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套种多花黄精栽培技术初探

2021-12-07 00:32梅霞陈正根刘勇勇
江西农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黄精根茎套种

梅霞,陈正根,刘勇勇

(1.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雁溪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浙江 景宁 323500;2.浙江景宁畲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 景宁 323500;3.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景宁 323500)

多花黄精又称龙衔、千年运等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较多功效,例如益肺、补气养阴以及健脾等,具备较高的营养药用价值。在多花黄精种植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国内对黄精药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现阶段黄精药材的需求量最高达到了一万吨左右,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野生黄精资源量逐渐减少,已经无法满足市场所需,因此需要进行人工培育,本文就林下套种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选地、整地

选地。多花黄精栽培过程中,首要工作是选择适宜多花黄精生长的栽培环境,最终选择的栽培环境需要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土壤质量不得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同时土地肥沃、土质疏松,所套种的林分不可存在严重病虫害问题,首选土壤肥力较好的毛竹林、锥栗林、杉木林以及板栗林,主要是由于以上林分透光率较好,能达到40%左右,更利于黄精种植。

整地。选择荫蔽条件好、湿润度达标的地块,最好为砂质、保水力好或者地质疏松的土壤。在实际播种前,需要耕翻土壤,整平、作畦,整地时间一般在10月份,在月末完成整地即可,整地过程中需要将林地中的杂物清除干净,例如枯枝、落叶、杂草、藤本植物等,并且,还应撒施生石灰,撒施量为75~125 g/m2,随后对土地进行深翻处理。对于原本处于水平带的林地,在水平带的外侧留出一部分生态保护带,带中深翻20~30 cm,然后将深翻的泥土耙细,于水平带的垂直方向起垄作畦,畦宽保持在1.3~1.5 m,最后还要在水平带的内侧挖出一条宽度大概为30 cm的水沟。对于不处于水平带的林地,根据水平方向带状整地,按照林地坡度的不同,选择整地模式,具体包括带状宽幅整地以及带状窄幅整地,前一整地模式更适合坡度不超过15°的林地,带宽1.3~1.5 m,带中深翻20~30 cm,随着斜面进行水平作畦种植,所有种植带间均要保留30~50 cm的生态保护带,每条种植带具体可种植3~4行。后一整地模式适合坡度超过15°的林地,按照坡度实际大小情况,设置0.5~1 m宽的种植带,带中需要深翻20~30 cm,并且在带内侧挖出一条宽度大概为30 cm的排水沟,将泥土耙细,紧挨种植带外侧起垄作畦进行种植,每条种植带大概可种植1~3行。

2 林下播种育苗

选择三年生地下新鲜根茎留种育苗,在实际播种前一年的10月份,在排水良好以及避风地块中,用细沙集中排种,以便过冬,设置出宽度为1m的垄。第二年的2月份,将表皮翻开,将发芽的根茎切削成段[1],切口用草木灰涂抹,置于阳光下暴晒1天后进行播种。最佳栽植时间为春季,保持行距25 cm进行挖穴栽植,随后在其上覆盖表土,并压实至与地面相平,栽植3天后适当浇水。一般在4-10月份进行中耕除草,但需要注意的是,除草松土不宜过深。也可以选择平摆倒种法,这种种植技术主要的原则是“种茎倒种、适当深栽、合理密植”,主要播种方式为条播,保持行距在30~35 cm范围内,播种沟的宽度为15 cm、深度为10 cm;种植过程中将芽头朝下、根茎平放,每段间隔大概为25 cm,实际覆土高度应超出泥面2~3 cm,浇水后将芒草覆盖在上方,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种植产量。

3 田间管理

3.1 打顶摘花

多花黄精开花时间会受到地区海拔的影响,低海拔地区开花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而高海拔地区开花时间会适当推迟。开花前后,需要进行去顶、除草、施肥等技术管理,除草过程中,进行去顶[2],并且需要将陆续出现的花朵及花蕾摘除,保证地下茎的良好生长,相关研究中显示:多花黄精保留7~9个叶片打顶摘花,所获的产量是最高的。

