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伦理教材编写体例分析

2021-12-18 12:47杨育红张蓝文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教材教学

杨育红 张蓝文

摘    要:工程伦理教材体例优化对提升工程伦理教学质量和丰富工程伦理教学资源至关重要。我国工程伦理教材体例应当与我国工程伦理发展现状相协调,与教材的编写目的和适用人群相适应。采用以学习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体例是更好服务工程伦理教学改革的基础。文章通过对11部工程伦理教材编写体例的梳理和评述,提出不同的受教群体和教育层次应有相得益彰的工程伦理教材体例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工程教育;教学;教材;编写体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2-0025-03

教材是育人的载体。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一环。工程伦理教学质量关系到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工程伦理课程对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甄别适合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用书是进行课程教學的第一步。而工程伦理教材体例的设计是教材编写的基础和重点,为促进我国工程伦理教学高质量发展,进行工程伦理教材体例评述研究是一项紧迫又长期的任务。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检索范围包括读秀、当当、京东、亚马逊等数据库和网站,检索书名为工程伦理,检索时段不限,检索日期为2020年9月2日。经初步辨识,遴选出1999—2020年共计42本从不同专业方向和伦理视角出版的工程伦理著作。

但是,专著多反映教师的研究成果,而教材是根据一定的学科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呈现[1]。注重于学生的需求,工程伦理教材体例也要适用于学生阅读。工程伦理教材体例是指工程伦理教材的编写格式及其内容的组织形式。据此定义,通过进一步查看图书封面、序、目录、摘要、前言等结构,查找是否明确表明书籍可作教材使用,以及书籍是否含有课后习题等教材所特有体例,筛选出具有教材特征的11本图书,见表1。以这11本工程伦理教材为研究对象,进行我国工程伦理教材体例的归纳统计和分析。其他书籍是对工程实践中某一环节或某一方面的研究,未专注工程伦理,用于工程伦理教学目的略为片面,研究中不作为教材分析,可作课程参考教辅材料。

二、工程伦理教材体例与我国工程伦理学发展现状的协调

自20世纪70年代起,工程伦理学在欧美等国兴起,而我国最早的工程伦理文献发表于1990年,最早可以作为教材的是2009年肖平主编的《工程伦理导论》。2015年我国启动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如今,与国外工程伦理教学成熟、制度化发展相比,我国工程伦理课程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的工程伦理教材体例不能脱离我国的基本国情、价值观念以及工程伦理教学发展现况,应当体现中国的伦理立场、伦理智慧、伦理价值观念[2]。从我国过去的教育发展来看,教育的重心大部分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伦理教育未得到重视,工程职业道德教育还处在萌芽阶段,工程伦理教育没有学科般的地位[3]。

(一)工程伦理教材特点分析

我国工程伦理仍处于新兴的跨学科边缘,但是开设工程伦理课程已成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一项重要指标[4]。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41所普通高等学校的1 353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包括18个专业领域的21个工科专业类及相关专业[5]。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材数量和我国专业认证全面开展的形势,11本工程伦理课程教材数量明显处于劣势。

11本教材多为具有哲学和人文社科背景的教师学者编写,各教材的适用范围和体例特点既有相同点又各具特色。对比国外工程伦理著作侧重于由抽象说教转向实践分析的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我国工程伦理教材则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构建、基本概念的引入和经典案例教学。

肖平主编的《工程伦理导论》是西南交通大学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的首选教材和职业道德教育选用教材,也是我国第一部本科工程伦理教材。其工程案例以铁路交通等为主,具有校本特色。

李正风等主编的《工程伦理(第2版)》是2014年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启动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的显著成果,是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推广工程伦理教育的有效资源保障。第二版分通论五章和分论八章,目前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采用的指定教材,也是本科教学选用的教材之一。

张永强和姚立根主编的《工程伦理学》是河北工业大学结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写的高等学校“十二五”精品规划教材,主张工程伦理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目标是加强准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章前有学习目标,章后提供案例分析和复习思考题,每节设置案例引导,首次将

“工程中的利益相关者与社会责任”独设章节。全书共八章,其中前七章为通论,第八章就基因工程、信息工程、大型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该书的案例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可作教学参考。

