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实习手册之解读与启示

2021-12-05 12:27赵东群杜燕红王姣莉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手册实习生幼儿

赵东群,杜燕红,王姣莉

(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河南洛阳 471934)

21世纪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念。教育实习作为“教师教育的顶峰型实践环节”[1],提高其质量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实习指导直接关系到教育实习质量和效果”[2]。然而,研究表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存在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指导乏力且随意等问题,限制了实习质量的提升,使得学生很难在实习中形成扎实的实践知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限[3]。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研制实习手册,充分发挥手册作为“第三位教师”的作用,落实实践指导,确保实习质量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手册多以阐述实习管理规定、填写实习作业为主。实习生主要关注手册指导下实习过程中“需要做什么”的问题,实习指导教师则单纯地将手册视为实习生需要查阅和完成的文本资料,大大削弱了其指导价值。201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明确强调:“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制定教育实习课程标准、实施计划、实习手册、评价标准等工作规范”[4]。随着国家层面对加强实习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视,各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始重视实习手册的建设,并不断从他国经验中寻求借鉴。

一、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及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手册简介

智源教育学院(KLC School of Education,简称“KLC”)作为第一所在幼教领域获得新加坡私立教育理事会(CPE)四年教育信托认证(EduTrust)的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培养幼儿师资达2 万余人,为新加坡幼儿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所属的教育集团在全球拥有120 余所托幼机构,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保教课程体系,并受到新加坡幼儿培育署(ECDA)和新加坡精深技能发展局(SSG)认可,成为新加坡教育部下属的精深技能发展局(SSG)指定的幼儿保教培训课程合作伙伴。其《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手册(Practicum Handbook—WSQ Professional Diploma in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以下简称《实习手册》)作为指导实习有效开展的工具书,实习目标明确,实习团队职责清晰,实习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实习评价体系完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督促实习生重视实习和专业发展。自修订以来该手册在实习的全过程中指导实习团队成员(含实习生、实习指导教师、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实习中的实践和实习后的评估,成为学前教育学生专业发展和专业学位及资格获取的重要支撑。

二、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手册内容及解读

智源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全日制专科生获得学位需完成300 小时教育实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50 小时教育实习使用《实习手册1》,第二阶段150 小时教育实习使用《实习手册2》,两个《实习手册》结构相同,由教育实习简介、教育实习概况、教育实习任务及要点、教育实习指导原则、附件五个部分组成,涵盖教育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团队职责、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评价与管理以及教育实习所需的各种观察、调查、评价、记录与反思表等。在《实习手册》指引下,实习生能在实习前预先对自己教育教学能力预期的标准和要求有清楚的认识,在实习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下面从教育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团队职责、任务与组织、评价与管理四个方面对该《实习手册》内容进行解读[5-6]。

(一)教育实习目的与意义

《实习手册》在第一部分指出,教育实习既是幼儿教师从职前的准备,也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实习目的在于帮助实习生掌握各种专业能力(见表1),为实习生日后的教学和整体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表1 智源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目的

由表1 可知,《实习手册》在目的的表述上具有具体性和实践性,并聚焦在幼儿教师进入真实的教育情境开展教育实践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上,为实习生日后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做准备[7]。在内容上,强调实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更在于获得一种专业态度和建构对幼儿教师角色的专业认识。教育实习作为一种职前准备状态,在有限的教育实习时间内,让实习生掌握所有的保教技能是不现实的。对于实习生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多种技能,而是进入真实教育情境所需要的观察了解幼儿、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能力,与幼儿一起工作的能力,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创设学习环境的能力,课堂管理能力以及解析专业的幼儿教师角色的能力。

(二)教育实习团队职责

整个教育实习团队由实习生、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三方构成。《实习手册》明确规范和具体描述了每一个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实习生职责:作为专业人员提供正确保教

