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临时用电成本管控探析

2021-12-05 20:08余智慧
福建建筑 2021年7期
关键词:选型发电机用电

余智慧

(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7)

0 引言

施工临时用电供电方式主要有地方电源供电和自备内燃发电机自发电(简称自发电)两种[1-3]。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是从建设单位指定地点引入动力电缆,以供施工现场生产、生活场地用电需求。其中,施工生产用电费用以机械台班和消耗量定额体现。对于因周边环境影响,无法向施工企业提供三通一平条件中的“临时用电”的条件时,在征得建设单位协议同意后,可由施工单位自发电的方式,满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条件,但双方需就因自发电所额外增加的费用签订补偿协议。因自发电费用受施工周期和项目规模大小影响,施工周期越长,项目规模越大,需要用电量愈多,自发电费用也愈高[4-5]。因此,对于项目使用自发电方式供施工临时用电时,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是降低项目总造价的措施之一。

施工临时用电节省用电不仅对降低社会能量损耗、节约资源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能有效降低工程项目用电成本,提高企业经济利润[6-7]。本文基于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前期配套工程下院小学项目基础上,结合项目特点和施工用电费用构成对影响该项目施工临时用电成本管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为未来建设工程在类似项目的施工临时用电成本管控方面提供借鉴,更好地为项目创造效益。

1 项目概况

1.1 工程概况

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前期配套工程下院小学项目建筑面积9900 m2,含教研楼、综合楼、场区附属工程所有的土建、安装工作,施工工期262 d,工程总造价为3150万元。项目正式施工前,由于建设单位电源一直无法确定,在项目起止电力均未接通,不能正常提供施工用电。经双方协商协议并征得业主同意后,决定采用自行发电方式进行施工现场和施工生活场所供电,以达到工程项目用电正常,项目采用柴油发电机进行自发电。

1.2 施工用电费用构成及计算

施工用电费用主要由地方基本电价(或业主供电价)、电能损耗摊销费、供电设施维护摊销费三部分费用构成[8-9]。其用电单价需要根据项目供电方式、采用不同供电方式的供电量比例、地方信息基本价以及供电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计算。

根据合同协定,发电机补偿费用=签认的发电机工作台班数量×施工期发电机台班单价-签认的发电机工作台班数量×额定发电机功率×8×K1×K2×K3(其中,K1为时间利用系数取0.7,K2为发电机出力系数取0.8,K3为投标电费单价)。经计算项目施工临时用电自发电费用为281.1万元,占工程总造价8.92%。在整个项目中,自发电费用在整个施工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该项目需要对施工临时用电成本进行重点控制。

2 施工临时用电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2.1 施工工期紧张

项目周边环境复杂,不可抗力影响因素较多,使得项目未能按预期时间开工,开工时间较晚,导致工期被压缩,且项目施工工程量大、任务重,因此,赶工不可避免。一方面,由于项目赶工,导致人工、材料、机械投入增加,进而增加施工成本投入;另一方面,随着机械设备长时间运转,不但损耗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影响效率,也增加了施工的临时用电费用。

2.2 机械设备选型

工程开工后,机械投入的保证,就是工期的保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基础阶段和主题阶段,需要投入大量机械设备,比如塔吊、钢筋加工设备、焊接机等等。在满足项目施工需求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是提高施工效率、为项目增加效益的前提保证。若机械设备型号选小了,不仅有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的风险,也会使设备运转次数增多,增加用电量。反之,若设备选型偏大,易造成资源浪费,不但增加设备购买或租赁费用,也增加设备用电费用和摊销费用。

2.3 设计图纸缺陷与工程变更

基于二维CAD设计的平面图,往往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图纸缺陷,若项目在施工前未能及时发现缺陷,就会导致项目不得不拆掉返工,需要增加更多人力、物力、机械设备的投入,进而增加用电成本。另一方面,随着项目实施时间的推移,建设单位有可能会提出新的建造需求,导致工程变更。若是修改设计方案发生在项目施工前,则所引起的额外费用较低;若是发生在项目施工后,其拆改返工的成本费用就会大大增加。同时,随着图纸设计缺陷和工程变更量的增多,大功率机械设备运转量增加,施工临时用电量也消耗越多,临电成本随之增加。

3 施工临时用电成本控制措施

3.1 精细化机械设备选型与管理

(1)优化设备选型

在项目开工前,项目管理通过拿到的施工图纸,对项目重难点部位提前进行分析,特别是对需要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位置应进行重点分析,并结合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各个型号的最大承载力和用电功率,在满足最优租赁成本(或购买)配比的情况下,选择用电功率较小的机械设备。同时,在满足项目施工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的施工设备和机具。例如相比于传统的塔吊,使用具有变频技术的塔吊可实现塔吊零速制动且平稳无冲击,一方面减少了机械设备的损耗和维养,实现了节约电能;另一方面,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施工功效。

