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新生迷茫困境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1-12-27 16:34李朝琴
科学咨询 2021年49期
关键词:学业新生理想信念

李朝琴

(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 71600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开篇第一句,是古人对于大学办学宗旨和学生成长方向的宏观要求。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建设国家的人才。大学新生入校后,面对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业、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容易陷入迷茫困境。带有“00后”标签的大学生较之以往,独立自主能力偏弱,加之社会诱惑,更容易陷入迷茫。这不利于学生的心智成熟、学业进步和成才成功,也会影响高等教育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了解“00后”新生的特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大学新生迷茫困境的表现

(一)学业迷茫

学业方面的迷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专业认知不全。大学入学前,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了解大学的专业;多数同学通过专业名称想象专业所学,参考网络信息、书本等,形成某个专业粗浅的认识;被调剂的同学对要学习的专业一无所知。大学入学后,知识体系庞大,专业认知教育在大学中尚未广泛开展。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没有大学经验的新生很难凭借个人力量全面认识自己的专业;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没有认识自己的专业,很难学好。第二,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业评价较为缺乏。在小初高,学业评价主要依靠考试和作业,这让学生养成了通过考试和作业来评价个体学业好坏的习惯。上了大学,作业量小,考试少,作业、考试基本得不到教师的评价,作为习惯被动学习的新生,容易在学业上感觉缺乏奋斗目标、倦怠无力,产生学业迷茫[1]。

(二)生活迷茫

生活上的迷茫主要表现在自理能力较差、不会安排时间与金钱。“00后”大学新生的自理能力差,有人不知道被子要三折叠放,不会洗衣服全部寄回家洗……遇到生活上的问题,他们的解决方式首先是向父母、老师、同学寻求帮助,其次才是想办法自己解决。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与金钱,除了固定的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外,他们的业余时间多数用来娱乐消遣,不考虑利用空闲时间提升自己。时间分配不合理,会影响“00后”新生的消费结构。生活费用在了非生活领域,跟风购买网红产品;对必要的支出一无所知,买生活必需品时犹犹豫豫;没有正确认识政策性支出,如购买大学生医保和保险时表现出不认同不配合等。生活上的迷茫表现出了学生某些层面的无知,这种无知既影响个人成长与发展,又影响学校和社会。

(三)人际迷茫

人际交往方面的迷茫表现为把控不好三个度。第一,把握不好礼貌的度。与人说话没有称呼,不愿意主动与人打招呼,认为有礼貌的人是在刻意讨好他人。第二,把握不好说话的度。“00后”大学新生在交流中常常不能准确表达想表达的内容,倾听能力差,不考虑说话的目的和场合。第三,把握不好交往的度。把握不好与异性交往的度,同时交往多个异性,亲密行为不分场合,行为没有底线,缺乏责任心。把握不好同学之间交往的度,以关系好为由过度干涉他人生活,以关系不好为由对他人不友善,朋友面过宽或者过窄。把握不好师生之间交往的度,师生语言上、行为上有超越社会大众认可的地方。“太强必折,太张必缺”,凡事都有度,把握不好人际交往的度,容易走进人际交往的迷雾森林[2]。

(四)活动迷茫

活动方面的迷茫表现为“三不知”,即不知道参加什么活动,不知道为什么要参加活动,不知道如何在活动中提升自己。大学各类社团活动繁多,什么活动都参加绝对、仅参加个人喜欢的活动、不参加活动都是不对的。参加一个活动,就要有参加一个活动的成长和收获。“00后”新生在学校体制影响下,有时候参加活动仅仅为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学分,为了拿奖满足心理需求,不在乎活动自身价值和个人的成长。参加活动时,要有的放矢,变“三不知”为“三明确”。

二、大学新生迷茫困境的原因

人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00后”新生陷入学业、生活、人际、活动的迷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是思想道德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是践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对家庭、社会均有责任。“00后”大学新生有责任意识,但是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遇到事情时,依赖父母老师,遇到事情很少考虑其他人,对自己的事情缺乏担当意识,这种缺失会让学生面对学业、生活、人际、活动时会陷入方向性的迷茫,格局小,眼光短浅,甚至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3]。

(二)家庭教育朝着两极化发展

家庭教育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一个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的家庭。在和“00后”新生家长接触时,发现家庭教育正在朝着两极化发展,即不愿意放手和完全放任。不愿意放手的父母对孩子的事情事无巨细,在生活上过度照顾,如衣服寄回家洗完再邮寄给孩子,要求老师带孩子买生活用品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过度照顾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完全放任不管的父母也不在少数,这一类学生主要是农村家庭或者原生家庭不健全的子女,背井离乡求学,有些家庭几个星期都不给孩子打一个电话,不关心孩子的生活与学业。家庭教育极端,学生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总之,大学教育需要家庭适度地参与,不愿意放手和完全放任都不合适。

