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红’梨园主要害虫年发生动态调查

2021-12-08 08:39何英云温丽娜马伟荣杨光柱刘春秀郭欣欣
中国果菜 2021年11期
关键词:蓟马彩云梨园

何英云 ,温丽娜,马伟荣,苏 俊,陈 霞,杨光柱,刘春秀,郭欣欣,舒 群*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05;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05;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云南蒙自 661199)

‘彩云红’是以‘幸水’ב火把梨’F1 杂交优系‘P125’自交选育的红色砂梨新品种,具有果肉细腻松脆、口味纯甜、自然着色率高等优良品质,2015 年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目前主要在云南省安宁市、泸西县、开远市等地种植,远销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市场前景广阔。

虫害是影响‘彩云红’梨产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和范围的扩大,虫害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调查和试验,探索了‘彩云红’梨主产区——云南省安宁市‘彩云红’梨园内害虫的年发生种类和动态规律,提出了控制害虫发生的措施,以确保梨果的安全生产,提高梨果品质,促进当地的果农增收,也为‘彩云红’梨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位于云南省安宁市史家庄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的科技示范园内,海拔1 900 m,年均温度19.3 ℃,年降水量688.6 mm,无霜期360 d[2]。

园内‘彩云红’梨树龄6 年,树势较好,采用梨圆柱形栽培模式,树下自然生草,每隔5 棵梨树悬挂黄、蓝粘虫板各1 块,总种植面积23 hm2。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取样

‘彩云红’梨园害虫发生情况调查自梨树盛花期开始,至梨果收获完清园时结束。2020 年3 月18 日,梨树盛花期,选择梨园内悬挂黄、蓝粘虫板的地块,总面积为0.6 hm2。

将0.2 hm2作为一个调查单元,每个调查单元种有7~9 行梨树。在每个调查单元区域内,采用“五点取样法”选择5 个定点[3],每个定点取下对称悬挂的黄、蓝板各1 块(共计30 块,取样时不考虑横、竖边行,以消除边缘效应),用透明塑料纸平铺粘好,分区分点标记,然后带回实验室在光学解剖镜(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生产)下观察。每隔10 d 取样1 次。

1.2.2 害虫种类观察记录

将粘有透明塑料纸的黄、蓝板平铺,然后用钢尺和记号笔从黄、蓝板边缘开始每隔5 cm 画点标记,最后连接横、竖列所有标记点形成方格。线条应尽量避免遮盖粘板上的微小虫体。将画有方格的黄、蓝板平铺于解剖镜下,调整视野,放大粘板上的昆虫形态,以方格为基本单位进行观察,鉴定到目,划分到类,并记录数量。为避免混淆,计数的同时用记号笔将已统计过的虫体划圈标记。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0 进行数据统计及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西花蓟马发生动态调查

图1 显示了西花蓟马不同时间数量的动态变化。由图可知,梨园内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共有2 次高峰期,即5月中旬、6 月中旬。3 月下旬开始逐渐递增,至5 月中旬达到高峰期,之后种群数量有所下降,6 月中旬再次出现小高峰。随着雨季的到来,7 月中旬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开始消退,期间偶有波动,这与赵宝刚[4]、潘新龙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

图1 西花蓟马不同时间数量动态变化Fig.1 The dynamic change of quantity of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in different time

2.2 梨二叉蚜发生动态调查

图2 显示了梨二叉蚜在不同时间数量的动态变化。梨园内梨二叉蚜主要是有翅蚜和无翅蚜两种类型,粘板诱虫以黄板为主,且黄、蓝板上主要为有翅蚜及其存活期间繁殖的若蚜[6]。由图2 可知,种群数量共有5 次高峰期,即4 月上旬、8 月下旬、9 月下旬、11 月中旬、12 月中旬。4月中旬后种群数量开始下降,至7 月初,期间虽有波动,但整体呈消退趋势;自7 月下旬开始,种群数量再次增加,至12 月中旬,期间有较大波动,但整体呈增长趋势。

图2 梨二叉蚜不同时间数量的动态变化Fig.2 The dynamic change of quantity of Toxoptera piricola in different time

2.3 蝽象发生动态调查

图3 显示,蝽象种群数量自3 月下旬开始逐渐增加,一直呈上升趋势,至6 月中下旬达到成虫高峰期,为9 000 多头,之后随着雨季的到来逐渐减少。2020 年梨园内蝽象种群出现爆发现象,此时正值梨果成熟期,大量蝽象聚集刺吸叶片和果实,造成危害。

2.4 粉虱、叶螨发生动态调查

图4 显示了粉虱、叶螨在不同时间数量的动态变化。由图知,粉虱种群数量有3 个高峰期,分别是6 月上旬、6月下旬、9 月下旬,种群数量波动较大,6 月上旬达到顶峰期,7 月上旬呈下降趋势。粉虱的成虫或若虫分泌的蜡质物污染梨的叶片和果实,使其变黑,诱发烟煤病,导致叶片萎缩、枯萎,并提前落叶,使梨果的外观品质受损[6]。

由图4 可知,叶螨种群数量从6 月开始增加,期间波动较大,有3 个成虫高峰期,即9 月上旬、9 月下旬和10月中旬,11 月后叶螨开始进入越冬场所越冬,种群数量逐渐消退。有研究发现,叶螨繁殖能力极强,短期内便可对梨树叶片、嫩果造成危害[7-8]。因此在6 月发现有叶螨时要及时防治,喷药时要注意内膛叶背,尽量减少喷药次数,可投放捕食螨进行生物防治[7-8]。

