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跟”导写

2021-12-23 17:07徐建华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盲从盲目人格

徐建华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后面紧跟着向同一方向行动叫“跟”。

跟,可能步调一致。可能少走弯路,可能快速到达目的地,也可能失去自我。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是这样。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本題材料可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诠释“跟”的含义;第二层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论述“跟”的利弊;第三层概括了“跟”的两面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写作时应辩证分析:什么时候该“跟”,什么时候不该“跟”,“跟”有哪些利弊。总之,不能一概而论,应因人因事因时而异。

如选择赞同“跟”,可分门别类,有序联想,渐次展开,如思想文化方面,“跟”不妨理解为:师承前人,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交流互鉴,“站在巨人肩上”,“学我者生”;为人处世方面,“跟”不妨理解为:从善如流,从谏如流,虚怀若谷,见贤思齐等;治国理政方面,“跟”不妨理解为: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时代发展,与时偕行,审时度势……这样条分缕析,思维、素材之门“訇然中开”,文思自然汩汩流淌。

如选择“不跟”,也可如法炮制,如思想方面,“不跟”可理解为:不迷信权威,保持独立思想和自由人格;如治国理政方面,“不跟”可理解为:尊重历史、国情,尊重本民族自身选择,“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探索适合本民族的发展道路;为人处事方面,“不跟”可理解为:拒绝盲从,保持理性,尤其可结合当下网络社会,谈谈不要被舆情左右,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和独立判断,“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发出自己的声音;如科技、文化方面,“不跟”可理解为:自主创新,自出机杼等。

例文

以个性之姿紧跟时代潮流

□湖北省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王涛

向着同一个方向追随是为“跟”, 顺天应人,审时度势,与时偕行,顺势跟从,往往大事可成;但如果盲目跟从,亦步亦趋,往往会失掉自我,进而“泯然众人矣”。因此,既遵从正道,也坚守自我,有所跟有所不跟,才是为人、处世、立国的中庸正道。

跟从但不应失掉自我,面对泥沙俱下的大众洪流,我们不应盲从。

王开岭说:“人群是人的坟墓。”庞勒在《乌合之众》中也剖析道:人一旦融入群体中会偏离自我轨道,跟从大众而湮没自己的个性。当人们缺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陈寅恪语),就会盲目从众,进而失去自我。

“毛毛虫效应”“羊群效应”早已有之;揆诸当下,“中国式过马路”也屡见不鲜,究其实质,无非是“别人做得,我如何做不得”的从众心理。盲目跟随从众,横穿马路,与司机进行心理博弈:料定你不敢撞“我们”;盲目从众,料定交管部门法不责众,进而堂而皇之地违反交通规则。更有网络谣言的散播,那些键盘侠,听风就是雨,人云亦云,不假思索而无脑转发。《国语》有言:“从恶如崩”,盲从之害可知矣!

人欲从乌合之众中脱身,就应当拒绝盲从,保持自我。

在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大唐官场,李白没有盲从,而是挺立铮铮风骨,挥笔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坚守个性的伟大人格千古流芳;在愚昧思想裹挟群众的旧中国,陈独秀、鲁迅也不曾盲从,他们选择创新进步,誓要以新文化唤醒“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中的人们,他们坚守自我,于昏暗的夜空划过新思想的光亮。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拒绝盲从,自行大道;坚守自我,终成大德。

当然,不盲从大众,并不意味着像无头苍蝇般乱撞,或是刻意求新,标新立异,更不是做离群掉队的待宰羔羊,放逐时代,放逐自我,保持个性但不应遗世独立,进而“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知春夏与秋冬”。

我们必须跟从的是正确的方向——浩浩汤汤的时代浪潮,作为弄潮儿,须向涛头立,击水中流,顺势而为,方能有所作为。

紧跟时代,大鹏一日同风起;跟紧自我,不至于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保持个性,超凡脱俗;融入时代,而不遗世独立,将跟与不跟和谐统一,才能在这大有可为的时代中,有所作为。

评点:文章展开有序有径,先从反面展开,相当于“破”,从心理学上的毛毛虫效应、羊群效应,到现实生活中的“中国式过马路”,针砭时弊,剖析犀利,直击人心,颇有振聋发聩之效。

然后,以仁人志士为例,论证学会“不跟”——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理性思考。接着,宕开一笔,以“当然”领起,澄清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不跟”是特立独行,但不是放逐时代,放逐自我。这样使思维更加缜密,无懈可击。最后将自我放在大时代下观照,呼吁顺应时代,保持个性,成就自我,激扬家国情怀,收束有力,格调高昂。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盲从盲目人格
唱出她的新“声”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盲目剃“满月头”可能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
哲理思辨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盲目排外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