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西甜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1-12-02 12:59刘广徐锦华姚协丰娄丽娜朱凌丽羊杏平
中国蔬菜 2021年11期
关键词:西甜瓜甜瓜西瓜

刘广 徐锦华 张 曼 姚协丰 娄丽娜 徐 建 侯 茜 朱凌丽 羊杏平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14)

我国是西甜瓜生产大国,而江苏省是长江中下游夏季设施西甜瓜优势产区之一。江苏现代农业(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调研了江苏省2017——2020 年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品种多而杂、种子(苗)质量良莠不齐,病虫危害严重,土地流转困难、人工成本增高,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基础设施差、标准化程度低,产品上市集中、组织化程度低,采后处理及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对策,并取得一定成效。

西甜瓜是重要的园艺作物,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2019 年全球西甜瓜的种植面积约为421.39 万hm2,总产量为12 791.63 万t。我国作为西甜瓜生产大国,西甜瓜产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李天来 等,2019),2019 年种植面积约为185.53 万hm2,占全球西甜瓜总种植面积的44.03%,产量为7 440.27 万t,占世界西甜瓜总产量的58.17%,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均居第一。

江苏省是长江中下游夏季设施西甜瓜优势产区之一。自2017 年建立江苏现代农业(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以来,通过基地建设和重大技术示范推广,江苏省西甜瓜产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富民、乡村振兴及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江苏省2017——2020 年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体系制定的一系列发展对策等,旨在为更好地推动江苏省西甜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1 产业现状

1.1 面积产量

江苏省西甜瓜种植历史悠久,近几年西甜瓜种植面积约16 万hm2(240 万亩),产量约773 万t,产值超300 亿元,其中西瓜种植面积约14 万hm2(210 万亩),产量约686 万t,甜瓜种植面积约2 万hm2(30 万亩),产量约87 万t(尤春和孙兴祥,2017;孙兴祥和马江黎,2019)。全省西甜瓜主产区集中在苏北和苏中地区,西甜瓜种植面积在3 333 hm2(5 万亩)以上的县(区)有盐城东台、大丰,淮安盱眙,徐州新沂、铜山,南通如东,南京江宁,连云港东海等。

1.2 栽培方式

江苏省西甜瓜以塑料大中棚栽培、小拱棚栽培和地膜覆盖露地栽培为主,其中小拱棚、大棚等保护地设施保温效果好,抗风险能力强,占西甜瓜种植面积的70%以上(孙兴祥和马江黎,2019),由此形成了江苏省西甜瓜产业的优质、高产市场竞争优势。西甜瓜春提早栽培采取四棚(大棚+二棚 +大拱棚+小拱棚)一膜的栽培方式,一般在12 月下旬至翌年2 月初播种,2 月中旬至3 月上中旬定植,5 月初至6 月上旬收获;小拱棚栽培一般在2月中下旬播种,3 月底至4 月初定植,6 月上旬至7 月初收获;露地栽培一般在4 月播种,7 月开始收获;秋延后栽培一般在7 月上旬播种,8 月下旬定植,中秋至国庆陆续上市。

1.3 品种结构

江苏省西瓜栽培品种较多,中大果型品种主要有早佳8424、京欣系列、西农8 号、抗病苏蜜、美都、全美4k、高抗冠龙、双色冰淇淋、甜王、新红宝、麒麟瓜、黑晶、苏蜜518、苏蜜5 号、早抗京欣、苏创4 号等;小果型品种有小兰、早春红玉、黑美人、苏蜜8 号、苏蜜1667、苏梦6 号等。塑料大中棚、小拱棚栽培以早佳8424 和小兰为主;露地栽培以早佳8424、西农8 号和京欣系列为主。在所有品种中,早佳8424 种植比例最大,占江苏省西瓜栽培面积的60%以上,江苏省自育品种占西瓜栽培面积的20%左右。

