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份自信,促其健康成长

2021-12-24 05:13简惠娟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闪光点解决问题老师

简惠娟

[摘要]自信是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感觉后所拥有的一种人生态度,是逐渐积累的结果。为了让学生拥有自信,教师可以做一些事情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的经验,体验取得成功的过程和感觉,并因此逐步提升他们的自信。

我们在人的这段岁月中不仅仅有坦路与鲜花,有时候还会遇到坎坷与荆棘,自信心是每一个人最终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只要我们以自信为伴,没有任何战胜不了的困难,必将取得成功。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信,让学生受用一生。

我们的学生有追求、有理想,对未来充满自信、充满希望,这是走向成功的开始。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给予激励,让学生多一点自信,少一点自卑,要帮助学生编织成功的梦,让自信如影相随,伴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激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信是何等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励小学生的自信心?其方法也是多种各样的。本人从教二十多年,在这些工作中都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

一、放手让学生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自信是一个人幸福、成功的基础。心理学家库珀史密斯认为,自信表现了一个人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及价值的信心。自信的人能够自我欣赏和肯定,面对挑战,他们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会相信“我能行”。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都不够自信,包括我们身边的学生。不具备自信心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做事毫无主见、不愿实践、回避竞争、不敢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太过于在意别人的观点和评价、容易自我否定、害怕失败。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想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最重要的一点是给予学生成长的空间。对学生来说,他是否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能独自面对和处理成长中的问题。如果学生在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那他在解决其他问题的时候,也会显得更加自信。比如,当学生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是非常优秀的。而且,当他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也会拥有更强的自信心。

如果学生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教师已经开始训练和培养学生在学校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并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得到发展。其实,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非常简单。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要急着去干涉,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刚开始,学生肯定做不好,需要更多的时间尝试,这时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更多成长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教师也同样可以给适龄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尽早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不要总想着“孩子还小,等他到高年级了就会做了”。我们要知道,能力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如果我们现在不试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未来我们的学生就可能无法独自完成一些事情。

比如,一個学生上小学一年级,可他值日时还不会打扫卫生,每次值日都需要老师帮忙,而且每次值日都把身上弄得脏兮兮的。那么当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能够自己把课室卫生搞好,而且表现得非常好的时候,孩子的心里肯定会有“我不行”的想法。与不会自己搞卫生的学生感受相反,会搞卫生的小朋友可能就会想“自己不需要老师帮忙”,内心肯定会觉得“我真行”。可想而知,此时两个学生的心境是不一样的。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来获得“我真行”的感觉,让他们不断培养出自信心。当学生觉得某件事太难,他确实做不到,我们也不生硬地对学生说“你自己的事要自己解决”这句话。我们强调看学生成长空间,并非教师什么都不管了,我们除了静待花开,还要默默耕耘。

如果学生不会做或者不敢做某件事,我们可以为学生进行必要的示范,引导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学生不会做值日,教师可以多指导,学生的劳动能力就会渐渐得到提升,那么他们的自信心也会慢慢得到提升。

随着学生不断长大,我们也需要逐步放手,给予学生成长的空间,满足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需求,这是自信心的基础。在给予学生成长空间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握三条原则:

第一,尽量不代替学生解决任何问题,让学生独立题考、分析问题,但要保持支持及感兴趣的态度。

第二,不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有过分的要求,我们要多关注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第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做示范,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要直接给予学生答案。

二、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就要把目光放在学生的优点和独特性上,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认识到自我价值,从而更加自信。教师可以通过优势强化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教师可以课余找时间询问孩子一些问题,比如,可以问问学生:“你知道老师最欣赏你哪个地方吗?” 我们询问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用专注、真诚的眼神看着孩子。当学生看到老师认真的表情的时候,他们就会思考自己到底有哪些优点。此时,学生可能会说:“是我能够认真做作业吗?”这时候教师可以说:“嗯,你这点很好,我很欣赏,但这还不是我最欣赏你的地方,你再想。”学生可能会再说:“是我对每一个老师同学都有礼貌吗?”这时候,为了引导学生更多地思考自己的优点,教师可以继续说:“你这点也特别好,我也特别欣赏,但这还不是我最欣赏你的地方。”学生就会继续想:“是我每天都读书吗?”

