施,根据苗期生长状况可进行1~2次施肥。结球后主要补充磷钾肥,结合中耕培土施复合肥50 kg/667m2、尿素10 kg/667m2,采收前半个月停止施肥。花椰菜结球后还应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特别是硼、钼等对花球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栽培中需喷施硼、钼等微量元素叶面肥3~4次。

5.3 遮光护球

遮光是为了保护花球免受阳光的直射而引起花球变黄、变紫,影响花椰菜的商品性。当花球长到拳头大小时,需要折取老叶或将花球周围3~4片叶用橡皮筋等工具束在一起将花球遮盖住,防止阳光的直射[5]。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

花椰菜春季栽培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霜霉病和黑腐病。

6.1.1 软腐病 细菌性病害,病发期选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低毒高效农药,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750倍液等均匀喷雾。

6.1.2 黑腐病 真菌性病害,又名黑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6.1.3 霜霉病 真菌性病害。用50%代森锌水剂800倍液和72%农用链霉素3 500倍液交替使用。

6.2 虫害

春季花椰菜栽培温度较低,不易发生虫害。重点加强防治小菜夜蛾、蛴螬、蝼蛄等。出现虫害初期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如10%除尽(虫螨腈)悬浮剂1 500倍液或0.5%甲维盐乳油1 000倍液等。

7 适时采收

当花球充分发育达到品种固有的商品性时要及时采收,采收过晚花球表面凸起散开,花球松散不紧实,严重影响产品的商品性。一般花球边缘开始产生小裂缝、花球上表面出现稍微凸起而又不开散时要及时采收[6]。采收应尽量选择晴朗天气的早晨进行,能减少采后处理的工作量,采收时保留3~4片叶,采收过程中保护花球不受摩擦等机械损伤,以免影响花球的外观品质和储藏时间。

猜你喜欢
花椰菜花球苗期
玉米苗期根汞胁迫响应中miRNA的鉴定及初步验证
2021年世锦赛中日集体花球啦啦操转体类难度运用分析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玉米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要点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头顶上的花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