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应如何设计教研活动

2021-12-06 23:07王承轩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活动

王承轩

(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2019年11月20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设计满足一线教师需求的研修活动,改变教研活动低效的现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那么,教研员应怎样设计教研活动呢?概括地说,教研活动的设计要顺应成人学习者专业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实践原则,要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尊重一线教师的已有经验,且要把经验变成资源,在互动与建构中让教师获得深刻的专业体验。具体的说,教研活动应该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能。

一、教研主题要从现实教育教学问题中提取

教研活动应该是要聚焦在一个问题上,每次教研活动应该都能帮助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象学科课堂教学一样,要有教研目的。因此,教研活动必须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及学习条件进行设计,必须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从实践中寻找学科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一是要找准教研的切入点,寻找教师需求。设计教研活动之前,不能从教研员的主观臆断或者擅长的领域出发,应该在教师中做好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大家共同的困惑和需求,或者辅以个别教师的访谈,捕捉交流中的细节信息,倾听教师的心声,从中提取问题。二是要对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确定教研主题内容,在内容上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

二、教研的主体是广大中小学教师

我们开展的中小学教研活动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课堂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客观现实问题,说到底最终受益的是教师;二是教研注重的是研究过程和教师的亲身体验,注重的是教师的行动研究;三是每所学校、每个学科、每个年级、每位教师遇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没有人能代替他去研究;四是注重教师“做中学”。因此,我们所设计的教研活动应该有一种力量,能吸引大家积极主动地去参加,能在真实的教研情境中调动广大教师的学习热情和思考力,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三、教研的策略方法是行动研究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教研工作的内在规律主要有三条,一是为行动而研究,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依据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教育评价改革的新理念设计教研活动,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探求到更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行动措施,实现教研的目的;二是在行动中研究,这就要求我们所设计的教研活动一定要根植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景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引领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也就是说,要做到“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三是行动者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研活动时,活动的主体一定是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而不是我们教研员。总而言之,我们所设计的教研活动,一定要使教研的主体——教师明确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四、教研的形式是互动对话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有三条:自我学习反思、同伴互相帮助、专业指导引领。这三条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而要想把这三条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只有通过组织有效的教研去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教研员在设计日常教研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参与教研的教师熟悉了解教研的主题,并对该教研主题进行必要的学习、实践和反思,为教研活动取得成功做必要的前提准备,因为教师的个人学习和反思是教研活动的基础,也是教研活动不断深入的源泉,正象赞可夫说的那样,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其次,教研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大家畅所欲言,互动对话,(在平等、开放、自由、民主、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教研员和教师,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话)合作交流分享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互助成长的目的。最后,教研员要围绕教研主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大家充分互动对话、切磋研讨的基础上,总结提升好大家的教研成果,对广大教师进行有效的专业指导和引领 。

五、教研的阵地是课堂

首先,我们教研的问题大多不是来源对理论材料的占有和分析,而是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场景——学科课堂;其次,教研的过程发生在学科课堂上。在教研的全过程中,有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析、讨论或直接告知让老师明白,也有的可以经过老师自我消化以后,内化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和行为,但许多问题必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去感悟和体验;最后,我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还是要回到课堂教育教学之中。因此,我们的教研阵地应该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课堂,应该把学科课堂上教师对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等的正确把握和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以及怎样引导学生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作为研究的重点。

六、教研的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和促进发展

我们所设计的教研活动,要立足学科课堂,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属于典型的行动研究范畴。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行动中的特定问题,不断促进教师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不断改进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而实现教研价值的最大化。即,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科教师学习型团队组织建设。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