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021-12-23 19:22李林霖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班级管理心理健康

李林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从电视和网络中获取到非常丰富的信息。而繁杂的信息中充斥的健康信息与消极信息,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内心较为丰富和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自身缺乏对事物全面和正确的理解,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高中班级进行管理时,教师要将心理健康与德育进行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教育;班级管理;德育;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069

引言

调研发现,近几年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尤其是有些高中生的成长环境复杂,很容易因为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利于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德育不仅是一种无形的纪律,还是引导青少年形成优秀品德的重要途径。做好高中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是高中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能帮助高中生认识自我和肯定自我,并及时疏导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心理健康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首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对学生进行管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将心理健康与德育相融合,能够提升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教师要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其次,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高中生与社会接触不多,班级生活就相当于社会生活。因此,在班级中正确引领学生掌握生存技能,注重对学生社交能力、三观塑造、意志力锻炼等方面的培养,结合学生现有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梳理和解决,能够促进学生拥有良好的三观和道德品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最后,能更好地落实健康与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采用灵活、科学的管理办法,不需要所有事情都大包大揽,而要注重做好细节。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细节处对学生进行教育,将心理健康与德育有机融合,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策略

(一)创新德育理念

在高中德育中,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为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从思想入手纠正高中生的观念,而不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强制学生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约束高中生的发展和正确思想的形成。由此可见,在融合高中德育与心理教育时,班主任必须从根本上扭转高中生错误的观念。此外,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自身的心理问题不要过度惊慌,而要学会寻求教师、朋友、家人的帮助,自主规范行为举止。

(二)加强学生组织建设

调查发现,很多高中生对班主任会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在面对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教师的时候,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给教师的德育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一定难度。因此,在融合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群众号召力。如建设学生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社团,有更多的机会去结交朋友,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及时与朋友沟通,或者愿意主动寻求班主任的帮助,及时释放不良情绪。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开展高中德育,还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素质。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進融合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教育行业也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德育创造新的空间。应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能够将心理健康与德育完美融合,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一方面,由于教材内容有限,教师很难深入挖掘与学生切实相关的教育素材,而在网络中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教师能够了解到更多专业、丰富的教育知识和案例,促进心理健康与德育的融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应用网络平台开设心理咨询窗口,促使学生在网络中匿名发言,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说出真实想法,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师还可以定期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让学生填写,不记名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最后对问卷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从而在德育中进行有效的梳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创设实践情境,融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创设实践情境激励学生肯定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开阔视野,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增长见识,进行反思和总结自己的行为举止。如在班会中,班主任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在自我认知中,正确审视自身的道德品质,在心理上有没有出现问题。另外,班主任可以结合高中德育的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德育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融合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同时,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探究教学,找出适合学生的融合方法,合理融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将正确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舒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9).

[2]张淑桃.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8).

[3]魏毅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J].高考,2020(13).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班级管理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