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博鳌亚洲论坛2021 年年会的理论解读

2021-12-24 08:54黑龙江王丽丽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1年4期
关键词:博鳌亚洲世界

黑龙江 王丽丽 李 海

【背景材料】

2021 年4 月21 日,为期4 天的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落下帷幕。来自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 600 多位政界、工商界代表和学者,参加了本届年会,并在这里展开了智慧与思想的碰撞。2021 年恰逢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 周年,本届论坛年会以“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为主题,回应了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最新关切,为亚洲区域内外各方探讨完善全球治理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博鳌亚洲论坛自2001 年成立以来,为人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贡献“博鳌智慧”“博鳌力量”。

作为论坛年会荣誉战略合作伙伴,五粮液将把握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论坛智库成果和平台资源,积极推进中国白酒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加快构建行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论坛“促进亚洲区域一体化”的宗旨,发挥荣誉战略合作伙伴的作用和力量,支持论坛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亚洲与世界的发展繁荣贡献力量。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在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会各国领导人和政商学等各界代表,围绕“世界大变局”“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合作”这三个关键词发表了重要见解。会议取得了重要积极成果,凝聚了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的共识,发出了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探讨了恢复世界经济、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向。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自2001 年成立起,致力于推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为本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亚欧各国政府应视经济全球化为积极力量,在经济发展战略对接中,通过加强合作改革和完善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各国政府需要共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使战略对接惠及更大的范围。

2.抓住机遇,应对经济全球化。2021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20 年来,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凝聚各方共识、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解决亚洲和全球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有利于各国抓住机遇,应对经济全球化。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实行各国战略对接,要求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与信息的跨境流动。各国应开展灵活多样的跨境PPP 合作模式,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知识与信息跨境流动的便利化,使之惠及所有国家地区、所有阶层、所有群体。

4.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全球背景下,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特有的定力与节奏,向世界敞开大门,敞开怀抱,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5.在互利共赢中加强各国间的经贸联系。20 年来,从坚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到提出携手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再到从全球视野看待亚洲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博鳌亚洲论坛始终面向世界,增强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话与经济联系。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本届论坛年会以“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为主题,回应了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最新关切,为国内外各方探讨完善全球治理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这有利于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

2.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发展权。中国重视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不管是资源富裕国还是资源贫瘠国,中国都平等相待,积极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博鳌论坛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为本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力量,中国和世界各国要共同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

4.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真诚致力于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合理发展。中国正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各国携手奋进,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为引领,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做出不懈努力。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2.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和繁荣,中国、印度、阿拉伯文化等都先后传入东南亚,使东南亚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等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当今社会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此次论坛表明,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4.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今天的世界,多样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大家庭。这就表明,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在基础设施、工业设备等领域开展产能合作。通过拓展亚欧文明对话的多层次平台,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对话,以互知互信促进互联互通、互利共荣。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整合亚洲国家的资源,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实现亚洲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一带一路”建设重视民心相通,这也有利于亚洲国家增进互信和了解,减少民族、宗教和文化冲突,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打下基础。

3.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一带一路”合作产生辐射效应。在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下,“一带一路”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将各国的道路、企业、技术、人员连接起来,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实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4.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从40 多年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步入到顶层设计引领的“升级版”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将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国一起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深化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5.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压力,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令人担忧。但经济发展的希望大于困难,亚洲各国应坚持推进市场开放、包容性增长和经济合作,以确保本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增长。

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战略等各不相同,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相融相通的。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惠者之一,将作为建设者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跟踪训练】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要求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 )

①坚持主权国家的平等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②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③坚定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利益

④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力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巩固供应链、产业链、数据链、人才链,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人为“筑墙”“脱钩”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损人不利己。国际贸易中的人为“筑墙”“脱钩”行为警示我们( )

①限制出口同时扩大进口

②要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③要注重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充分利用

④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反对任何形式的“新冷战”和意识形态对抗。国与国相处,要把平等相待、互尊互信放在前面。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依据是(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③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基础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拓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表明( )

①合作依旧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各国之间存在广泛共同利益,这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中国开始放弃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 年4 月20 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1 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我们将同各方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我们将建设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更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更紧密的开放包容伙伴关系,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开放创新,开创发展繁荣的未来。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我们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巩固供应链、产业链、数据链、人才链,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要深化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建设,推进基础设施联通,畅通经济运行的血脉和经络。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融通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人为“筑墙”“脱钩”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损人不利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如何开创发展繁荣的未来。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要求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坚持主权国家的平等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①②符合题意;坚定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③排除;材料没有强调竞争优势,④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国际贸易中的人为“筑墙”“脱钩”行为警示我们要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坚持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原则,②④符合题意;①中“限制”观点错误,排除;国际贸易中的人为“筑墙”“脱钩”行为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践踏,③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B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有利于实现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①④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基础,②③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4.【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表明合作依旧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各国之间存在广泛共同利益,这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①②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③错误;④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5.【参考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挖掘我国的优秀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商业贸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的途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有利于我国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③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融通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人为“筑墙”“脱钩”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损人不利己。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巩固供应链、产业链、数据链、人才链,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办事情要抓好关键与重点。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为此,要深化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建设,推进基础设施联通,畅通经济运行的血脉和经络。④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解题分析】本题以博鳌亚洲论坛2021 年年会为背景,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开创发展繁荣的未来为命题素材,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切入,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交流与传播、尊重规律、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属于意义型文化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考查尊重规律、联系的观点等,属于措施类哲学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要抓好关键与重点、树立创新意识等角度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博鳌亚洲世界
“博鳌方案”,答时代之问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博鳌牵手青岛论健康
美好瞬间2018第二届博鳌国际美食文化论坛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亚洲足球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