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苹果林下羊肚菌栽培技术

2021-12-02 22:03刁家文汪青筑
农技服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羊肚出菇毕节市

丁 丽, 宋 雷, 马 杰, 刁家文, 马 维, 汪青筑, 吴 勇, 杨 佼, 马 俊

(1.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毕节 551700; 2.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贵州 毕节 551700)

林下经济是以林下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等为基础,结合种植、养殖以及休闲游憩的一种新生态模式[1]。近年来,毕节市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2],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和林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林菌栽培模式是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毕节市发展种植苹果主要在威宁县,面积达3.33万hm2,2020年挂果面积约2万hm2,总产量超过25万t,总产值超15亿元,已初步形成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主的优质苹果产业带。2020年12月在威宁猴场镇发纠村苹果种植林下套种了2 000 m2羊肚菌进行试验示范,为毕节市苹果林下羊肚菌栽培提供参考,总结其栽培技术如下。

1 苹果林地选择与处理

1.1 选地

选好栽培林地是羊肚菌林下栽培的关键,好的林地不仅产量高,投资成本也较小。选择苹果树排列整齐,水源方便,排水性好,土壤pH 6.0~7.5的林地为好。

1.2 整地

11月前将林地间杂草、枯枝落果等废弃物清理干净,按照耕作深度25~30 cm标准翻耕土壤,后按照羊肚菌菌种有效播种面积450 m2,施撒生石灰80 kg/667m2,主要用于调节pH和杀菌防虫。厢面宽度视苹果树间距实际情况而定,并进行开沟,以每行间中线为轴向两边延伸40~50 cm。

1.3 搭建遮阳棚

羊肚菌菌丝在生长过程中需避光,栽培时搭建遮阳棚。在不影响苹果林正常生产情况下,可根据苹果林地面积、树高任意决定搭建遮阳棚的长宽高。

2 菌种选择

通过多年品种比较试验,目前gzbj-1菌株较适合毕节市种植。gzbj-1菌株由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2016年采集于地方野生羊肚菌,经过组织分离和4年驯化试验实现稳定出菇,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好、抗病性和抗高温能力强。

3 播种

3.1 播种时间

羊肚菌是一种高经济价值菌类,属于低温型食用菌,最高温不超过22℃就可以栽培,在毕节地区栽培时间主要为每年11—12月份(年平均气温12.0~15.4℃),生长周期集中在冬季,病虫害危害小。羊肚菌营养器官在越夏过程中大部分会溶解于土壤中,有助于改良土壤肥力。

3.2 菌种预处理与播种

菌种用1%~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拌料,将菌种捏碎,保持含水量65%~75%[3]。

菌种播种方式主要有撒播和条播,其中撒播最为常见且高效,通常播种量为150 kg/667m2。将预处理的菌种均匀撒播于厢面上。撒播后覆土3~5 cm,确保菌种被土覆盖。

3.3 营养袋补充

播种1周后菌丝长满厢面,形成“菌霜”,7~20 d可进行外援营养袋添加,为菌丝补充营养。灭菌冷却的营养袋使用量为2 000个/667m2,在袋子侧边划口或钉排打孔口,划口边朝下,将营养袋按间距60 cm左右扣在长满菌丝的厢面上,使菌丝完全与营养袋中培养料接触,以保证羊肚菌菌丝能吸收转化袋内营养,并向土层内的菌丝传送、存储、供给后期出菇所需能量。出菇前20 d前左右,营养袋的养分逐渐经过菌丝转移至土壤中菌丝后,移走外援营养袋[4]。

4 日常管理

4.1 温度管理

苹果树下栽培羊肚菌菌丝在12~24℃可以正常生长,温度越高,菌丝生长越快,但是温度不宜高于25℃,超过25℃菌丝生长过快,菌丝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给难以得到满足。温度低于10℃菌丝生长速度会明显下降,不利于生产。

4.2 水分管理

水分控制包括土壤湿度控制和空气湿度控制。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透气性与溶氧量相关,湿度大时通气性差、含氧量降低,影响菌丝生长发育;菌丝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确保菌丝分泌的各类酶类在溶融状态下降解环境中的营养成分,湿度偏低同样不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栽培环节,播种阶段的土壤含水量要控制在15%~25%;原基发育阶段需要大水刺激,控制土壤含水量在20%~30%;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消耗大量氧气,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至18%~25%[3]。如遭遇长时间干早,需要适时补水抗早。在外援营养袋使用过程中,可沿着厢间的沟槽灌水,灌水高度达到沟槽深度2/3即可,避免淹过菌床表面,造成菌袋内积水,污染菌袋。

4.3 催菇管理

当春季温度回升至6~10℃,昼夜温差大于10℃时,羊肚菌菌丝逐步开始分化,在土壤内部或土层外表扭结形成原基[4],此时可进行催菇操作,催菇是羊肚菌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过程,目的是创造外部环境不利于羊肚菌营养生长的可控因素,使其在生理层面发生改变,进而转向生殖生长。

4.3.1 营养刺激 出菇前15~25 d可将外援营养袋撤走,以便实现营养刺激[3]。

4.3.2 水分刺激 该方法是羊肚菌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常用做法,也是自然界大型真菌出菇的重要因素。撤袋后开始浇水,浇至地面完全湿透,必要时浇水2~3遍,或沿沟进行漫灌,时间控制在24 h以内,随后及时排走积水,同样能起到催菇效果。

5 出菇管理

0℃以下低温会对冻死羊肚菌原基,在严寒之前要防止出菇或者加快原基至小菇阶段发育。遇严寒天气可覆盖落叶、稻草或者薄膜抗寒。小菇阶段要避免空气干燥,及时微喷补水,从小菇发育至成菇时增加空气流动,有利于羊肚菌快速生长发育。

6 病虫害防治

防治上主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进行。羊肚菌病害主要有霉菌性枯萎病、镰刀病菌、性枯萎病、木霉菌、曲霉、毛霉等;虫害主要有蛞蝓、蜗牛、白蚁等。播种前1个月及时清理菌种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筛查污染菌种,栽培土壤深翻暴晒,并施撒生石灰;播种前发现有虫害时用48%乐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温暖湿润的季节易出现蛞蝓、蜗牛嚼食菇体,可采用多聚乙醇300 g、白糖50 g、5%砷酸钙300 g,混合后拌豆饼4 000 g,加适量水拌成团饼状,放置在沟渠边诱杀。

7 采收

羊肚菌子囊果基本展开,不再增大,菌盖脊与凹坑棱廓分明,可明显闻到浓烈羊肚菌香味时表明羊肚菌已成熟。此时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晚,温度升高,极易造成子囊果过熟,孢子弹射,商品属性下降。

猜你喜欢
羊肚出菇毕节市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瑞雪兆丰年
夏日荷景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羊肚菌药膳之“扬眉吐气”
My Best Friend’s Lifestyle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