甜瓜栽培的主要品种有黄金瓜、青玉、羊角酥、脆梨、日本甜宝、绿宝、极品早雪、十棱瓜、博洋9 号等薄皮甜瓜;中甜1 号、郁金香、众天翠玉、玉菇、圣姑、伊丽莎白、西州蜜25 号、东方蜜、晓蜜、珍珠、红珍珠、苏甜1 号、苏甜2 号、苏甜4 号、苏甜16053、海蜜8 号、海蜜9 号、海蜜10 号、白富美、佳蜜脆等厚皮甜瓜。在所有种植品种中,玉菇种植比例最大,占江苏省甜瓜栽培面积的40%左右,其次是伊丽莎白和东方蜜,江苏省自育品种占甜瓜栽培面积的30%左右。

1.4 育苗方式

江苏省西甜瓜育苗方式主要有3 种:一是采用直播,如南京溧水,扬州高邮,南通海门,连云港赣榆,徐州铜山、邳州、睢宁和丰县;二是采用实生苗育苗,待苗龄达到三叶一心时移栽,如东台(西瓜)、泗洪(甜瓜);三是采用嫁接育苗,嫁接砧木以南瓜砧木为主,如东台和泗洪,而江宁等地以葫芦砧木为主。西瓜嫁接苗主要有3 种来源:一是瓜农自育,如南京高淳区漆桥镇、溧水区石湫镇、浦口区星甸镇等地区,近80%以上瓜农利用大棚培育西瓜嫁接苗;二是育苗专业户,如南京江宁区横溪街道于行阳育苗专业户、溧水区和凤镇瓜农林有国育苗专业户等;三是育苗企业,如宿迁泗洪科园种苗中心、徐州新沂丰润来农业展示园等,年育苗量在150 万株以上。

1.5 施肥现状

江苏省西甜瓜种植总体施肥水平较高,多数农户施用的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 m2用量在0.3~5.0 t,再加氮磷钾复合肥20~75 kg;追肥结合灌溉进行,施肥次数0~11 次,总用肥量0~60 kg。追施肥料以高氮、高钾水溶性肥料为主,同时含有一定量中微量元素,包括钙、镁、硫、锌、铁、锰、硼、钼。绝大部分瓜农对土壤肥力状况不够了解,肥料施用的随意性较大,土壤盐渍化现象明显。

1.6 土壤状况

整体来看,江苏省西甜瓜种植区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而土壤水溶性钙、镁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江苏省部分西甜瓜产区如宿迁宿城等地土壤电导率偏高,土壤存在明显的次生盐渍化现象(表1)。

表1 江苏省部分西甜瓜示范基地土壤养分含量情况

1.7 栽培技术

江苏省西瓜栽培特点:①嫁接育苗,嫁接苗占西瓜工厂化育苗的80%左右;② 瓜稻轮作,约占西瓜栽培面积的30%以上;③基肥以鸡鸭粪居多;④ 三蔓整枝,即保留主蔓,同时在主蔓第4节以下留两条生长健壮的侧蔓,主蔓、侧蔓各留1个瓜。

江苏省甜瓜栽培特点:①自根育苗居多,占80%左右;② 栽培品种以厚皮甜瓜居多,薄皮甜瓜只占10%左右;③基肥以鸡鸭粪居多;④ 设施栽培居多,其中大中拱棚和小拱棚占90%以上。

1.8 病虫危害

江苏省西甜瓜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蔓枯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疫病、果斑病、根结线虫等,其中白粉病、蔓枯病、枯萎病为害严重。白粉病主要为害地区有南京溧水、浦口,扬州江都,南通海门、如皋、启东、通州,盐城东台、大丰、响水,连云港赣榆,淮安盱眙、淮阴,徐州铜山等;蔓枯病主要为害地区有南京江宁、浦口,盐城大丰、响水,连云港灌云,淮安盱眙、淮阴,徐州邳州、沛县等;枯萎病主要为害地区有南京六合,盐城大丰、响水,淮安盱眙、淮阴,徐州沛县、丰县,泰州姜堰、泰兴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粉虱、蓟马、红蜘蛛、甜菜夜蛾、潜叶蝇、瓜绢螟、蝼蛄等,其中蚜虫和粉虱为害严重。蚜虫主要为害地区有南京江宁、溧水、浦口,扬州江都、宝应,南通、如东、如皋、通州,盐城东台、大丰、响水,连云港灌云、赣榆,淮安盱眙,徐州新沂、铜山,泰州姜堰、泰兴等;粉虱主要为害地区有南通海门,连云港灌南,淮安盱眙、淮阴、淮安等。

