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静农与张大千的金石情谊

2021-12-18 15:19林夏
寻根 2021年6期
关键词:故国金石张大千

林夏

台静农(1902—1990),字伯简,晚号龙坡叟,安徽霍邱人。192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5年春结识鲁迅,参与组织未名社,为新文学作家。1927年后至抗战期间在大学任教。1946年去台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台静农青年时期就喜书法和篆刻。他与魏建功、庄尚严等都是浸淫金石的好友。居台四十年,“教学读书之余,每感郁结,意不能静,惟时弄毫墨以自排遣,但不愿人知”(《〈静农书艺集〉序》)  。

台静农留下的印章不多,但为好友张大千(1899—1983)刻制的几方却很著名。台与张相识于20世纪30年代,交谊长达半个多世纪,晚年尤多过从。1968年,张大千七十寿辰,台静农送的贺礼是两方印章。一是“大千长年”,边款是“欢乐长年,寿比金石”;一是“髯公长乐”,边款是“辟混沌手,得天地心”。大千七十晋八时,台静农的祝贺仍是一方印章,印文为“以忧延年”。

张大千1949年離乡去国,先后有三次迁居。台静农或著文,或治印,或题字,都有翰墨印痕留世。

张大千的第一处住宅是在巴西圣保罗附近购地建造的。这里原是种柿子的农场,类似画家故乡四川成都平原,膏壤沃野,宜莳花木。唐人典中载“柿有七德”,即一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张说:“后来我又知道柿树的叶子泡水,吃了可以治胃病,再加一德,故称八德园。”(《张大千传》)他喜欢的树木花果,一定要故国所有者才种植。大千在八德园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台静农在《〈张大千巴西荒废之八德园摄影〉序言》中说,张氏“长离故国,栖遑海外,谋求一静适地,潜心艺事,以终老焉”。体念大千的乡土之恋,与老友心迹相通。

1969年张大千到了美国,1971在加州卡梅尔小镇构筑新居。1973年竣工,名环荜庵。《左传》:“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里似有着创业艰难、勇于进取之意。不过张大千的解释是蓬门荜户,意思是穷苦人家。台静农为大千刻治的“环荜庵”巨印,接近6厘米见方。张大千称道气宇宏大,“直当与邓石如、吴让之、赵叔孺抗衡”。

张大千于1976年回台湾定居,“万里归迟总恋乡”。1979年居所摩耶精舍在台北外双溪落成。精舍,书斋、学舍,引申为精神上的最后归宿。门额巨幅牌匾上“摩耶精舍”四字,正是台静农的手笔。台静农的行书临写明人倪元璐,出神入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张大千极为推崇。

猜你喜欢
故国金石张大千
金石有声
张大千收藏古书画述略
张大千:“这个娃儿不赎了”
冷热
伤心人别有怀抱
抱朴子
故国·青铜
我的最牛老爸
月光如水
张自启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