《实习手册》除了规定实习生需要根据实习要求,按时按标准完成实习任务以外,强化了实习生作为专业人员提供正确保教的职责。手册中指出,实习生必须充分表现出专业的幼儿教育实习者所应具备的能力。从多方面对实习生作为专业人员提供正确保教应遵循的伦理规范进行了具体说明。如,从尊重和专业伦理的视角出发,实习生在进行实习观察前需要填写观察“同意书”,说明因实习需要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行为分析,并承诺对幼儿的信息保密,获得幼儿家长和托幼中心负责人的“同意观察回执”后才能进行实习观察。又如,规定每一个实习生不能发生以下行为:第一,不能实行任何形式的体罚,包括用任何物体打击儿童;强迫儿童重复一个动作;摇晃、推搡、拍打儿童等攻击性行为;第二,不能以任何形式严厉斥责、羞辱、贬低和不尊重儿童;第三,不能剥夺儿童进餐的权利;第四,不能对儿童进行隔离和限制儿童自由[8]。

2.高校实习指导教师职责:指导、监督和评价

高校实习指导教师作为实习指导的主体,其主要职能在于指导、监督和评价实习。《实习手册》在描述高校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生的基本职责上,对其指导的时间、频率、内容以及重点进行了细致描述。如,规定两个阶段教育实习中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均需要完成1次培训中心实习督导,2次实习中心督导和1份实习督导总结。每一阶段每一次实习中心督导内容和重点有所不同,且附之相应的评价表。如,第一阶段实习中,第一次实习中心督导实习生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并参考《教学方案及教学活动开展评估表》进行评估;第二次实习中心督导实习生保育任务完成情况,并参考《常规管理评估表》进行评估。可见,《实习手册》在对高校实习指导教师职责的规定中,不仅指明了应履行什么样的职责,且详细描述了应如何履行该职责,从操作层面落实了高校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

3.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职责:指导、引领和评价

《实习手册》在要求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生完成实习任务、获得专业技能外,还明确了其引领和评价职责。如,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应注重向实习生介绍班级的环境布置、课程安排、课堂常规、幼儿基本情况,特别是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情况,帮助实习生了解班级幼儿的已有经验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实习生了解现有的教学资源,以此来帮助实习生成功渡过实习期,达到适合实习生的个人成长目标。同时,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需运用《实习生评估表》对实习生的实习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反馈意见。

(三)教育实习任务与组织

教育实习任务是实现教育实习目的、发展实习生专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实习手册》中两个阶段教育实习共需完成7大任务(见表2),并将实习任务按照“了解实习中心—参观实习中心—观察了解幼儿—开展保育活动—开展教育活动—实习反思”的序列分阶段递进式展开。各项任务之间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符合实习生认知发展的心理逻辑,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逐渐获得。此外,在教育实习任务的组织与规划上呈现一种新的态势。

表2 智源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任务一览表

1.对教育实习任务的规划体现了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并注重积累效应

两个阶段的《实习手册》均将完成实习中心/实习班级资料的收集与观察、观察幼儿、完成主题教学活动、反思日记五大模块作为重要的教育实习任务,分别在两个教育实习阶段进行反复、递进式练习,并根据实习阶段的纵深相应加大任务难度[9]。例如:任务3观察幼儿,观察幼儿作为教育的起点,一切教育必须建立在对幼儿的认识和了解基础之上。两个阶段《实习手册》均将观察幼儿作为重点任务,并随着实习阶段发展在观察对象、内容、方法、材料分析方面做出难度提升(见表3),充分体现出《实习手册1》是《实习手册2》的基础,《实习手册2》需要在《实习手册1》的基础上有序展开的特征。可见,在教育实习任务的规划上智源教育学院注重其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并注重积累效应。

表3 智源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观察幼儿任务表

2.对教育实习任务进行详细全面的阐释,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

《实习手册》中将每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制作成任务清单,附加任务要点。并按照“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对每一任务的实习要点进行具体的操作说明。如,任务1 实习中心和班级的资料搜集及观察,其对应的实习要点内容为:实习生需要搜集实习中心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校长或主管电话及职责、办学理念、教育宗旨和指导方针;需要搜集实习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责、班级师生比、幼儿总数、幼儿男女比例、幼儿平均年龄及班级种族的构成人数比例;需要通过观察对实习中心和班级的常规、课程实施、安全与健康措施进行评估,并对班级的幼儿行为与学习的指导与管理、环境布置、教具准备、材料是否方便可取进行观察评估;需要形成实习中心和班级资料搜集与观察报告各1份。可见,《实习手册》中的任务要点根据不同任务的特点,通过制定任务操作细则、提供操作方法和模板,极大地提高了《实习手册》的可操作性及指导性。