1.9 成本效益

西甜瓜生产成本支出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及人工成本。直接费用包括种子费、化肥费、农家肥费、农药费、农膜费、租赁作业费、机械作业费、排灌费、畜力费、燃烧动力费、技术服务费、工具材料费、修理维护费及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保险费、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等。成本支出除家庭用工折价外,最大的几项支出为农膜、雇工、肥料、农药、种子、租赁作业、折旧费等费用,其中雇工费(人工成本)占生产成本的大部分。据不完全统计,2020 年全省西瓜平均每667 m2产量3 225.48 kg,平均产值8 702.99元,平均成本5 498.16 元,纯收益3 204.83 元,比2019 年降低12.9%,投入产出比为1∶1.58(表2)。2020 年全省甜瓜平均每667 m2产量3 103.93 kg,平均产值8 897.67 元,平均成本5 098.77 元,纯收益3 798.90 元,比2019 年降低4.77%,投入产出比为1∶1.75(表3)。

表2 2017——2020 年江苏省西瓜生产效益

表3 2017——2020 年江苏省甜瓜生产效益

总体来看,甜瓜效益比西瓜略高。地区差异、品牌、销售方式和市场情况对西甜瓜效益具有影响。调查发现,南通如东、如皋、通州,盐城亭湖、阜宁,连云港灌云、灌南,徐州睢宁等地平均每667 m2的销售收入超过10 000 元,高品质的品牌西瓜价格稍高,入驻百果园等高端水果市场的销售价格较高,4 月底至5 月初市场上西瓜较少,此时价格最好,能达到10 元·kg-1。

1.10 质量安全

影响西甜瓜质量安全的危害因子主要有农药残留、重金属和硝酸盐,此外还包括有害微生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其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是最重要的限制因子。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限定了新鲜水果中铅(以Pb 计)和镉(以Cd 计)的含量分别为0.1 mg·kg-1和0.05 mg·kg-1。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GB 2763.1——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 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分别限定了各类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江苏省西甜瓜在实际生产、产品认证、抽样监测时依据相关标准中最大残留限量值进行,在历次质量安全检测中未发现不合格。

1.11 品牌建设

江苏省围绕地方特色,积极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报认证,以及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申报工作,注册西甜瓜商标,同时结合各地西瓜节、展示会、推介会加大宣传力度。目前江苏省拥有“东台西瓜”“横溪西瓜”等7 个西瓜地理标志,形成了如“东台西瓜”、盐城的“逍遥农夫”、南京的“绿王大自然”、沭阳的“蜜蜜”、阜宁的“香玉”、徐州的“田妹子”、姜堰的“河横”“洪流”“五叶香”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西甜瓜品牌,品牌效应不断放大。自2019 年至今,江苏省连续举办三届江苏“好西(甜)瓜”品鉴推介活动,开展西甜瓜好品种、好基地、好品牌评选推介,打响了江苏省西甜瓜品牌,进一步发挥优势主产区特色,提升产业影响力。

1.12 电子商务

目前江苏省通过电商平台线上运营与商会社团、实体专营店、企业福利等线下运营相结合,依托邮政EMS、“四通一达”等建立快递配送网络,着力解决电子商务配送“最后一公里”,扩大了西甜瓜产品外销和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的渠道。电商销售初现规模的合作社、品牌有滨海县中山西甜瓜专业合作社、徐州铜山田妹子品牌甜瓜和江宁横溪晟鲜果蔬。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是苏北著名的西瓜之乡,魏集西瓜由于皮薄、质脆、糖高、口感好、上市早,深受消费者欢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目前又在探索微店网络销售模式中取得了成功。

2 存在问题

2.1 品种多而杂,种子(苗)质量良莠不齐

江苏省西甜瓜品种多来自全国各地(含台湾)及日本等国,各主产区西甜瓜主栽品种老化,如早佳8424、早春红玉、玉菇等,而能够满足周年栽培(早期耐低温弱光,后期耐热、耐湿,耐贮运、货架期长)的品种相对缺乏。南京地区育苗专业户大多使用自繁的葫芦作砧木,砧木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

