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历史活动课教学设计探究

2021-12-08 11:23缪金媚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摘 要】本文论述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活动课教学设计原则和策略,认为高中历史活动课应遵循课标引领下的顶层设计原则、以学生为主的主体化原则、史料实证的探究性原则及“活”“动”原则,提出设计策略:依据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育方向和课程内容要求确定主题教学;利用学习小组,在史料实证引领下开展“历史重现”活动课;抓住时机及时、适当地进行干预,注重表扬、鼓励学生;设计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布置社会实践作业,开辟第二课堂(课外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料实证 历史活动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6-0071-0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史料实证”在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重要地位。在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育成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背景下,如何使客观的史料与主观的课程教学设计进行融合,是教师在进行课程建构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以高中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为探究点,谈谈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活动课教学设计原则和策略。

一、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中历史活动课教学设计原则

(一)课标引领下的顶层设计原则

首先,教师须在课标的引领之下,基于教学视角和基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视阈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感悟明确“主题”,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核心目标的教学设计,以期达成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需求出发,科学地設计活动课的方案,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活动课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使培养更具有指向性。

(二)以学生为主的主体化原则

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与学生参与度是一种正比关系,所以,教师只是历史活动课的组织者和教学方向的引领者,而学生是历史活动课的主体参与者和实施者,历史活动课是一种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课堂形式。这就要求教师要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行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在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基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设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利于学生个体和整体发展的教学设计,通过可操作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

(三)史料实证的探究性原则

历史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一线教师更多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结论的填鸭式教学,而对教会学生如何获得历史结论的过程和方法不够重视,特别是忽视逻辑联系的“印证式”史料教学错误现象,不利于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具有知识拓展性和能力提升性的活动课,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视阈下的探究性活动课程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注重讲证据、重理性、合逻辑的历史思辨能力,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活”“动”原则

活动课,就是要“活”,就是要“动”。“活”原则是指教学的灵活多样性、开放多元性,包括教学内容的灵活处理、采用指导性教学策略、协作探究性的教学模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放手式”的教学组织过程和多元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动”原则是指学生的全面参与性,即“五动教学法”(脑动、眼动、手动、脚动、嘴动),是能够让每一名学生都必须以行动来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使每一名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教学目的。

二、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活动课的设计策略

(一)依据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育方向和课程内容要求,确定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是指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主题,围绕主题编制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与主题学习情境,把教材作为链接主题情景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编选、整合与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使学生在明确学习动机的环境中,利用与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落实学习目标任务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依据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目标下,选择课程内容进行主题活动课的设计,例如关于“战争与文化的碰撞”的教学任务,可以设计“陈独秀、《新青年》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革”的主题教学,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学生以陈独秀的个人的经历为中心搜集相关史料,学生围绕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分析报告进行分享,最后以墙报、课件展示、网页等形式进行成果的整理展示,通过此主题教学设计使学生得以深刻认识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和行径在客观上为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个人和报刊在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作用。

(二)利用学习小组,在史料实证引领下开展“历史重现”活动课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实证的学科,其前提是依据可信的史料。教师将史料运用到探究性的活动课教学当中,利用历史学习小组进行学习任务分工,引导学生从史料入手,引导学生围绕论题搜集多角度的史料并进行分类和整理,让学生学会通过实证的方法对史料进行阅读、分类、分析、归纳、总结,最后重现历史,在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的同时使之得出客观而全面的历史认识,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例如,运用史料实证方法对“辛亥革命成败”进行评价,可以将“辛亥革命成功了吗?”作为一个探究主题,教师通过活动课的开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还原、重建、说明辛亥革命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课前学习方式,以角色扮演、辩论赛、知识竞答等课堂组织形式进行成果展示,不仅让学生自主完成了辛亥革命发展前后关联的史实的“历史重现”,加强了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整合,而且很好地帮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正确地理解教材文本中对辛亥革命评价的内涵和意义,使学生在掌握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评价历史必须以史料为根本,形成“一份史料说一分话”“孤证不立”的实证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思辨思维,有利于涵养学生重史求真的精神品质,能有效地达成国家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的培育目标。

(三)抓住时机及时、适当地进行干预,注重表扬、鼓励学生

历史活动课是一种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当中的课型,教师在活动课开展期间要及时关注各层次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成果展示过程中的表现,对表现突出的模范学生给予充分的表扬,对表现不理想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正,对不懂如何参与和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干预和引导,最终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这种情感的交流和互动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全过程,这对提升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四)设计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历史小论文是近年来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的必考题型,目的是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和核心素养能力。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之掌握“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高考应试能力。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正文结构包括论点(论题)、论据、论证和结论四个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作为历史小论文研究的论题,问题的设置要“尊重历史思维层次”,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的基础上,精心地设置问题,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比如在《专制下的启蒙》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并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程所学内容并结合自主搜集的相关史料,明确论题,再围绕论题进行探究和史料辨析整理,最后在合理的历史逻辑思维下进行科学的史实论证、形成书面文字。在活动课上,教师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由小组推送优秀论文给教师,最后由教师审阅并请几名学生代表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历史小论文,这种形式的活动课,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小组的交流和成果分享,推动学生间知识的碰撞和互助,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能力。

(五)布置社会实践作业,开辟第二课堂(课外课堂),搭建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脚手架

历史包括人类社会的一切事件和活动,史料的来源不仅存在于书籍之中,还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布置具有个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社会实践作业,开辟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第二课堂。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贴近现实生活的历史教育,是一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是一种能有效发挥历史服务社会发展作用的教学方式。所以,布置贴近现实生活的实践性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力行”的教育目的。

比如,关于宗法制内容的实践性作业可以设计为“宗法制对当今博白人文生活的影响”,利用春节、清明节等节假日给学生布置回到家乡、深入家族、走访长辈、走进祠堂、查阅族谱等实地调查的社會实践作业,进行“口述史料”“图片史料”“古迹史料”的搜集,在知行合一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加深对自己家族和家乡的了解,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史料的搜集、辨析、整理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家族和家乡的感情,培养学生知史爱国、知史爱家乡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于西友.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方勇.核心素养视阈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

[3]陈志刚,杜芳.基于主题教学的高中统编教材内容整合[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2).

[4]焦文艳.尊重历史思维层次,培养史料实证素养:以统编版“秦末农民大起义”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8).

[5]陈雄章,唐凌,范玉春,张坚.走进历史深处的新路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注:本文系广西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重点课题“基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编号:2019B27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缪金媚(1984— ),女,汉族,广西防城港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博白县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育教学。

(责编 田 青)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