3.将实习反思作为重要的实习任务,关注实习生实践智慧的形成

反思是实习生专业成长、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途径。反思日记是实习生用来记录想法、分析、评估和思考实习中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两个阶段《实习手册》均将反思日记作为重要的实习任务,关注实习生反思能力的构建。理论上要求实习生通过反思日记,积累了解幼儿的经验,通过不断地反思修正关于幼儿园保教的认知,为成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做准备。凸显出一种新的实习取向,即实习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论联系实践,更在于通过实践修正理论,形成实践智慧。实践上要求在每个实习阶段实习生至少完成4 份1000 字以上的实习反思日记。日记的内容是托幼中心发生的特殊事件、重要事件、事件分析或个人反思。为提高反思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手册提供了反思日记格式(见表4)。

表4 智源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反思日记格式

(四)教育实习评估与管理

1.完善的教育实习评估体系

有效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实现教师职前培养、资格认定和专业发展一体化,是监控和改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新教师胜任专业化和复杂化教学情境的前提[10]。两个阶段《实习手册》采用相同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根据实习任务有所不同,以《实习手册2》为例(见表5)。

表5 智源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手册2》实习评估体系

由表5 可知,智源教育学院在《实习手册》中建构了完善的实习评估体系。评价主体多元,涉及实习生、高校和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内容全面,涉及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现场观察评估和“实习作业”考核;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人际关系等级评分;实习生对自己在实习中的个人表现和专业能力自我评估。此外,为促进实习良性循环,还包含了实习生对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质量的匿名评价。在评价标准和工具上,提供了《实习生观察评估表》、《实习生总能力评估表》等各项评估量表。评价方式上,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统一的动态评估。一方面,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到实习中心对实习生的专业表现、活动方案设计与开展、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等能力进行现场观察评估;另一方面,实习结束后结合所有实习任务提交情况、内容质量,给出实习成绩。且每一项评估均需要配之相应的评语,发挥评价的鉴别、导向和改进功能。此外,每个实习成绩等级附有具体的评价说明,帮助实习生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对照检验(见表6)。

表6 智源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成绩等级评定细则

续表6

2.严格的教育实习评估成绩管理

《实习手册》对实习作业呈交和实习成绩审定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指导原则中指出没有呈交实习作业,实习成绩不合格,需重修此科目;迟交实习作业,推迟5天之内,实习成绩为“及格”或“不及格”;推迟5 天以上,成绩等级为“不及格”。延期呈交实习作业,需在截至日期前一周提交延期申请表,获学术委员会批准后,在新的呈交日期截止前提交实习作业,第二次逾期将不被接受,按照迟交实习作业惩罚。实习生有权利提出重新评定成绩等级申请,上报行政管理部门并支付一定的行政管理费。经考试部门查阅后,在4个星期内由相关人员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重新评定。对重新评定的结果,无论高于或者低于原始评定成绩,学生必须接受。严格的实习成绩评定制度促使实习生以负责的态度进行实习,实现专业能力自主提升。同时,严把出口,有利于从端口上为整体幼儿教师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三、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手册的启示

智源教育学院致力于为新加坡和全球培养合格的学前师资,所属教育集团在中国拥有33家托幼机构。但作为一所私立教育机构,学制为18个月,实习课时占总学制的1/3,主要目标是在短时间内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大专学历学前准师资。因此,其实习手册在实习目的和内容的编制中秉承这样一种理念,即“在有限的教育实习时间内,着重让实习生掌握进入真实教育情境所必须的一些专业核心能力。”因此,其实习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与我国学前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出入。但该实习手册在发挥实习手册指导功能、实习指导理念、实习目标定位、实习任务规划路径和实习评价体系建设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强调手册作为“第三位教师”的作用,全面发挥其指导功能