江苏省在种子管理上执法不严,假冒伪劣种子造成的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例如盱眙、江宁等地部分农户购买的嫁接苗未经检疫,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损失惨重。

2.2 灾害性天气频发,病虫危害严重

受早春低温寡照、阴雨天气影响,西甜瓜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病害、死苗现象常有发生。初夏棚内高温高湿,西甜瓜病虫害发生严重。

嫁接育苗虽解决了枯萎病的问题,但嫁接苗高频率连作造成的砧木发生根腐病的现象不容忽视,目前已在南京江宁零星发现根腐病发病植株。病虫害防治上过分依赖农药和滥用农药现象也比较严重,不但影响了西甜瓜产量和质量,还增加了成本。

2.3 土地流转困难,人工成本增高

江苏省耕地面积有限,土地流转不畅,土地租金、劳动力及生产资料等价格不断上涨,西甜瓜生产的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且在总成本中的占比达到40%左右。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西甜瓜的生产成本和产值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人工成本并未降低或降低的幅度远低于其他成本(表2、3)。

2.4 土壤连作障碍日益严重

由于多年连作,江苏省土壤盐渍化严重,中微量元素含量持续减少,土壤肥力明显下降。近年来,由于缺镁、缺硼等导致的西甜瓜生理性病害发生普遍,土壤连作障碍越来越严重,造成西甜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害加重。

2.5 基础设施差,标准化程度低

基地大棚未按照标准设计与建造,同一地块设施类型和结构五花八门。一些地方盲目照搬外省设施结构类型,未能按照当地条件进行科学设计,导致配套设施不健全,田间布局不合理,水电路不配套,装备水平不高,温、光、水、气等小气候环境调控能力不足,抗灾能力差。

2.6 产品上市集中,组织化程度和品牌意识低

江苏省内大部分地区主栽品种相对单一,早佳8424、京欣、小兰在西瓜品种中的占比达70%以上,玉菇、伊丽莎白和东方蜜在甜瓜品种中的占比达50%以上,且种植方式相似,导致产品集中上市,种植效益受影响。

销售方式上,虽然不少地区注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但实际仍然是自产自销,难以发挥规模化经营的竞争优势,不能及时获得产销信息,导致西甜瓜产品的季节性、品种结构性供过于求。

此外,瓜农的品牌意识有待强化:一是瓜农普遍缺乏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产品包装简单,多为统货散装销售,大小混搭,未进行分级包装。二是创建的区域品牌少。虽然近年来一些地区已经重视品牌建设,如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的绿王大自然牌西甜瓜、东台佳蜜西瓜、徐州铜山田妹子甜瓜等。但大部分区域品牌建设才刚刚起步,如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的“西郊”牌、“燕达”牌西瓜,浦口区胡守兴家庭农场申报的“守兴”牌、邵贤豹家庭农场申报的“九华豹子”牌等,商标注册还不足两年,未能形成品牌效应。

2.7 采后处理及加工技术落后

西甜瓜以产地批发销售为主,辅以零售,多数只是采取简易清洗包装运销,没有形成田间采收、清洗、预冷、分级、包装等规范化流程,采后鲜切和加工处理研究落后,如西甜瓜初级产品的加工、西甜瓜功能成分研究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等。

3 对策及成效

江苏省现代农业(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针对江苏省西甜瓜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取得以下成效。

3.1 扩大基地规模,推广新优品种

江苏省西甜瓜示范基地由2017 年仅有的3 个扩大到8 个推广示范基地及2 个综合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西甜瓜推广示范基地覆盖面,扶持大丰、睢宁等地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西甜瓜生产基地,适度增加种植规模,完善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示范力度。近年来,江苏省示范自育西瓜新优品种31 个,甜瓜新优品种26 个,在睢宁、泗洪、宿城等30 多个示范点集中展示,促进了西甜瓜品质和商品性的提高。江苏省科研机构研发的苏蜜、苏梦系列西瓜和苏甜、海蜜系列甜瓜在生产上有了一定的口碑和知名度。

