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的策略

2021-12-22 08:23单建华
求知导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家长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音乐与舞蹈有共通之处,将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将音乐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主题和情感表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基于此,文章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舞蹈元素;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0-0095-02

引    言

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与情感认知的一门科目,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音乐与舞蹈都重视节奏的引导,也就是舞蹈和音乐结合时的节奏感,教师将舞蹈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一、将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当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时,两者能够相互促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音乐的应用十分广泛,舞蹈在音乐的主导下可以带来更强的感染力,从而引起观众的情绪共鸣。因此,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舞蹈对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作用,使学生通过舞蹈动作感知音乐情感,通过歌曲的节奏与旋律联想到舞蹈动作,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音乐的丰富内涵。

二、将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措施

(一)做好舞蹈元素与音乐元素的讲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到每首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为培养其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奠定良好基础[2]。但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对音乐的了解也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很有限。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舞蹈元素,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一起舞动,在舞蹈中感知音乐,在音乐中学习舞蹈动作。

音乐与舞蹈自古以来就是相生相伴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的舞蹈是生硬、单调的[3]。同样,舞蹈是音乐的形,没有舞蹈的音乐就缺少了一丝韵味。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受到课堂纪律的约束,也需要学习具有童真的艺术。舞蹈与音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如表现形式的不同、概念不同等,教师需要给学生讲解清楚这些知识。例如,教师应为学生详细讲解音乐中不同的节拍、曲调要如何学习及舞蹈的基本功和核心要领等,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怎么学。在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后,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根据教材中的曲目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或视频,为学生带来更直观的视觉体验,以打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4]。

比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一首具有年代感的歌,讲述的是战士们英勇战斗的场面,处于和平年代的学生很难想象当时的场景,很难体会到那种热血的保家卫国之情。这时,教师就需要整合互联网资源,搜寻与这首歌相关的舞蹈或音乐剧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受到歌曲与舞蹈的熏陶。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激发民族意识与爱国热情,進而使学生与歌曲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只有做好舞蹈元素与音乐元素的讲解,才能自然地将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中的情感,并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5]。

(二)增强舞蹈元素在音乐课堂的表现力,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

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营造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在教学活动中融入舞蹈元素,使音乐教学节奏鲜明、层次感强,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接纳和喜欢上音乐学科[6]。

比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可以先教学生演唱。当学生能够完整地唱出这首歌时,教师再进行示范,并展示这首歌的舞蹈。随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练习舞蹈,从而加深对舞蹈的理解。

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空暇时间录制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视频,让学生在课后练习,使其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与舞蹈的趣味,进而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来到社区演出,邀请学生家长来观看表演。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感受音乐和舞蹈的魅力,从而发自内心地喜爱音乐和舞蹈[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认识到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增强舞蹈元素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力。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感知音乐与舞蹈结合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8]。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它的形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对舞蹈动作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创作。要想实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才能向学生传递更多音乐知识[9]。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开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随后,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的特点编排相应的动作,或在网上查找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并鼓励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歌曲的同时,提高创作能力。

比如,《感恩的心》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这首歌配有手语动作,能带给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学习这首歌的“手语舞”,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还可以给学生带来编排舞蹈动作的灵感。唱到“感恩的心”这一句中的“心”时,就用手比一个爱心;唱到“有谁看出我的脆弱”中“脆弱”时,手语舞中用抱住自己的动作来表达脆弱的意思。学习手语舞后,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曲目编创手势舞,如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中有一句歌词是“小船儿推开波浪”,学生可以配合音乐节奏做出推开的动作。

此外,教师可以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教师可以举行动作编排比赛,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参赛。学生可以自由组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由全体学生投票。教师根据各小组所得出票数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并给予奖励,可以奖励笔记本、中性笔或水果等;对于其他小组,尤其是得票少的小组,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奖励机制能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活动,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了音乐知识,还使其掌握了舞蹈技巧,提高了创造能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舞蹈元素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中,才能在律动中找到灵感。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10]。

结    语

综上所述,音乐与舞蹈之间联系紧密。音乐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而舞蹈能够为音乐提供形体动作,营造形象的画面。因此,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易春花.舞蹈元素介入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2020,17(20):245.

胡琦琦.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元素[J].新课程·小学,2019(09):34-35.

杜涓,楊辉艳.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以楚雄市A小学为例[J].黄河之声,2019(17):98-99.

王琳.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2):207.

白渝.四川中小学艺术教育音乐舞蹈综合素质教育特色研究[J].戏剧之家,2020(02):154.

方堪.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对学生身心的影响研究[J].黄河之声,2020(12):146.

胡琦琦.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元素[J].新课程(小学),2019(09):34-35.

李竣.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元素[J].北方音乐,2015(03):116.

刘茜.小学音乐教育中介入舞蹈元素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9(44):265-266.

刘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舞蹈的有效渗透研究[J]文渊(中学版),2020(05):864.

作者简介:单建华(1973.2—),女,江苏南通人,大专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