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2021-12-03 04:54明俊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8期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小学

明俊杰

【摘要】大课间与普通课间的区别在于,它的时间更长,也就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到操场上舒展筋骨、休闲娱乐。长久以来,学校对大课间的活动内容都是统一安排,主要以眼保健操、广播体操为主。因此,为增强学生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小学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对此,本文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及有效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

目前,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负担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中小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有限时间来提升运动项目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下面,笔者就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及有效方法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当今学生体质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物质条件的提高,当代小学生中不少是家人的“掌中宝”“心头肉”,被簇拥、被宠爱的他们在物质与心理需求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着暴饮暴食的习惯,尤其爱吃甜食与油炸食品。这类含有高热量、易发胖的食物,容易引发营养过剩、肥胖等问题,身体所需承受的负荷较大。甚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小小年纪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与大多数人相反,呈现出一种营养不良的状态,身体中缺乏某种物质或维生素。但从整体上来说,家长对学生有时候确实有向“溺爱”倾斜的趋势,什么事情都不让学生做、什么苦都不让学生吃,且因为怕学生受伤,尽可能地压缩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颇有一种剥夺运动权利的味道。在这样的教导下,很多学生都逐步养成了赖在沙发、躺在床上,抱着电子设备过一天的坏习惯,不爱运动的他们就连上下学都需要家长接送。因此,在校园中,我们能看到那么多体型与年龄不符的学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针对当前小学生来说,体能大课间的开展是极其有利的,也是必须的。

二、体能大课间对学生体质体能的影响

通过长期开展体能大课间活动,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改变学生对体育与锻炼的固有认知,以逐步形成较强的锻炼兴趣与良好的锻炼习惯。引导小学生通过他律逐步走向自律,使其在除了大课间时间活动外,比如,在课下10分钟或者是在家中都能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性质的游戏活动。

其次,现在的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往往是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起到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组织纪律性的效果,形成勇于探索、执着奋进、相互帮助、互相激励的集体氛围,从意识领域为学生体育锻炼的展开提供精神支撑,对其体能提升有莫大帮助。体能大课间体育活动把“以学生为主体”观念彰显的淋漓尽致,将以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目标。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通过有序组织、高效引导等方式真正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让学生沐浴阳光、健康成长,着力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效。

三、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阻碍因素

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阻碍因素大致有三种,首先是部分学校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小学,在场地、设备上存在问题,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体育器械老化、数量少,運动区域狭小等都严重阻碍了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家长与学校领导的关注度不够,很多家长乃至学生们本身甚至偏执地认为,参与体育活动是不值得的,不如多花些时间、精力在学科知识探究和记忆上,更觉得大课间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缩短课间时长早点放学,让学生中午能好好休息以应对下午的课程学习。我们常常会看到,体能大课间活动时,有的学生像“画葫芦”一样地摆动肢体,对大课间的体育活动提不起兴致,敷衍了事。除了体育大课间活动缺乏趣味性,更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以及教师本身认为“这事”不重要。遇到学生做操懒散的情况,管理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大喊一句“动作标准点”,或者有的就视若无睹。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呈现出一种“效率至上”的倾向,认为体育活动在体育课开展就行,没必要在大课间统一组织。除此之外,学生参与态度消极也是阻碍课间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课间被课间操所占据,做完操基本上没有几分钟上课铃就响了。学生在这种动作一成不变、形式单一,只用机械化完成而毫无竞争与挑战的活动中难以感受与发挥个人价值,渐渐产生了厌恶、反感等负面情绪。当然,部分学生也偶尔会出现偷懒的现象,做一些与大课间无关的事情,或直接把大课间当作是一种必须完成的强硬任务。可见,消极的态度会影响到其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整体效果。

四、体能大课间开展的形式方法

在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负担的意见》的大背景下,对体能大课间的形式进行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当用尽全力完成的任务。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将小群体组织与中型组织相结合,在以保证小学生安全为前提的情况下,对各个班级的活动区域进行细致划分,以学生的喜好与需求为导向并选择适当的活动内容,为大课间活动趣味性提升与收获良好的体能提高效果助力。

(一)统筹全局,规划班级活动区域

相关工作者应该根据本校的特性需求,以校内体育活动范围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大课间有合理的运动场地。通常情况下,我们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按照年龄、技能水平等进行合理分区,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学生的活动安全;另一方面是每个年级、每个班都在相应位置活动,便于集中管理。例如,我们要彻底改变大课间体育活动完全一样的形式。针对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学生在体能与喜好方面的不同特点,创设分级、分层次、分区域不同的体育锻炼活动。例如,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适用于娱乐性、趣味性、启发性强的游戏型,重点在于启发这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而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就可以组织其进行相对复杂的体育活动,以强化肢体锻炼为重点。

(二)科学民主的设置活动内容

虽然大课间是学校统一时间,但参与大课间的不同年级主体间却有着较大差异,小学一年级学生与小学六年级学生所喜欢、所能接受的运动项目千差万别。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合理设置活动选项。此外,在实际运用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不能因学生年龄少就将所谓的优质内容强压给学生,而是应该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在教师所提供的活动内容中,选出自己喜欢的那一选项,并遵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确定最终的活动内容。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也能起到提升参与感的效果。当然,学生所确定的活动内容最少要坚持半个学期以上,不能“三天一换”。一来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体能与技术水平提升的过程性需要,二来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大课间的纪律性、方便组织。

(三)让学生参与到大课间管理中

在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属于班级外部管理,是靠特殊人员或教师对學生的行为进行把控,这算不上是“自查”“自省”。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只需要从旁引导、合理组织,保障体育活动的正常展开即可,像是一些活动中的具体规则,如,能否按时到指定区域集合等学生自行确定即可。随后,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内监察员,对大课间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监督。此外,学校还可组织高年级学生组成监察小组,在大课间时看一看教室、卫生间、走廊是否有学生藏匿,并要求各班级在规定区域内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活动的整体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小学体能大课间体育活动展开的意义与价值,相关工作者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想尽一切方法减少学生体质不合格等现象的出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刘锦瑶,张运亮,王建华.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模式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

[2]李洪江.关于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J].科技向导,2010(17).

[3]朱莉莉.北京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4]戴晓东.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及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6).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大课间体育活动小学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大课间”的重视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