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研究①

2021-12-06 06:57雷良海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联网运输供应链

鲁 渊 雷良海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20009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三农问题解决好。推进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景山,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农产品供应链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用户的管理过程极为复杂,在这种新形势下亟需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供应链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各个过程有效监测的模式,增强供应链中信息流的传递,进而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生活需求、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实现全过程供应链管控[2]。

1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管理概述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各类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技术、GPS定位系统、红外线感应仪、激光扫描器等,实时采集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物流信息,将采集的信息与互联网相连接,形成整体的网络信息系统,便于人们识别、管理和控制产品。供应链是围绕生产的核心环节,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制造加工,再到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必然要产生各类生产、加工、采购、销售、物流信息等信息。在物联网技术下,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是掌握整个供应链系统,运用集成化的思想,把每一个产品变成为每一个信息的终端,根据各类物联网传感器,可有效感知农副产品的实时信息,实现农作物与互联网的相连,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农产品生产、运输、配送、销售过程之中,可有效保障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满足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实现供应链系统产品信息共享,提高农产品服务质量和供给效率[3]。

2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各供应链主体信息不畅通

由于农产品供应受到地域分布、组织结构、信息渠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农民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上游,由于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信息难以收集和传递,传统的农户经营方式为主的市场销售模式,不便于集中管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供应链管理的效果。与此同时,供应链下游链条长,流通环节较多,各环节之间信息流通不畅,农产品信息收集、传递具有盲目性,使得区域间信息壁垒问题严重,造成农产品流通效率较低,严重影响农产品供应链参与者的经济效益。

2.2 农产品供应链缺乏统一协作

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各流动主体各自为阵,缺乏统一协作的团队意识,无法发挥统一协作的优势。而在物联网时代,供应链各个环节都是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如果只顾及其自身的利益,没有将信息进行共享,将阻碍信息的传递速度,自身也无法得到长足发展,这种条件下构建的供应链链条极不稳定。因此,在市场竞争环节下,每一个供应链的环节都是参与的主体,只有将自身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供应商,才能够信息共享、互利共赢。

2.3 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农产品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农产品供应链具有链条长、节点多、面广、交融等特征,为农产品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由于传统的供应链没有形成追溯系统,没有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监控管理,一旦发生农产品安全问题,无法第一时间找出根源,使得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的风险。

3 物联网在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管理中的价值

3.1 全过程监控农产品的物流过程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客户对农产品的信息需求日益提高,对产品信息的实时性要求极高,习惯主动了解供应链产品信息的生产状态。而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和无线网络的相结合,对农产品物流运输进行实时监控,对农产品的温度、湿度、产品状态进行预警分析,调整物流运输的环境参数,便于更好地识别产品质量,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供应业链[4],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3.2 实现智能化培育监控农产品

传统农作物育种、浇水、施肥、喷农药全凭经验行事,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外界无从得知农产品的生产过程。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PH值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设备,建立起现代农业的物联网应用平台,实现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的精确监测,收集整理相关影响参数,外界可实时了解农作物的生产状态,实现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智能调控和智能培育。

3.3 实现农产品的追根溯源

在物联网技术环境下,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物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可查询生产者信息、生产地点、农产品全生长期图片、肥料与农药使用记录、关键环境数据等信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可追溯到供应链具体环节,进行处理,对于提升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4 物联网介入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4.1 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信息资源平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农产品物流供给与需求总体呈现出上升态势。无论是企业还是终端用户,都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需要掌握农产品的信息资源。就农产品供应链而言,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最终用户的餐桌上,涉及供应商、采购商、农产品加工商、运输配送商、批发零售商等多个环节,如果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就会影响供应链信息协作能力。因此,必须要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信息资源平台(图1),依靠平台的建设增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交流,将供应商资源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相结合,注重各供应链环节的信息流动,增强信息资料利用的水平,实现供应链信息之间的交流与利用,进而促进农产品供应链更好地发展。

图1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资源体系

4.2 供应链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农副产品供应链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生产、销售、零售。生产环节主要包括产品的种植、施肥、采摘等过程;销售环节主要包括入库、包装、运输等过程;零售主要包括编码、上架等环节。就供应链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而言,物联网技术促使政府与供应链相互融合,可有效监控农产品安全信息,加强农产品的安全管理,建立起以包装为结合点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物联网在农产品品质监控、农产品溯源和品牌防伪上将发挥重要作用,防止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所以,在农产品生产之初就要嵌入EPC标签,对农产品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借助互联网来实现信息的传递。终端用户根据产品的EPC标签,能够便捷、快速地查询农产品的生产及流通状态,掌握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到销售等过程,从而可以查清楚产品的信息来源,消除终端用户对产品安全的困惑,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4.3 加强农产品物流运输的控制

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物流运输的控制,这是保证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由于农产品具有易腐烂、易变质等特性,不易储存、不宜长时间运输,所以对物流运输要求极高。而通过物联网技术可有效实现对农产品物流的控制。首先,是建立运输车辆采集管控系统。将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环境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供应链信息系统之中,了解车厢内的环境状态变化,进而进行精准调节,保障农产品的环境安全。其次,车辆通过无线定位系统,将车辆所在的运输位置传送到供应链系统之中,平台可了解车辆运输的状态,便于更加精确分析运输的时间周期,开展精准的市场销售[5]。

总而言之,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将成为现实,而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当中所表现出的优势,必然会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一场新的变革。未来更多农业产业将建设一体化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与农产品供应链的对接,对农作物生长过程进行全程数据化管控,保证农作物生长过程绿色环保,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保障农产品的安全质量,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联网运输供应链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