当学生能说出自己的三个优点之后,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自己最欣赏的优点是什么。比如专注、善于思考、乐于助人等。然后,教师一定要举出平时观察到的能够体现学生这些品质的具体事例,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哇!老师真的有关注我,原来我有这么多优秀的品质啊!”当一个学生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具有这些优秀品质的时候,他的行为也会相应地表现得优秀,并向心目中的自己靠拢。

除了对学生给予肯定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哪些事情是我擅长的”“我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我得到过哪些称赞”“我战胜过哪些挑战”。学生可能这样想:所有科目里面,我语文学得最好,并且经常得到老师的称赞;在兴趣爱好课里,老师经常夸我动手能力强;在课堂上,我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等。经过这样的交流,学生的优点就会不断得到强化,慢慢地,学生就会变得更加自信了。

因而,要提升孩子的自信,教师可以把目光放在学生的优点和独特性上,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自信心。

三、用激励的手段去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心

一个没有勇气和自信的孩子,很容易会选择放弃努力,认为自己在社会上毫无用处,而且有时候还故意做出一些逆其道而行之的事情,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就是他觉得自己在社会上都无能为力,那还不如做些惹人讨厌的事情,起码可以受到别人的关注。激励教育活动是一个持续进行的教育过程,这一激励过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希望使学生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也就是说,具备了一种自尊和成功的状态。

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接受教师的鼓励而逐渐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成长内容,是教师应该时刻高度重视的一个步骤。比如,在指导学生做作业时,难免会发现一些错误,这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避免使用任何言语或动作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不可以让学生在脑中留下“自己是笨蛋”的印象。我们必须很清楚,做一件事失败了,只是说明这位学生在技术掌握方面存在问题。我们要让学生有胆量犯错,要让学生像成年人一样勇于承担责任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一点很宝贵。

教师激发学生最重要的两个条件就是:第一,不要刻意讽刺他们,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第二,不要太多地赞美他们,以免产生骄傲的情绪。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必须要考虑到一点:不能让学生因此失去对自身的信任感。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如何适时地鼓励学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一位教师都需要仔细研究与探索怎样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养成经常反思的良好习惯。学生的自信水平直接表现在其行为上,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缺少自信,那他所直接表现来的就是缺乏工作效率、没有充分的积极主动性,也不会重新寻找自己的归属感。

没了自信心的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放下努力,认为自己是毫无用处的。激励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激励过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用激励的方式,我们可以教育每一位学生实践人生的真正快乐,其原因就在于实践能使我们的周围能感受到我们的存在,它们的存在使我们变得更好;鼓励孩子深刻地认识到,他们无须把自己变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小朋友,只要他们敢于尝试,他们便会感受到无限乐趣,这样他们才能被塑造起来,形成完整无缺的自我意识。

美国教育有一个日益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需要通过各类课程与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大多数老师都认为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和自尊。不管是大人或者小孩子,他们在遇到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常常会对自己说:“你看,这下子很可能已经彻底地摔了一个大跟头。”或者说:“你看,你做不了这件事吧!”或者:“你真是愚蠢,怪不得没有人喜欢你。”因此,我们以激励的方式去教育小学生,应该更多地让他们学会承认和接纳失败与错误。让他们都应该能够习惯地对自己说:“这次虽然失败了,但我还有另外的机会。我还可以取得成功,接下来我一定继续努力。我的親戚朋友们也懂得这个道理,他们还是会很爱我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叫小辉。一天,小辉这样和我说:“老师,其实我知道我没那么棒。只是当您在学校一直夸我是个乐观好学的孩子时,课堂上我就特别认真地听讲,举手发言时总会想‘你叫我、我能行’‘我能说好’。”小辉的个人自信心不仅局限于此,他的个子也是班里所有男孩中最矮的,但在一次体育运动会上他却主动参加了好几个体育项目,如立定跳远、一百米跑、五十米接力等。看到老师不太信任的目光,他马上认真地给老师详细分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还急着跟其他同学比试一番,最后他不忘安慰我说:“老师您放心吧,我肯定能行!”这个项目确定下来后,他每天都刻苦练习,最后果然在这次运动会上取得了良好成绩。

自信心对孩子的发展及其人格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生活中充满自信的孩子,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探索和尝试,乐意面对时代的挑战。而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孩子所呈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态度则是退缩、害怕、观望、被动,不善于与别人沟通和交际,不敢去尝试新鲜的东西,凡事都是依赖,犹豫不决。

总之,自信心并非人类所天生的,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中获得的。给学生自信是教师激励学生最好的方法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各类影响因素,认真钻研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变化特征,不断提高其课堂的艺术水平,要充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认真探索,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运用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培养并激发学生的主观自信,调动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升课堂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文远.父母要懂儿童心理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2018.12.

[2]蔡万刚.儿童性格心理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1.

猜你喜欢
闪光点解决问题老师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两只想打架的熊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