3.2 推广绿色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大力推广部省农业重大(主推)技术“设施西甜瓜绿色简约化栽培技术”,该主推技术集成穴盘嫁接育苗、水肥一体化滴灌、病虫害绿色防治、蜜蜂传粉、设施机械化耕作、地膜减量替代和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技术。通过该主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实现了南京、盐城、泰州、南通、淮安等地大棚设施栽培水肥一体化、蜜蜂授粉、设施机械化耕作的大面积覆盖,降低成本支出,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

通过采用水旱轮作、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大棚满铺黑色地膜等,有效控制了病虫草害,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体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采用种子干热处理技术、药剂处理技术防控病害,进一步优化西瓜种子处理技术,并在全省进行推广,初步取得一定成效。

疫情期间,体系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利用微信、QQ、农技耘等线上方式与种植大户进行交流和技术指导;疫情控制后,体系开展了西甜瓜新品种与简约化栽培技术、西甜瓜病虫害防控技术、西甜瓜嫁接育苗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会,并组织当地的西瓜种苗生产经营者、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参加现场观摩活动,共计发放资料10 000 余份、培训人员17 030 人次、观摩场次50余次。

3.3 应用嫁接育苗,克服连作障碍

通过近几年对嫁接育苗的示范宣传,西甜瓜连作障碍得到初步解决。以南京浦口区为例,全区西甜瓜嫁接换根栽培面积达60%,且嫁接育苗成活率由20 世纪90 年代的70%提高到95%以上。区内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规模化嫁接育苗水平有较大提高,嫁接苗不仅能满足当地栽培的需求,还销至安徽等周边地区。

3.4 基地标准化建设

基地大棚的建造与设计建议参考GB/T 51057——2015《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DB32/T 1590——2010《钢管塑料大棚(单体)通用技术要求》、DB32/T 1250——2019《哈密瓜早春大棚生产技术规程》、DB32/T 675——2017《早春西瓜大棚栽培技术规程》等国家及江苏省地方标准。

3.5 提高产品组织化程度和品牌意识

指导合作社栽培适应不同季节生产的西甜瓜品种,实行多品种错季生产上市;通过贮藏保鲜,延长西甜瓜的销售期;通过专用合作社将西甜瓜整合销售,使得合作社在市场上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充分利用农产品+电商平台+网红直播、农产品 +互联网+认养农业、农产品+微商等多种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做好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工作。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质量,打造高品质西甜瓜品牌,以质创牌。同时做好包装,美化产品的外表,以面树牌,形成品牌效应。

在江苏省各地(市)农业农村局的积极协助下,体系连续两年组织举办江苏“好西(甜)瓜”品鉴推介活动,2019 年共有来自全省各西甜瓜主产区的49 个西甜瓜基地、138 个西甜瓜产品参赛,2020年共有91 个品种、47 个基地、117 个西甜瓜产品参赛,各地借此机会积极进行品牌宣传与推介,提升了区域品牌知名度。

3.6 提高采后处理和加工技术

西甜瓜采后进行分级处理,外观美观、瓜形周正、品质优的西甜瓜用于鲜食销售,果个小或品质不佳的西甜瓜用于初级加工或深加工,做成西甜瓜饮料、罐头、果酒、果脯、保健品等,提高西甜瓜的附加值。

4 典型案例

江苏省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助力江苏淮安沙吉村精准脱贫。2016 年,全村仍有低收入人口逾800人,为“十三五”省定经济薄弱村。2017 年,体系专家现场指导,针对大棚设施简陋、种植方法不科学、西瓜品种有待改良等问题,通过提供品种、技术,开展技术服务、组织观摩等方法,培植农技能手,提升种植水平和效益,2018 年有30 多名低收入户实现了脱贫,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20 万元。2019 年,苏嘴小西瓜产量逾100 万kg,销售收入逾300 万元。

猜你喜欢
西甜瓜甜瓜西瓜
甜瓜的重量
陕西渭南蒲城县:拓展宣传路径 擦亮西甜瓜品牌
锦绣大地瓜飘香
大小西瓜
当夏天遇上西瓜
戴照义:心系万千瓜农,义满天下人间
巧切西瓜
我喜欢吃甜瓜
甜瓜有多重
报喜不报忧 西瓜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