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话语分析的合作学习教学探究

2021-12-16 01:02杨长征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合作学习

摘 要 研究者借助合作学习视频课例,基于小组合作话语分析量表,重点研究了学习任务与合作策略的匹配程度,学生合作学习的深度,以及合作讨论成果评价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 小组合作话语分析;合作学习;视频课例;初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10-0060-03

一、问题缘起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遇到诸多问题。

已有的研究更多倾向于从“教”的视角来分析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即将合作学习的内部视为一个“黑箱”,只考虑输入和输出因素。输入因素包括学习任务、分组、教师干预等,输出因素包括小组汇报展示、评价等。而关于合作学习的内部究竟发生着怎样的交互作用、合作过程中的认知流向如何、合作有没有真正发生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1]。因此,笔者借助合作学习视频课例,基于小组合作话语分析量表,探究合作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二、小组合作话语分析的内涵及量表说明

(一)小组合作话语分析的内涵

小组合作话语分析是在真实自然的课堂情境中,对学生参与正常的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合作学习活动时的对话进行分析[2]。通过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小组合作过程中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成员关系以及学生思维是否聚焦、思维是否深化以及讨论结果是否有效等问题。

(二) 小组合作话语分析量表说明

小组合作话语分析量表(见表1)主要是从形式、意义两个角度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话语形式分析主要考查合作学习中的社会关系。通过成员话语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哪些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比较活跃,哪些学生不积极、不活跃或者被忽视。话轮转换用于评价话语权的变化和研讨主题的变化。对语言色彩的分析则可以看出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话语意义分析主要考查合作学习中的学习质量。具体来说,分析关键概念的出现,关键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等,可以看出合作过程是否围绕合作任务展开,以及与合作任务间的关联程度、讨论深度如何。

三、基于小组合作话语分析的教学优化策略

运用小组合作话语分析量表,笔者重点分析了合作问题与合作策略匹配程度,学生合作学习的深度,讨论成果评价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任务与合作策略的匹配程度

1.话语内容分析

小组合作可以用于讨论疑难问题,也可用于检查知识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合作策略。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与合作策略不匹配的问题,笔者以“板块的运动”视频片段为例,进行小组合作话语分析(话语记录见表2)。这一堂课要求学生采用坐庄法,合作讨论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红海不断扩大、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从话语量来说,除庄主外,其他几位同学话语量相当。从话轮转化来说,只有学生A与学生B、C、D的单线交流。从话语意义分析来说,学生能够进行紧扣问题进行作答,但未提出关键性问题。纵观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交流缺少询问或质疑,未提出关键性问题,且合作时间只有59秒钟,这说明问题讨论的形式与问题设置还应进行优化。

2.优化策略

对于运用板块运动理论推测地理事物的变化这一问题,如作为新授课内容,运用坐庄法确实合适。但复习阶段学生已有标准答案,这一内容可归为事实性知识,所以不宜采用坐庄法。

教师可以依据知识分类选择合作策略。陈述性知识,如地理事物名称、位置、数据、景观、术语等。在学习阶段,这类知识适宜采用讲授法,结合相互检查、评价等合作策略进行巩固。程序性知识,如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应用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来解决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等[3],可以采用坐庄法、接力法等让学生探究。

(二)学生合作学习的深度

1. 话语内容分析

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发挥优等生的带动作用,帮助学困生克服疑难,树立信心。但在合作过程中,存在优等生讲解不到位,学困生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笔者以“西气东输”复习课视频片段为例,进行了小组合作话语分析(话语记录见表3)。本课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查阅教材,说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自起点到终点经过的土地利用类型、温度带、干湿地区。

从话语量分析,A同学话语量多,在合作学习中起主导作用。话轮转换一次,但两名学生只有听,没有其他互动形式,发言无明显的消极或者积极的色彩。从话语意义分析,合作中两名学生的回答均指向问题,围绕关键概念展开。

2. 优化策略

第一,强化合作技能。合作技能包括赞美、询问、倾听、质疑、道歉、反馈等,学生运用这些技能,能够顺利地推进合作学习。在本案例中,学生A可以通过询问、反馈的方式和学生B沟通。这样既能激发学生A继续讲下去的意愿,也能了解学生B的掌握情况,让教师适当调整教学进度。

第二,优化合作细节。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将要求细化为:“弱先讲,记笔记,后复述。”所谓“弱先讲”指的是,在强弱搭配的组合中讲解问题时,可以让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先讲,暴露思维中的问题,然后优等生有针对性地讲解。“记笔记”是指在优等生讲解的过程中,学习基础较弱的一方要随时记录下重要内容,保证跟上节奏,同时强化学习效果。“后复述”是指讲解完毕,可以由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复述所讲内容。

(三)合作讨论成果评价

1. 话语内容分析

合作讨论的价值在于集思广益,解决疑难,但在合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的讨论会偏离教师设置的问题,造成无效讨论,最终导致讨论成果較少,甚至没有成果的情况。笔者以“聚落”视频片段为例,进行了小组合作话语分析(话语记录见表4)。本课的合作任务为观察两地房屋图片,思考两种房屋的特点,分析两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就话语量来说,学生A话语量较少,学生B、C、D的话语量逐渐减少,这与发言学生的学业水平相关。从话语轮换来看,学生讨论过程明晰有序。从话语的意义分析来看,学生能够紧扣任务进行交流,讨论涉及一些无关的答案,如每位学生都没有将焦点集中于房屋特点与气候的关系,反而将重点指向了地形与房屋的形状以及降水与土壤等次要因素。

2.优化策略

教师可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来解决学生无效讨论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设置清晰的问题,模糊的问题容易导致讨论偏离主题。为让问题更加清晰,教师需要界定问题的讨论范围,剔除无关的问题。例如,本次讨论应该聚焦气候与民居特征的关系,即讨论当地的气候和降水与民居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实时关注,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干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走到学生中间,了解讨论的情况,并及时引导和干预。教师干预时可以通过拍手、敲黑板等动作,给学生发出信号,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同时应注意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杨长征,淄博高新区第一中学,山东 淄博255035)

参考文献:

[1] 丁桂凤. 合作学习研究的基本走势[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110-114.

[2] 夏雪梅.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39.

[3] 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96.

实习编辑:刘 源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合作学习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