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耦合机制研究

2021-12-17 21:08陈君钟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5期

陈君 钟婷

[摘 要]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既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广阔平台,也让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面临新挑战。目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导效果有待提升,而接受理论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机耦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现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辩证借鉴接受理论,结合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形势与新问题,不断推动教育视域的转换、教育理念的革新及教育方式的调整,从而优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接受路径,切实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 接受理论;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耦合机制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研究”(19F10);2019年度湖南中医药大学校级网络思政教育项目“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的困境与重塑”(19WS13)

[作者简介] 陈 君(1986—),男,陕西西安人,硕士,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钟 婷(1989—),女,湖南醴陵人,硕士,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5-0021-04     [收稿日期] 2021-04-14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體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发展迅猛的网络技术在悄然拓展和转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场域的同时,也在无形地催生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视域、理念及方式的调整与革新。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意味着高度彰显自主性交互方式的诞生,而且创造了新兴的话语符号和表达渠道,衍生出众多满足高校青年学生精神及价值需要的发展性资源。

(一)对教育过程的分众化发展特征认识不足

自媒体时代既是“短”文化迅速崛起的时代,也是直播文化盛行的时代,更是个性化文化彰显的时代。对于青年学生群体,自媒体已经成为无法脱离的生活环境和实践场域。在这个充分自由化、身份模糊化、高度自治化的虚拟环境里,人人都是传播器和发声筒。青年学生群体更是以网络为阵地,以兴趣爱好、情感偏向为连接纽带,构建起内容丰富多元、分众化明显的“圈层文化”。诸如当前基于网络技术构建的高校社区信息传播圈、人际交往圈、学习生活圈和公共舆论圈等,都充分说明了青年学生群体分众化、圈层化的发展趋势。在以往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中,受众常常被当作同质化的整体,其分众化的现象往往被教育者有意或无意的忽视。

(二)教育环境风险性和异化现象凸显

在自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如果不主动融入网络的新阵地和大场域,就难以实现教育实效化。在网络信息空间里充斥着各种小道消息、虚假新闻,乃至激烈的谩骂、极端的人身攻击和情绪化极强的非理性舆论。这种呈爆炸式裂变传播本身带有的不可控性,使得网络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长期伴随着网络信息多元化思潮的强烈冲击、负面言论的散播流传,高校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人格心理必定受到消极影响。网络载体的信息多元、功能强大、体验快感等特点,极易让受教育者沉溺于虚拟实践,逐渐失去对现实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兴趣,从而淡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现实联系,成为“过度依赖的机械人”“疏离冷淡的孤独人”“社会中的单向人”[2]。

(三)教育方法更新和发展滞后

教育方法的运用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对教育成效有着重大影响。在以往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法是最为广泛认同和运用的方法之一。

当代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渴望独立,依托网络技术平台表现自己、彰显个性。传统的高校网络意识教育注重单向地向青年学生灌输既定结论、科学理念及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在教育方式上重视理论说教,鲜于关注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和情感共鸣,出现远离受众、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倾向。这既不符合青年学生的接受特点,又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因而传统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更多的是让学生达到知识层面的认知,却很难获得情感的倾向、价值的认同及行为的践履。在这种传统的意识教育理念指导下,自媒体等网络平台也仅仅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线上宣传窗和公告栏,并未发挥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新阵地的作用。

二、接受理论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耦合的可能性分析

在传统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中,青年学生群体作为受众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多少主动性和选择性,而是作为客体被机械地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和价值,长此以往导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欠佳。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切实提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本身,是一个接受问题。倘若受众接受意愿强,接受度就会提高,教育目标达到,教育效果外显。可以说青年学生的接受问题是提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成效的逻辑起点。

(一)切实提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接受效果的客观需要

从人类认识发展的长河中探知,接受其实是人类社会实践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人类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物都有一个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3]接受问题可以说是衡量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虽然教育理念先进,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教育媒介丰富多元,但倘若整个意识形态教育实践被受教育者拒绝接受或是虚假接受,这种教育就是无效或低效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日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去中心化”“去权威”的用户文化。在这种“用户文化”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参与主体,教育者虽然仍是教育的实施者,但话语主导权被削弱,受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种自主、自愿、自由的学习,是否接受、接受多少由其自己决定,因此接受效果对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性和重要性日趋凸显。

(二)构成要素的趋同性提供必要的内生动力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它对受教育者的接受要求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但是,高校网络意识教育活动内在地包含着其他教育活动中的接受环节。如果没有最后这一接受环节,前面所有的教育环节就失去了意义,可见接受是一个关键性、决定性的环节。正是这个环节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可以说教育者完成“接受”的过程,就是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

从要素构成来看,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要素和结构与接受活动有较高的趋同性。按照接受理论的分析,传导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及接受环境是接受活动的构成要素,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也需要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具体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不难看出,二者在构成要素上具有高度的趋同性。传导者(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可以说是接受主体(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

三、接受理论视域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新机制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对接受理论的借鉴和运用不仅仅意味着是一种教育视角的转换,更是对意识形态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进一步深化和把握。从“教育者权威”转向“接受者中心”,以青年学生的“视野期待”为教育切入点,激发受教育者的“参与互动”,同时重视“第二文本”的反馈和引导,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从机械的“灌输论”转向能动的“接受论”。可以说,青年学生从心理上和思想上接受社会主义政治观念和社会主流思想的过程,也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解决价值冲突、化解思想矛盾、达成信仰一致目标的实现。