随着我国对师范生实习质量的重视,各院校也逐渐认识到发挥实习手册作为“第三位教师”的指导作用。“如果实习生和指导教师都能利用手册资源来进行辅助教学,将会大大提高实习生的教学实践能力。”[11]11特别是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资质不高的实际情况大有裨益。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手册更多以一种任务和记录手册的形式存在,说明性、记录性功能发挥有余,指导性功能发挥不足。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在指导对象上,重实习生指导,轻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二是在指导内容上,重“需要做什么”的说明,轻“如何做”的具体指导。针对这一问题,智源教育学院的《实习手册》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充分发挥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不仅说明指导教师具体的指导职责,更为指导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技巧。如,智源教育学院实习手册,在说明高校/幼儿园指导教师指导职责和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模块内容如何开展指导提供了细致可操作的指导评价表,从而避免指导教师在实践中仅凭个人经验而进行随意指导和主观评价,进而提高实习指导实效;其次,充分发挥实习手册对实习生的指导作用。实现指导学生“需要做什么”和“如何做”方面的有机统一。如,智源教育学院实习手册,在说明学生需要在实习中完成观察/反思任务的同时,为实习生如何完成观察和反思任务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模版,将“如何做”落到实处,进而保障了手册作为“第三位教师”实习指导的有效性。这一点对扭转当前我国实习手册“指导功能”弱化的现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转变手册中实习指导理念,从“为教而学”走向“从教中学”

实习理念直接关系着教师未来的教育行为及理解教育教学的方式。传统意义上来说,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理念以学徒制思维为主,将教育实习看作是帮助实习生掌握教学技能、塑造和训练现实中的教师的途径,即“为教而学”。这种理念下很容易导致实习生成为模仿者或传统模范的追随者[12]131。智源教育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反思行为,关注实践所引起的思维反应。教育实习的目的不在于培养一名高效的技工,而在于通过教育实习为良好的教育技能形成提供思维方法和材料,即“从教中学”。把教育实习看作是为教师提供真正主要的理论教育的工具,即让教师获得学科知识和教育原理的知识。这就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实习中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指导行动,更在于实习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应用理论并在此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理论[13]。实习过程并非简单的将理论付诸实践,增进教学技能的过程,更是内化理论认知形成实践智慧的过程。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个人独立运用所需的思维方法以掌握实践技能,而非立即成为技能的熟练掌握者。可见,实习指导理念上应该产生一种本质性转变,从“为教而学”转向“从教中学”,为实习生的专业角色做好准备并成为终身学习者。鉴于此,实习作为进入真实教育情景的实践课程,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实习生在实践中聚焦于自己遇到的各种困境,进而反思、重构及深度理解专业理论和实践,并指导自身的保教行为,这个过程蕴含着“做中学”和“学中思”[14]。因此,我国在实习手册内容中应强调为实习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和反思。学习运用反思日记帮助学生主动链接理论,寻找教育实践现象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依据,将感性的实践经验与理性的专业认识相结合,做到“从教中学”,通过“反思性实习”培养“反思性实践者”进而构建幼儿园保教实践智慧。

(三)拓宽手册中实习目标与定位,关注“专业身份”和“儿童立场”

