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12-23 12:09张太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张太华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对初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了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的教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支撑,以实现语文教学任务及目标。本文重点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行思考,以操作性的策略为支点,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313

一、引言

创新促进着我国时代的进步,是科技发展桥梁柱。在新课改之后,初中语文教学已经开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培养,将创新理念贯穿到学生的思想中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与创新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大胆地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为初中语文教育揭开了新的篇章,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为其他学科的教育方式提出了参考。

二、将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创新的培养方法

(一)采用新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呆板,缺乏趣味性,课堂气氛差,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这些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创新意识观念的养成是不利的。传统教育阻碍了学生课堂上的发挥,小组互动很少;学生学习上处于被动学习,没有学习的主动意识,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差。所以,新课改之后,学校需要及时地调整教育理念,让初中语文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按照创新教育培养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为培养新型时代的人才做准备。新的教学理念是要培养学生的课堂主动发挥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活动思考空间,使得学生学习气氛也不再是枯燥无味。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也逐步跟进,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培养方法。

(二)创设想象情景,帮助学生培养发散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作为根基。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时,应该借助事物的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想象可以分为遥远想象与再次想象。

首先,让学生进行遥远想象,转变思维。遥远想象是思维灵活变通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利用一些无联系的事物打破常规做天马行空的思索,能使学生思维灵活转变。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遥远想象时,善于使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增加意境,如播放一些心旷神怡的情景音乐快速带入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沉浸在音乐中思绪起伏,从而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形成思维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师也可以给学生的课后作业中布置一些让学生想象的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后,自己想象将题目内容补全。比如给学生创这样的意境题目“先前看,先后看”,教师用文章进行引导,促进学生扩展思维、发挥想象,让学生在文章中慢慢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通过之前已有的意境促进学生再次想象。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用书本中的内容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设立出一个想象情景,让学生们把阅读的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图形、视频和人物的空间想象,使学生自主地将课本内容再次结合想象形成一个曼妙的图像或视频,培养学生再造创新能力。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对父亲的描述和父亲迈着沧桑的步伐去捡橘子时的情景,将朱自清散文中的父亲想象成自己生活中备受尊重爱戴的长者的背影,颤颤巍巍的去帮自己捡那些散落在地上的橘子,引导学生对文章里的父亲进行想象,从“背影”促成“我”的情感转变,“背影”给本来并不融洽的父子关系提供了情感调适的空间,才回到父子关系的本真,被父亲的关爱所感动。只有在这样的想象情景中,才能培养学生发散创新意识。

(三)重点进行创新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自愿的在学习方面发愤用功是教学的有效方法;而创新兴趣的培养是创新能力的奠基石。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一些专业化学习渠道,如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新型式来优化语文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与课堂紧密结合,活跃学生思维,也让语文教学充满了乐趣,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有帮助的。比如《藤野先生》一课,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用视频播放一些藤野先生与鲁迅先生的照片,讲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藤野先生的相关经历,增加学生对藤野先生的了解,也帮助学生们思考和探索鲁迅先生尊重藤野先生的原因,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深切怀念,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的作风,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诚挚的友谊;教师鼓励学生可以用更多时间探讨藤野先生的优良作风。

(四)合作交流,使创新思维快速发展

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起小组合作模式。“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因此,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组织建立起小组合作,促使学生们之间思维碰撞产生更多新颖的想法,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形成创新能力作引导。群组讨论会上,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观点,带领学生互动沟通,为学生创立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如讲授《白杨礼赞》时,初中語文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白杨树背后的抗日故事再提出问题,如: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让学生们阅读后小组讨论找答案,然后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让学生们明白《白杨礼赞》一文寄予了作者对那些团结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者的伟大精神和顽强斗志的歌颂。小组讨论后,教师作最后的总结,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既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五)引入课外读物,开拓思维

课堂教学教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也会比较浅薄。因此,培养创新思维需要丰富一些学生的课外读本。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了一些抓住文章中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这时教师应该建议学生在课后进对语文能力进行培训,也可以主动找一些课外素材,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如《格列佛游记》,初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观影一些小人国、宫殿建筑的视频,帮助学生们对格列佛的奇幻境遇进行想象,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语

本文重点是对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的策略精心研讨,总结出了一些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措施。教师除了可以采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还可以进行情景教学、兴趣引导、团队合作、丰富课外读物等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收获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汪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23(6):32.

[2]王利.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会少年宫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22):61.

猜你喜欢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