(一)以“接受者中心”为理念转换视角

当代青年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中,教育者不能只是向青年学生传授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和理论,而是要以解决接受者现实需要、满足接受者个性发展为导向,阐释知识和理论的内在逻辑,以科学性和系统化的理论回应现实,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群体打开理论背后广阔的价值世界,从而实现社会发展的工具性价值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性价值的内在统一。要实现从“教育者主体”到“接受者中心”的理念转换,就要把接受者作为整个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主体,切实考虑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需要。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者要实现“灌输论”到“接受论”的转变,主要着力点在于“接受者”。“感知有价值的事物更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期待。”[4]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判断事物是否有价值,最直接、最有效的衡量标准是,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需要。也就是说,教育者应依托各类网络传播媒介,坚持以“接受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青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以青年学生最关注的社会热点、时事议题等为切入点,通过进行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解读与阐释,让学生在网络场域的虚拟实践中体验到现实需要被满足的美好体验,同时切实感知到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和力量。

马克思曾指出,“我们阐述自然要取决于阐述的对象”[5]。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树立以“接受者为中心”的理念,就是对这一科学论述的具体实践,这也与网络文化中“用户至上”的价值取向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由于青年学生对于海量网络信息中的“意识形态元素”是否乐于接受及接受程度,直接依赖于教育内容是否满足了自身认知发展和价值延伸的需要,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者要从宏观上加强对青年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把握当代青年学生的代际特征,分析其思想实际和现实需求,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的原则。同时,在微观上尊重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青年学生不仅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过程的参与者,而且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动接受者,更是自愿自觉的传播践行者。

(二)以“期待视野”为依据优化教育内容

要想更好地提升高校網络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教育者首先应将教育内容的优化作为首要任务。教育内容作为接受客体,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内容为王”的时代,教育内容倘若缺乏说服力、解释力和感召力,就很难激发起青年学生的接受意愿及强化接受动力。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接受者对内容的接受态度和接受意愿是存在差异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作为高层次的精神客体,从接受层次上来讲也是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一类,其本身具有特殊的接受规律。因为它不只是使青年学生接受一般性的知识观念或遵循普遍化的社会规范,而是需要真正深入青年的价值世界,成为其深层精神世界的自觉,从而实现现实世界的知行合一。从接受的内在规律分析,青年学生对于事实性、知识性的信息,往往存在一种求异求新的倾向;而对于价值信息,则通常有求同、求认可的倾向。也就是说,青年学生在政治观念和价值认同方面,更乐于理解、接受、内化与自己信念一致的信息,而排斥不一致的信息。

“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在以海德格尔“前理解”“前结构”为理论基础而提出的核心范畴。按照接受理论的理解,接受者在接触教育内容时并非一张“白纸”,而是拥有了诸如认知结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已有经验,而接受者也正是基于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接受内容形成了“期待视野”,而“期待视野”在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中起着方向引导性和期待创新性的双重作用,潜在地支配着青年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接受态度和意愿。“期待视野”的方向引导性正是基于青年学生群体对价值信息求同、求认可的规律性。如果教育者提供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符合受教育者的“前结构”和已有经验,即会对其“期待视野”起着积极的刺激作用,引导受教育者唤醒正向接受的内在需求,通过接受的有效实现,进而使接受主体产生新的“期待视野”。在实际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依托网络技术载体,围绕社会意识形态相关内容进行对话、沟通问题、交换思想时,会出现双方“前结构”和“期待视野”中有差异和分歧的现象,也就是“视野差异”的问题。其实不同的接受主体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视野差异”,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正是通过有差异的“视野”碰撞,让青年学生完成“视野”的变化,促进与教育者的“视野融合”,实现知识和价值上的“去蔽”。

(三)以“參与互动”为着力点强化载体运用

“实践的虚拟化并非是对现实实践的背离,而是将场域由现实世界拓展到虚拟世界。”[6]意识形态教育虽然是通过抽象理论来呈现的,但它并不是纯粹空洞的,而是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是教育者以网络技术为载体,为青年学生构建的教育体系,其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教育效果是否显著均取决于青年学生的接受度,而接受度往往是通过“参与互动”来实现的。

如今网络实践之所以深受当代高校青年学生的青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网络载体的开放性。网络技术作为载体,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其要素和环节始终处于开放状态,如自媒体、融媒体等网络载体不仅能够突破时空的界限,又不受容量的约束,而且在信息表现形式上图文并茂、形神兼备,使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因而加强了教育过程的互动参与性,有效减少了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情绪和排斥心理。网络载体的交互性也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参与热情。传统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大都是以教育者为主体的单向灌输,受教育者参与互动和接受反馈的能动性受到抑制,故而教育效果不明显。而新媒体的发展使平等的双向交流成为可能,受教育者由被动接受的客体变成了主动参与甚至积极传播的主体,进而成为各自圈层内积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他人”。青年学生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到高度参与感和强烈获得感,才能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产生较高的“黏着度”,才能不断提高接受意愿,外化接受效果。作为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依托网络技术的参与互动引导青年学生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者,更要助力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和生产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J].当代传播,2007(5):64-65.

[3]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0(2):70-74.

[4]徐松鹤,胡钰轩.大学生“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87-90.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3.

[6]范丽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借鉴[D].济南:山东大学,2020.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Reception Theory and the Onlin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Jun, ZHONG Ting

(School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nline technology not only 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universities, but also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young student groups. At present, the guiding effect of online ideologic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interactive coupling of reception theory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is situation.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in universities, we should dialectically draw on reception theory, combining it with the new situation and the study of new problems of onlin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nstantl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vision,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ideas and the adjustment of educational methods, so as to optimize the reception path of socialist mainstream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Key words: reception theory; online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upling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