杜威曾经指出对教师进行充分的专业教育,不应完全是理论性的,还应包括一定的实践,而实践工作的首要问题,便是所要达成的目标。不同目标支配下的教育实践大相径庭[15]795。专业身份认同直接影响着个体的专业认知和择业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角色和身份到底是什么呢?不同文献资料指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保育员”等现象,直接对其以后的专业认知和择业倾向产生了负面影响。智源学院在专科层次幼儿教师的培养中,其实习目标除了关注具体专业能力的习得,更加强调实习生“专业人员”身份的树立。就“专业人员”身份树立而言,教师建构的身份会影响其努力的方向,引导其履行职责[16]。该《实习手册》要求实习生在实习阶段以“专业人员”的身份要求自己,指导教师在对实习生各项专业能力的考核中,均涉及对其“专业性”的评估。在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地位历来饱受争议,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作为我国现阶段幼师培养的重要阵地,有责任为社会培养兼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幼儿教师,在职前培养阶段就应该要求实习生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定位自己在学前教育领域所处的位置,以专业人员的立场对待教育实习。“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上都要相互靠近,因为它们培养的都是幼儿教师,人才的核心素养应该一致”[17]。此外,伴随着当前学前教育改革进程,“儿童立场”成为实践者普遍公认和坚守的法则。所谓“儿童立场”,强调倾听儿童,尊重儿童所特有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味着教育站在儿童一边,以儿童为出发点,把儿童当作评判教育实践适宜与否的根本的唯一的尺度和原则[18]。就“儿童立场”而言,该《实习手册》在教育实习的意义中强调使个别幼儿受益,鼓励和支持幼儿的发展;在实习之前不仅强调尊重幼儿,获得观察幼儿的许可,并且强调充分了解幼儿,获取关于实习班级幼儿的基本情况;在实习过程中强调观察幼儿及与幼儿沟通的能力的构建;在实习成绩评定中将实习生与幼儿的沟通互动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贯穿于实习评价的全过程。鉴于此,我国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手册皆应该在目标与定位上突破教学活动和技术理性的限制,拓展实习目标定位,将“专业身份”和“儿童立场”作为实践活动的灵魂贯穿始终,并以此引领专业技能的提升,走向专业身份构建和专业能力培养的融合。

(四)改变手册中实习任务规划路径,注重其层次性和递进性

专业学校提供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最有裨益的是典型且集中的实践活动,而非宽泛且细致的实践活动,此乃安排实践工作的基础[15]796。智源教育学院《实习手册》在实习任务的安排与组织上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一方面,将实习任务按照实习实施过程递进式排列,循序渐进,符合实习生认知发展逻辑;另一方面,每一个实习任务下设具体、详细的任务要点说明,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相较之下,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手册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在实习任务的安排与组织上,普遍存在着按照学科逻辑组织,内容全面却相对笼统、缺乏阶段性和层次性的问题。鉴于此,我国实习手册在实习任务的安排上应注意:首先,打破学科逻辑,遵循心理逻辑;其次,可以考虑分阶段进行,各阶段应突出重点、做好衔接,注重累积效应,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三,实习任务安排要点清晰,实习生有的放矢。需要提醒的是,实习任务的安排与组织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不可能同时面面俱到,当务之急应以实习生未来进入真实的教育场景所需要的职业素养为核心,分阶段逐一积累与提升,以便实习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基于实习“以点带面”获得专业能力地全面提升。

(五)突出手册中实习评价整体性功能的综合发挥,严格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评价既是教育实习的总结,又是实习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起点、向导和动力[19]。杜威指出:“最拙劣的评价思想莫过于让学生上几堂课,基于其上课过程对他的授课方式优劣进行点评。这样的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职业诀窍和手段,但是培养不出有思想且独立的教师。”[15]806虽然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评价体系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实习评价主体单一,以高校指导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和幼儿园指导教师评价参与比例较低;评价内容不全面,普遍存在以教学活动评价替代实习评价的现象;评价方式以实习作业、实习鉴定表、评语和等级成绩作为实习终结性评价,缺少关于实习生专业发展的动态评估和过程性评价;评价标准缺少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且不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20]。也就是说实习评价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实习等级的鉴别与筛选,缺少对其导向、激励、调节和反馈功能的发挥。针对这一现象,智源教育学院《实习手册》中的实习评价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模型。第一,转变实习评价理念,不仅将评价视为实习的终点,更应该视实习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统合评价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方面的各项功能;第二,建构多元主体评价机制,强化幼儿园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评价意识;第三,改革评价方式,注重收集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专业发展信息,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需注意的是,在过程性评价中要强化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对实习生开展保教活动的情况进行专业观察评估;第四,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价工具。最后,值得关注的是,实习评价的重要作用还在于更快的发现和筛选掉那些不适合教学或还没进行好教学准备的人,从端口上解除教师质量危机。因此,应学习智源教育学院严格的实习成绩评定制度,严把实习关口。

猜你喜欢
手册实习生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
幼儿画刊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