图4 粉虱、叶螨不同时间数量动态变化Fig.4 The dynamic change of quantity of whitefly and leaf mite in different time

2.5 叶甲、叶蝉发生动态调查

图5 显示了叶甲、叶蝉不同时间数量的动态变化,由图知,梨园内叶甲种群数量在3 月下旬开始增加,期间种群数量波动明显,至5 月下旬达到高峰,之后种群数量开始下降,整体呈消退趋势。

由图5 可知,梨园叶蝉种类主要是大青叶蝉。叶蝉种群数量有5 个高峰期,分别是3 月下旬、6 月上旬、8 月下旬、9 月下旬和11 月中旬,且11 月中旬为全年的最高峰,之后开始下降,整体呈消退趋势。此时梨园内偶有叶甲、叶蝉刺吸枝条,危害不严重。

图5 叶甲、叶蝉不同时间数量的动态变化Fig.5 The dynamic change of quantity of leaf beetle and leaf hopper in different time

2.6 其它虫类发生动态调查

安宁梨园内的蝇类种群数量较多,主要有苍蝇、粪蝇、食蚜蝇、斑潜蝇、果实蝇及部分访花蝇类。图6 显示了蝇类、蚊类不同时间数量的动态变化。由图知,蝇类、蚊类3 月下旬开始增加,6 月中旬达到全年高峰期,雨季到来后种群数量波动较大,总体呈逐渐减少趋势,至7 月上旬种群数量开始递增,11 月中下旬种群又达到一个高峰,之后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中间有较大波动。此期梨园内未发现有明显的蝇类危害,但若梨园内有粪肥或腐物堆积,或挂果期有腐烂梨果,则易招致蝇类聚集,建议注意田园卫生,及时清理烂果[9-10]。

蚊类主要是花蚊、草蚊,偶见瘿蚊、大蚊。蚊类种群数量从3 月下旬开始呈增加趋势,由图6 可知,4 月下旬、6 月上旬出现小高峰;至8 月下旬,蚊类种群数量达到高峰,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中间有较大波动。此时梨园内未发现有蚊类危害。

图6 蝇类、蚊类不同时间数量的动态变化Fig.6 The dynamic change of quantity of flies and mosquitoes in different time

3 结论与讨论

害虫的发生与‘彩云红’梨的物候期有极大的关系。‘彩云红’梨的初花期为3 月上旬,整个花期持续25~35 d,梨园内的西花蓟马种群数量从3 月下旬开始增加,正是‘彩云红’梨盛花之时。梨花谢之后西花蓟马种群数量仍不断增加[11-12]。据调查,试验区梨园为自然生草,禾本科的草种在该生态条件下为优势草种,5 月主要以禾本科的狗牙根为优势草种,6 月以禾本科的黑麦草为优势草种[13]。梨花谢后,狗牙根和黑麦草接连开花,所以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在花期不断增加。梨二叉蚜在4 月中旬达到成虫最高峰,处于‘彩云红’梨的盛花期,花谢后,梨二叉蚜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直至7 月中旬,果实成熟期,梨二叉蚜数量呈上升趋势。蝽象种群数量在6 月下旬达到全年最高峰,处于果实的成熟期。粉虱、叶甲的成虫高峰期也是处于‘彩云红’梨的果实成熟期。多种害虫的高发期都集中在‘彩云红’梨的花期、果实成熟期,所以,花期、果实成熟期是防治害虫的关键时期[14]。

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气象因子影响害虫的数量变化[15]。对安宁市气象局提供的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年降水量进行分析得知,安宁年平均气温在14~17 ℃,平均降雨量在688 mm 左右,无霜期320 d。安宁3—5 月平均温度是10~16 ℃,6—8 月平均温度是19~25 ℃,9—10 月平均温度是14~19 ℃,11 月至次年2 月平均温度是9~15 ℃。全年气温高于30 ℃的天数约有11 d,低于0 ℃的天数约有4 d[16]。就气候条件而言,3—10 月适宜安宁梨园内西花蓟马、梨二叉蚜、蝽象、粉虱、叶甲、叶蝉等害虫的发育,11 月至次年2 月适于害虫的繁殖与越冬。

根据园区内害虫的发生规律及‘彩云红’梨生长的物候期分析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如蚜虫可通过释放食蚜蝇,叶螨可利用捕食螨捕食。二是采用物理措施进行防治。2 月初花期时,在梨树1.5 m 处悬挂黄板、蓝板,每间隔2 m 悬挂一张,每月更换一次,也可视黏着的虫口数量适当增减。黄板可诱集大量的蚜虫和粉虱,蓝板诱集西花蓟马。三是化学防治。在虫口数较大或突然发生时可采取化学防治。园区内3 月上旬是‘彩云红’梨盛花期,西花蓟马和蚜虫虫口数量大,喷施70%吡虫啉效果较好,可短时间内降低虫口数。6 月突发大量的蝽象,正值果实成熟期,为防止蝽象啃食叶片和果实,立马喷施30%噻虫嗪,能控制蝽象数量。

猜你喜欢
蓟马彩云梨园
高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对虫螨腈和唑虫酰胺的响应比较
彩云之南
王彩云美术作品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一路彩云奔小康
莱阳茌梨老梨园吊拉枝技术
“梨园”指戏曲界
梨园寻梦淮安缘
蓟马防治难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