刘莉主编的《工程伦理学》是北京科技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基于工程伦理教学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结合工科专业特点编写的一部适合高校工科学生专业选修教材。该书主要阐述了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中的伦理问题、工程实施中的诚实和忠诚问题、工程共同体的工程师和利益相关者的伦理责任,突出了材料工程和冶金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内容,具有校本特色。书中关于工程师的诚实和忠诚内容推荐引用。

张嵩等主编的《工程伦理学》是沈阳建筑大学领衔主编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系列经典教材书目,对功利论、义务论、德性论以及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进行了介绍,部分章节设置与刘莉的《工程伦理学》略同。

顾剑和顾祥林主编的《工程伦理学》是华东理工大学文科与同济大学工科交叉合作的结晶,是理工科学生通识教育的选读著作。該书分理论篇、工程中的内部社会责任、外部社会责任,以及负责任行为的障碍和未来挑战,并对文化差异和国际化有所讲解;书中丰富的电影、案例、课前测试、课后练习等内容设置深入浅出,易于学习,值得教学实践借鉴。

中国石油大学徐泉和李叶青主编的《工程伦理导论》适用石油、化工、新能源与材料等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前五章为通论,分论主要讲了炼油工程和沼气工程等伦理问题。

南京工业大学徐海涛等主编的《工程伦理》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其中第四章工程伦理困境及解决办法可作教学内容补充。

成都工业学院倪家明等主编的《工程伦理》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新工科“十三五”规划教材,通论、分论撰写体例与李正风等主编的《工程伦理》一脉相承,较后者多了机械电子信息工程伦理,少了水利工程、核工程、全球化视野中的工程伦理章节。

由于工程伦理教材的数量相对不足,没有编写教材但又开设工程伦理课程的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多用李正风等编著的《工程伦理》。目前,因为本科工程伦理课程还没有统一要求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工程伦理背景知识水平相当,可在不同层次共用教材。但是,随着工程伦理课程在本科阶段的推广和普及,就会造成此书到底应当作为哪一阶段的教学教材,若本科生阶段已学习此本教材,研究生学习阶段是否会造成重复等问题的出现。

(二)我国工程伦理教材体例的变化

1990—2010年,我国工程伦理著作大量引入外国工程伦理理念,设置较多章节对国外提出的伦理学观点进行分析;2011—2015年,伦理教材开始以我国自身国情为出发点探讨伦理问题,大多采用每章案例引导、案例分析、课后习题的体例编写;2016—2020年,我国工程伦理教材则较多开始采用通论、分论的体例开始编写。

这也是由于在工程伦理教材编写过程中,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在2006—2018年进入了发展期,工程伦理教学的进步让我们不满足于仅仅吸收国外的工程伦理观念,开始寻求更加适合我国国情及价值观的教材编写体例。

三、工程伦理教材体例服务于工程伦理教学

教材乃立国之本、教育之基[6]。教材不同于文学创作、科学专著,也不同于通俗读物、科普读物。教材既有特定的目的,又有必须遵照的规定,还有特定的读者对象。编撰教材既有许多需要解决的共同性问题,也有更多各科要分别解决的特殊性问题[7]。因而工程伦理教材体例设计是教材编写中一个重要环节。

由表1可见,作为教材的11本著作全部设计了案例引导、参考案例和课后习题这样的体例,充分体现了案例教学在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案例引导有利于从未接触过工程伦理知识的学生快速发掘工程中的伦理问题,案例分析有利于学生在学完相应伦理理论知识后学以致用,而课后习题则可以帮助学生检测自己是否完全掌握所学知识。

在11本教材中,有4本教材采用了通论、分论的体例。此体例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后,针对各专业需求的独特性进行专项深入学习,但其他专业章节使用效率不高。

