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1-12-02 22:03
农技服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兴仁人居污水

王 璐

(兴仁市农业农村局, 贵州 兴仁 562300)

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中,首次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1]。农村人居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住条件等方面,软环境包括文化氛围、组织管理、社会稳定等方面[2]。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要是以广大农民群众聚居地区为范围,针对其生产、生活过程中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垃圾、污水、厕所、村容村貌以及村庄规划等进行改善。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是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厕所、村容村貌以及村庄规划等[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仅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建设美丽乡村、休闲乡村的重要路径。

兴仁市地处贵州省西南部,为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的中心市。全市国土面积1 785 km2,总人口57.8万,有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瑶等16个民族聚居。近年来,兴仁市先后获得“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牛肉粉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等殊荣。2017年,全市所有乡镇实现减贫摘帽,贫困村出列71个,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5 68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82%。2018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贫困市退出评估检查验收[4]。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期,为促进兴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总结兴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成效,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兴仁市地域特色和实际情况提出对策。

1 兴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1.1 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

各乡镇(街道)生活垃圾处置工作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专业的保洁公司采取集中收集转运等方式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正规渠道及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15座,采购垃圾转运收集车辆 320辆、垃圾收集箱3 065个,2020年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56 534 t,全市城乡环卫设施实现一体化,行政村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

1.2 农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

全市已修建城西、城东和巴铃镇等8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为29 900 t;正在修建大山镇、新龙场镇、鲁础营乡等7座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总量3 200 t。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项目,在真武山街道和城南街道新建15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配置42套小型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生活污水日处理量分别约为540 t和40 t,有效控制4个村居17个村组生活污水排放。

1.3 农村厕所有效改善

全市现有卫生厕所85 546户,其中脱贫攻坚期修建户厕49 158户,农户自建户厕36 388户,改扩建村级卫生公厕123个,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48%。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三级关于农村“厕所革命”安排部署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全市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及时将粪污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清除或减少寄生虫卵和致病微生物,有效预防传染病,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创设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村庄环境。

1.4 村容村貌有效提升

全市农村通组路、生产路硬化长度为1 372.41 km,村庄内部串户路硬化长度为1 522.72 km,安装路灯58 869盏,庭院硬化共342 040 m2。在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和重大民俗活动期间,广泛开展以“三清两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工作,全市有序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 047.23 t,清理村内水塘90口,清理村内沟渠274.25 km,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7 104.17 t,清理乱搭乱建及残垣断壁627处。

1.5 村庄规划有效管理

全市17个乡镇(街道)123个行政村,其中8个行政村已纳入城镇规划区和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实际编制村庄规划共115个,已实现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5]。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宅基地办理窗口,在村级组织审核公示后,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和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开展资料审核、现场勘查、征求相关意见等工作,对建前、建中、建后全过程进行监管、验收,验收合格后,农户向市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不动产登记,颁发产权证。

2 兴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2.1 存在的问题

2.1.1 农村垃圾治理常态化落实难 由于保洁专项经费不足,部分乡镇(街道)仅把垃圾收集转运部分承包出去,各村(居)公共区域日常保洁工作主要聘用村级保洁员清扫,加之部分群众认为清理道路、塘沟等废弃物是村干部及保洁员的工作职责,不仅自主参与清理整治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而且随意丢弃、随地倾倒生活垃圾或农业废弃物等,导致村级保洁效果不佳,部分路段清理后又出现脏乱现象,整洁保持时间较短,给环卫工作带来较大阻碍。

2.1.2 生活污水处理全量化收集难 全市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厂8座,主要收集消纳集中居住地区的生活污水,由于山区地形的独特性和局限性,农户居住呈非集中、零散等特点,大部分生活污水仍随意倾倒在房前屋后,导致周围土壤中氮磷等物质超标,附近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房屋周边臭气熏天、杂草丛生。部分早餐、夜市临时摊点餐余废水直接倾倒进雨水管网,导致管网内雨污混流、油肪增多,减弱管网的污水消纳能力,且潮湿、昏暗的环境容易大量滋生蚊蝇等病原微生物。另外,污水管网、沟渠、河道中生活垃圾、枯枝树叶等杂物堆积,淤泥沉积,容易引起管网、河沟等淤塞,大大减慢水流速度,减弱行洪、排涝和蓄水等能力,加之管网渗漏污水水体漫出,污染辖区内地下水水质和土壤质量。

2.1.3 农村厕所改建无害化处理难 截止目前,全市共新建、改建公厕123个,实现一个行政村基本配备一个公厕,少部分村级卫生公厕基础设施不完善,出现无水冲洗的情况,卫生状况比较差,使用率较低;管护力度不够,缺少村级公厕卫生管护专项经费,未能安排长期和专门的管护人员对公厕进行清理维护,导致基础设施、配套设备损坏无法及时进行维修、更换。部分户厕基本设施、设备不全,污水直接或简易处理后排放,未达到农村户用厕所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易造成附近环境二次污染。

2.1.4 村容村貌提升整体化改善难 为满足农户出行需求和生产需要,全市大力修建通组路、串户路、生产路,少数路线、区域常有大型车辆通过,导致路面塌陷、凹凸不平,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各乡镇(街道)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时不够扎实,只注重主要公路、集镇街面等区域,未深入到背街区域和偏远村组,道边垃圾、边沟清理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由于近年农村建房需求较大增长,建房后部分农户沙石瓦片等剩余基料、渣土、装修废料等建筑垃圾堆积在房屋周边地块;农户习惯把柴草、饲草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不仅造成庭院凌乱,而且引起安全隐患。