(2)加强设备维修与保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进度安排,计划提前对下一个工序即将用到的每台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一是检查机械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二是提前发现有缺陷的机械设备,避免因机械设备运转缺陷,导致施工延误和增加电能损耗。同时,对于需要长时间开机运转的施工机械设备,要及时清理藏在设备关键部位的污垢,并做好保养,确保机械设备运行和耗电正常,减少能耗损失。同时,在现场安排专门的机械设备维护监察员,对出现用电能耗异常或故障情况的机械设备,应及时发现,并联系设备供应单位和项目相关技术人探讨应对措施。

(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

项目在施工前,项目管理人员应结合施工总进度计划,对分部分项的工程量进行提前计算,并结合大型机械设备,比如塔吊的最大承载力,规划施工材料吊运堆放方案和位置,防止超载运行,减少塔吊吊运次数和施工材料二次重复倒运,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满载率。

3.2 精细化识图,减少工程变更量

在项目开工之前,利用BIM技术,将原先由设计单位创建的二维施工图转化为三维模型,直观查看未来拟建建筑,并对其进行碰撞检查,提前发现设计图纸上面的错项、漏项,并提交设计院进行修改,减少因图纸错误引起不必要的返工,从而减少机械设备使用率,降低用电成本。同时,业主也可通过三维模型审查其设计方案是否满足预期需求,方便对方需要修改位置的地方,在施工前提前发现、提前修改,减少工程变更量,也可减少机械运转台班,从而实现通过精细化识别图纸,降低施工临时用电成本的目的。

3.3 精细化管理现场施工用电

在项目施工用电管理过程中,项目各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协调配合,以此达到有效进行用电管理和用电成本控制。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现场用电需求情况,即施工机械的电气性能、负荷容量与变化范围、项目施工范围、施工工期以及发电机设立位置等,对发电机进行设备选型。一方面,既能保证现场施工用电需求的有效供应,满足发电机适用用电的负荷;另一方面,不会因发电机选型用电负荷容量过小,而导致施工用电不满足影响工期,或用电负荷容量冗余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失。同时,施工单位可通过制定较为完善的企业休整机制、大功率设备的维修条例,以及非持续性工作用电管理办法,对现场施工过程当中的整体用电量情况进行实时调控,以期将自备发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损失降至最低。

4 效益分析

通过对项目施工临时用电成本控制采取相应措施,获得的成本效益分析如下:通过利用BIM技术辅助项目图纸审查,发现20余处设计较大矛盾位置,在施工前进行修改,降低工程变更量,减少工程返工,不仅避免了因返工增加施工用电量,同时也大量节省了项目人、材、机等成本。通过对项目机电设备选型进行优化,并对施工机械进行精细化管理,使得项目施工机械设备耗电量同比降低5%左右,延长了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制定相应制度管理现场施工临时用电,使得项目各部门相互协调沟通,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用电情况实时监控,适当调整台班,大大降低了因现场用电负荷容量冗余,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失。

5 结论

建设工程临时用电贯穿项目建设施工全过程。本文通过结合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前期配套工程下院小学项目案例,对建筑工程施工临时用电成本管控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影响该项目施工临时用电成本的因素有:施工工期紧张导致项目赶工、施工机械设备选型和使用效率,以及工程变更导致返工增加工作量等原因。其中,施工机械用电占临电总用电量比重最大,应重点控制。

(2)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优化机械设备选型,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损耗。同时,在满足项目施工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的施工设备和机具,有利于降低用电损耗。

(3)通过优化施工工序,规划施工材料吊运堆放方案和位置,可有效减少塔吊吊运次数和施工材料二次重复倒运,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

(4)在施工前,提前发现设计图纸的缺陷问题和修改方案,可有效降低工程变更量,进而减少机械台班运转,减少电能输出。

同时,由于施工现场用电消耗较大,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精细化管理施工现场用电,应重点分析施工现场耗电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重视施工临电成本控制工作,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电能损耗,节约用电成本,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选型发电机用电
不锈钢二十辊冷轧机组横切剪的选型计算
笑声发电机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及优化设计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的初步探讨
复杂条件下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选型研究
小番茄发电机
运行中发电机出口压变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用电安全要注意
随身携带的小发电机
学习用电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