3.2 中耕除草

为提升多花黄精的成活率,需要进行中耕除草,以免杂草吸收土壤养分,影响到多花黄精健康成长。从四月份开始,每月定期除草一次,由于多花黄精根茎较浅,除草要选择浅耕或人工拔草的方式,以免多花黄精根茎受伤,不可采用化学药剂除草的方式。若有条件,黄精根部的沟道也需要进行定期清理。

3.3 水肥管理

多花黄精喜湿怕涝,在水肥管理工作中,干旱季节需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及时进行喷灌与浇灌,始终保持土壤的湿度,雨季时,为避免发生水涝问题,需要做到及时排水,以免受到积水影响,导致根部溃烂。春夏两季,多花黄精生长速度较快,结合中耕除草需要施加三次肥料,施肥量为100~150 kg/亩,十月下旬地上茎枯萎倒苗后,需要将杂草与枯苗清除,施加腐熟的农家肥,每亩施加量为1000~1500 kg,施加后覆土盖肥,实施顺行培土。

4 病虫害防控

4.1 病害防控

对于林下套种多花黄精而言,病害发生的情况较少,常见的病害为叶斑病、锈病以及茎腐病等,在具体防治上,选择综合性的防治手段,将病残枝落叶清理干净,消灭病原菌。对于锈病来说,可以在多花黄精出苗前[3],做好林木锈病防治工作,以免出现传染情况,在锈病发病初期,需要连续喷洒2~3次醚菌酯或苯醚甲环唑控制病情。对于茎腐病的防治,可以在茎腐病的发病初期,选用70%的敌磺钠进行根茎浇灌。叶斑病多发生在五月初,对多花黄精的叶片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发病初期,受害叶片从尖端出现深褐色病斑,呈现出不规则形状或者近似于圆形,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会融合成大斑,直至病叶枯死,在雨季时此病会更为严重。具体的防治方法为:收获时,及时将林木病枝及黄精枯枝杂草清除干净,防止病原传播;在发病初期,选择8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1∶1∶100倍波尔多液进行液面喷施,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5~7天,可达到清除病害的作用。

4.2 虫害防控

当多花黄精发生地老虎或者蛴螬虫害时,害虫会咀食苗根或咬断幼苗,导致出现根部空洞及断苗情况,严重影响多花黄精生长。该类虫害的防治手段:选择75%的辛硫磷乳油,将其与10%的种子量进行拌种;也可以通过黑光灯或毒饵对成虫进行诱杀[4];值得一提的是,所用粪肥均充分腐熟也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蚜虫也是多花黄精的一种常见虫害,蚜虫是一种常见昆虫,体小且柔软,会对多花黄精嫩叶、顶梢造成破坏,影响到植株的正常发育,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防治:第一,消灭越冬虫源,将附近杂草清除干净,清田工作要彻底;第二,将受害部分摘除干净;第三,发生蚜虫虫害后,可以通过喷洒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敌敌畏进行治理。

5 采收

通常而言,在多花黄精栽培后的第四年秋冬季,待叶片完全脱落后,就是其采收的最佳时期。具体的采收过程:挖取出黄精根茎后,将烂疤以及残存植株清除干净,再用清水洗净上面的泥沙,将其稍做蒸煮后将须根去掉,同时将较大黄精根块分成数块,进行烘干或晒干,最后进行一系列的干燥处理,贮藏待售即可。

6 结语

综上所述,多花黄精近年来需求量逐渐增大,林下套种多花黄精栽培技术逐渐被推广应用,为更好地提升产量,需要做好各个栽培工作环节,包括选地整地、林下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等,从而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黄精根茎套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黄精新鲜药材的化学成分
棉毛橐吾根茎中化学成分研究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