2.1.5 村庄规划编制实用化践行难 目前,村庄规划内容主要涉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注重结合村庄发展需要和农户生活需求,未融合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未将农户住宅新建、改建计划纳入规划内容,因此在实施村庄规划时,既得不到村干部的支持帮助,也得不到农户的理解认可,无形中给村庄规划实施增加一定的难度。农户对于宅基地相关手续的办理不太熟悉,加之办理流程较为复杂、耗时,未批先建或批建不符等现象频发,监管难度较大。

2.2 成因

2.2.1 认识不够 各乡镇(街道)未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此项工作简单理解为清扫垃圾、清理杂物等卫生保洁工作,未从根源上实质性解决生活垃圾收集难以及生活污水乱排放等问题。众多企业以谋求利益、获取利润为发展目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厂区附近生活垃圾乱扔、生活污水乱排现象时有发生,未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部分群众尚未形成良好的环保卫生意识,缺乏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主动性,依然乱扔乱泼乱堆乱建,不仅造成垃圾增多、污水横流,而且造成村庄环境凌乱不堪、杂乱无章。

2.2.2 职责不清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对象众多、范围较广,如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涉及州生态环境局兴仁分局、市水务局等;厕所革命方面脱贫攻坚期间是市住建局负责,机构改革后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村庄规划涉及到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等,但现阶段各单位、各部门相关项目分散建设管理,缺乏统筹性,未形成整治合力,可能出现推诿现象,导致项目落地难,不能发挥效益最大化。

2.2.3 投入不敷 兴仁市近几年财政投入资金约为390亿元,主要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其中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约为101亿元,危房改造投入资金约为84亿元,产业发展投入资金约为66亿元,安全饮水投入资金约为41亿元,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投入资金仅为2亿元[6]。国家财政投入相对较少,市级财力不足,加之社会资金筹措效果不佳,限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实施的效果,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发展规模。

2.2.4 人力不足 由于各单位工作职责的局限性,精通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村厕所等项目实施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既懂业务又能统筹的综合性专业人员更为稀缺,因此无法从全市发展角度系统、科学地安排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项目。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2020年上半年农户基本上无经济来源,之后疫情紧张程度有所缓解,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人员多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懂技术、身体素质好的管护人员数量不足,无法对已建设完成的设施设备进行后期管理维护。

3 兴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策

3.1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进一步保障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经费常态化、规范化投入,增加农村保洁频次、力度,对保洁效果进行阶段性考核,保洁效果好的继续聘用,效果不佳的更换认真踏实、责任感强的保洁员。通过村级广播、悬挂横幅、帮扶干部入户走访等方式对广大群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宣传动员,坚持环境整治与观念转变相结合,教育引导群众强化村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组织各村居开展多层次、多方式卫生评比活动,提高村民的荣誉感和主体意识,加强动员人民群众用心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用心当好宣传员的角色,自觉加入整治工作,共同营造环境干净、村庄清洁、生态宜居的浓厚氛围。

3.2 规范收集,集中处置

结合山区特点选择适宜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中心村地区一般接入到污水管网设施集中处理,一般村地区灵活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人工湿地等方式有效处理,零散农户选择小型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收集处理。在各早餐、夜市临时摊点配备餐厨废水收集桶,餐厨废水统一由企业收集处置,同时加大查处打击餐厨废水乱泼乱倒不文明行为,进一步规范临时摊点餐厨废水统一收集管理。重点推进辖区内河道、沟渠、水塘等整治工作,清除野蛮生长或倒伏在水面的杂草、枯枝、垃圾和漂浮物,保障污水管网、河道、沟渠等径流畅通,禁止附近村民向其倾倒垃圾和排放生活污水,对全市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对已损坏的或已出现渗漏迹象的污水管网及时维修更换。

3.3 保障投入,完善设施

多举措、全方位、多渠道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保障充足的农村厕所革命专项经费投入,完善公共厕所配套设施,对全市公厕以及户厕开展大排查工作,对于已损坏的、设施不全的进行更换、补齐。建立公厕保洁长效机制,加强公厕内卫生消毒清扫,及时清除地面污水,坚决消除卫生死角,抓好病毒易残留地的卫生消毒工作,对坐(蹲)便器、洗手器具、安全扶手等大众频繁接触的地方进行全方位消毒擦拭。加大农民群众对户厕建设的投工投劳,严格规范户用卫生厕所标准,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厕所,既有效收集消纳农户生活污水,又能作为农家肥就近还田。

3.4 严抓质量,扎实推进

一是根据不同的道路交通需求,结合全市相关道路交通项目,建设不同规格的交通路线,并做好项目监管,严抓道路交通质量,确保农户出行安全。二是加大村庄清洁行动开展力度,激发村民自觉自愿参与打扫的热情,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和卫生自治意识,让村民自觉保持村容干净卫生、整洁明亮,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村民扭转环境卫生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倡导群众保持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剩余基料、建筑垃圾等垃圾点,定期规整庭院内外的柴草、饲草等,打造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3.5 加强实施力度,力求实效

基于各行政村的历史背景、特色文化、村庄发展和实际需求等基础条件,编写框架一致、特色不一的行政村村级规划,结合区域特点,将适宜当地产业发展路线和村民新建、改建规划等内容纳入到村庄规划中。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和发放宣传手册等方法,加强农村宅基地办理的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宅基地审批程序,同时深入推进“两违”清理工作,严肃处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对违法用地损坏程度进行鉴定,监督指导土壤复耕复绿;对违法建筑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限期整改、没收、罚款等。

猜你喜欢
兴仁人居污水
污水厂设计与工艺选择研究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黔西南州关工委、兴仁市关工委 联合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宣讲活动
兴仁市建好新时代“老干之家”让“余热升温”
污水罐坍塌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阴阳指
兴仁“撤县设市”记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