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实施策略

2021-12-19 11:47马军帅田佳欣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策略中学生

马军帅 田佳欣

摘  要:中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此时其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来充实个人内在,也需要接受针对性的生涯规划教育,以正确认识个人的社会角色、树立明确的学习和发展目标,然后为之不懈奋斗。鉴于此,本文立足新时代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如何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展开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策略

当前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不仅优化了育人目标、拓展了教育资源,也要求各级学校和教师关注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并将其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学生,使之学会规划自己的未来、坚定理想信念,然后付诸行动,通过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具体到中学阶段,学校和教师要明确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意义,同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确定教育方案和计划,并以更为通俗易懂、富有实效的方式辅导学生,从而推动其健全发展。

一、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一)内涵

生涯规划是个人依据自身情况以及外在环境来确定生涯发展目标的过程,且需要制定对应的实现方案、计划,并合理安排时间,使之能够与个人的实际衔接起来,通过不断渗透、融合保证生涯规划落到实处。而生涯规划教育则是针对如何规划个人发展生涯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找到目标、挖掘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辅助其成长成才。

(二)主要内容

1.自我发展

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需要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包括个人喜好、特长、能力以及性格等,同时要让学生准确把握外部客观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等,然后辅助他们将所有元素整合起来,立足全局展开分析,使之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更为合适的自我发展目标或方案。

2.生涯探索

学生确立了发展目标以后,还需通过实践进行探索,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及时调整计划和策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所以,在对中学生实施生涯规划教育时,还应指导他们结合已定目标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何时何地做”,同时帮助他们總结和分析,使之在探索中积累更多经验。

3.生涯管理

学生在规划个人发展生涯时,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即要通过反思、总结重新审核每一项规划内容与每一次实践的成果,准确且全面地把握自身的所有情况,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调整计划、修正方案,通过有效管理促进生涯规划工作高效开展。

二、对中学生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能够促使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中学生对自我的关注会更多,常常以个人为中心去思考问题,且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会有所增加,开始尝试考虑个人的未来发展,也会在生活、学习中不断探索。此时,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他们从主观、客观层面认识自我,明确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够整合所得信息,对自己形成更加具有深度的认知,进而接受自身不足、主动改进,在探索中实现长足发展。

(二)有助于强化中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引导中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也会指导他们分解目标,将其融入到日常学习中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朝着理想迈进。此时,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得到进一步激发,其也会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主动带着问题开展各种探究、实践活动,并及时积累知识和技能,同时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励自我,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助于促进其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可以辅助学生实现个人理想

在接受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自觉地学习和实践,并将从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个人的素养,同时能够围绕个人理想进行奋斗,通过有意义的行动展现自身魅力、发挥个人能力,逐步收获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实现理想的趣味,继而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活动之中。

(四)能够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智育,还要关注其综合素质的发展需求,积极渗透德育、情感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以此引导他们制定更为有价值的生涯发展计划,如学生的理想信念应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相符,且要有科学的思维、态度和素养,与生态发展保持一致,还要关注自我,努力实现身心协调发展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会不断提升,有助于推动他们全面发展。

三、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打造专业的生涯规划教育团队,提升育人质量

为保障中学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学校必须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教育辅导团队,使之肩负起具体的工作,以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首先,学校可以聘请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师、联合校内的教师组建队伍,使之分工、合作,共同为中学生制定合理的生涯规划方案,保证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学校要定期培训所有教师,尤其是任课教师,使他们掌握更多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并联系所教科目拟写教学计划,从而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获得更多启发,主动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最后,学校也可要求教师参与到“全球职业规划师”的培训活动之中,并提供资金支持,使他们拿到相应的资格证。由此,可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使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开发生涯评测系统,辅助学生规划个人发展生涯

学校还可以立足学生的角度,通过开发职业生涯评测系统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个人发展生涯,从而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例如,学校要认真研究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整合所有教师的经验,然后基于当前的教育背景、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开发出相应的评测系统,使之能够针对学生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以及能力特长、就业倾向为其提供相应参考,辅助他们了解自我,然后据此进行职业规划。当然,这个系统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学生还需搜集教师、家长和同学的建议,综合所有信息来规划个人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三)优化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推动相关工作落地

根据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要求,学校需优化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实践引导等工作落到实处,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完善个人的发展生涯规划。例如,学校可以依托互联网建立生涯规划教育平台,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向学生传输各种理论知识,同时联系当地的知名企业,联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并做出合理规划,也可以成立社团,使学生亲身参与各项生涯規划活动,并在情景模拟、拓展实践等活动中受到启发和引导,不断完善个人的发展生涯规划方案,还可以研发校本课程,要求任课教师、班主任等齐抓共管,依托具体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四)设立咨询机构,辅助学生解决生涯规划中的问题

学生在参与生涯规划活动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也会产生许多困惑,所以学校要注重设立咨询机构,方便学生及时分享不良情绪,并给予他们针对性指导,从而提升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学校可专门开辟一间办公室作为生涯规划咨询室,并要求所有教师轮值,而学生可以通过拨打电话、投递信件、上门咨询等方式倾诉自己在规划发展生涯时遇到的问题,然后由教师解答和分析,帮助他们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减轻其压力,并使之不断完善个人的生涯规划。

总而言之,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是推动学生健全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中学学校和教师要积极研究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据此拟定更为完善、科学的计划,确保将其渗透于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中,给予学生全方位地指导,同时要注重创新和优化教育策略,让中学生联系个人的理想以及当下的需求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并结合个人能力、性格以及社会需求做出长远规划,然后在实践中做出正确抉择、实现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敏.生涯教育,帮学生找到最佳发展项——对话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宁波研究员[J].四川教育,2021(Z3):13-17.

[2]顾焕娟,杨帆.新高考制度下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1(06):44-46.

[3]刘俊岭.对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10-11.

【课题信息: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2021]PLG32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策略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高校辅导员创新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索
生涯规划教育视域下的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