四、工程伦理体例与工程伦理问题的解决相衔接

工程中伦理难题的出现,会给工程伦理学科带来新挑战,而挑战又会引导我们探索更好的工程伦理理论,这可以完善并扩充工程伦理教材的内容及体例。一方面,将工程中的伦理困境问题作为新的案例编入教材,可以使教材中抽象理论知识获得更加具体化、精准化和形象化表达。另一方面,独特的案例又可为编撰者带来灵感,设计出新的工程伦理教材体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材中的一些理论有时并不能引导我们在面对具体工程问题时进行正确抉择。例如,生命伦理学中的“公正”原则,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医生和医院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在需要救治的确诊病例远超医疗体系可以承受范围的情况下,应该先救哪些人才能符合“公正”原则?才能使疫情对生命的伤害降到最低?显而易见,仅靠教材中的基本定义和理论知识,我们并不能作出抉择。因为现实社会中,我们面临的伦理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矛盾冲突的,是需要权衡利弊的。而平衡点又因时间、地点、价值观、文化不同而变化,形成动态平衡[8]。要想通过工程伦理教育使得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在工程活动中把握好这种至关重要的“动态平衡点”,就应当加大工程伦理教材体例中案例分析和情景教学的比重。

工程伦理体例的完善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工程伦理学科的发展,而随着工程伦理学科的成熟和完善,工程中出现的伦理难题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五、工程伦理教材体例的构想

由于学科定位以及专业特点的不同,我们很难设计出一个统一适用的教材体例,因此,根据对11本工程伦理教材的分析,构想不同专业需求的工程伦理教材体例。

(一)理工科教育的工程伦理教材

工程伦理课程是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达到“华盛顿协议”实质等效的积极响应。理工科学生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和深入[9]。由于理工科学生工作时可能会更多地参与工程建设,所以他们不仅要对工程伦理有一个全面的理论性认识,还要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实际问题中解决出现的伦理问题。

建议此类教材增大工程案例占比,采用通论、分论的体例设计。通论可以是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工具,分论不一定要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全球化等方面进行安排,可以按工程伦理的基本命题进行编排。通论是底线,是基础,是规定内容;分论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自选动作。

(二)非理工科教育的工程伦理教材

对于非理工科学生来说,教学目的主要是拓展学生的工程认识和伦理知识,使其有基本的工程思维和伦理意识。因此,建议教材内容可以适当去繁就简,删去过于枯燥和深奥的理论知识,避免陷入学界的理论纠缠,尽可能保留趣味性的日常伦理案例和经典工程案例,摒弃通论、分论体例,采取编、章、节、案例材料等方式。也有研究表明,学生对“三门峡大坝”存废、“电车悖论”选择、“器官移植”排序等案例兴趣极大[10],可在编写针对非理工科教育的工程伦理教材时加入经典、时效性案例,提升课堂互动性,实现共鸣共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发展,我国工程伦理教材体例也在不斷发生变化,以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教学的需求。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我们无法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广泛使用的工程伦理教材体例。想真正上好工程伦理,要既有规矩,又有创新空间,依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灵活制定合适的工程伦理教材体例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侠.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44.

[2]教育部.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 系统描绘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蓝图——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答记者问[EB/OL].(2020-01-07)[2021-02-10].http://www.moe.     gov.cn/jyb_xwfb/s271/202001/t20200107_414566.html.

[3]徐泉,李叶青,张瑛媛.石油类高校“工程伦理”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6).

[4]王前.在理工科大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0).

[5]教育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转发《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关于发布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名单的通告》的通知[EB/OL].(2020-07-15)[2021-02-18].http://www.moe.gov.cn/s78/  A08/tongzhi/202007/t20200721_474084.html.

[6]张学鹏,周美云.改革开放40年教材建设的回顾、成就与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8(33).

[7]张惠娟.70年发展,教材建设走进新时代[N].人民政协报, 2019-04-17(10).

[8]于波,樊勇.国内工程伦理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3).

[9]杨少龙,徐生雄,樊勇.近15年来国内工程伦理教育研究 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10]杨育红,张雪茹,梁婧茹.教学关系中学生主体的工程伦理认知状况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3).

收稿日期:2021-03-19

作者简介:杨育红(1971—),女,河南焦作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工程伦理教育教学和环境污染与防治研究。

基金项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工程伦理教学内容优化研究与实践”(2019039)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教材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早期发展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