(三)高校教育与其他方面脱节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一端衔接着中等教育,另一端连着社会。现在的高等教育学校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和中等教育衔接不够紧密,管理方式差异也很大。面对差异,学生需要时间适应过渡,过渡期自律性差的学生的学业将会直线下降,难以达到预期培养目标。和社会相比,高等教育院校环境单纯,学生生活在理想化状态。学生在学校中没有积攒足够的社会知识,不利于学生走向社会。长此以往,高等教育院校输出的人才将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4]。

(四)大众娱乐和功利化的社会

“00后”生长在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期,物质基本满足,注重精神享受。社会呈现出娱乐大众化、功利性强的特点。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娱乐项目越来越多,现实中的聚会、旅游可以选择的空间大,娱乐休闲成本正在降低,抖音、微博、游戏软件、B站等深受“00后”大学新生的欢迎。有的学生把娱乐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把国家大事、周围人的痛处当成娱乐点,丧失基本的原则和道德。功利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病,做一件事必须立竿见影,立马得到回报,“00后”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成长,很难不受影响,他们认为一切都应该为他们服务,付出一点儿就一定要有收获,否则就想要放弃,不能持之以恒。

三、大学新生迷茫困境的对策

高等教育院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解决“00后”新生迷茫的状况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一)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控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决定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我们的言论和行动。“00后”大学新生的迷茫问题,要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控能力做起。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自控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坚定理想信念,利于提升自控能力。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要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生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仰马列主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将个人的理想要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工作,更是为了建设祖国,有国才有家。只有在思想上摆正了方向,才能控制个人的一己私欲,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奋斗拼搏的动力。提升自控能力,能让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微观上讲,个人制定目标时,既要满足个人成长的需求,又要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做危害集体的利益的事情。生活中、学习中要多为他人考虑。重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给自己的学习、生活等制定具体的计划表并且执行,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也可以与同伴约定互相监督,共同进步。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行动上提升自控能力,大学生活或过得充实有意义[5]。

(二)加强家校沟通,凝聚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问题要求在大学期间,仍然要加强家校沟通,家校一心,方能凝聚教育合力,实现最好的教育。学生在学校学习,家庭参与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作为家长,要定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业状况,和大学的老师沟通,适度的关心能让孩子关心学业,能让远离家乡亲人时感受到亲人的牵挂和温暖。这份关注,要适度,应该尊重孩子合理的意愿,不对子女学业、考研考公等做出过于具体的要求,对生活恋爱过多参与指导,水满则溢,过度的干预往往起反作用。大学学校层面,应该主动建立起和家长沟通的多种渠道,如建立家长群,让家长关注院校微信公众号等,让家长了解大学的文化和学生的大学生活。作为大学的老师,应和家长主动沟通交流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尤其是遇到问题时,应该和家长多交流,共同协商解决,避免因为沟通不到位引发的种种问题。家校齐心的教育,能让教育的效果达到最佳,是最好的教育。

(三)开放态度治校,加强心理介入

学生在高等教育院校受教育,新生的迷茫问题高校应当重视。首先,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有大学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特点,在培养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学校的开放。这个开放,一是文化开放,包容来自不同领域多种文化和思想,二是形式开放,建立高校与高校之外的团体的联系渠道,邀请初高中一线教师与大学老师交流,了解“00后”新生的特点,邀请社会优秀人才与大学生交流,了解社会需求,创造社会实践机会,在开放中培养建设祖国的人才。其次,在学校层面,提出广泛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的要求,大学开学初,多开办与专业学习相关的讲座、课程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知道如何学好自己的专业并达到就业水平。最后,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开展心理讲座,定期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干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教会学生主动应对自己的种种心理。学校宏观调控,老师微观把握,解决学生的迷茫问题[6]。

(四)弘扬优秀传统,增强文化引导

社会的风气由社会文化决定,大众娱乐和功利化的问题,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大学生都会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整体上,要有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微博、抖音、电视等多种网络平台,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化,同时,加强网络管控,引导网络向上向善,严厉打击宣扬不良价值观,危害社会的网络群体。通过宣扬优秀文化,打击不良文化,净化网络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00后”学生是传播文化最快、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学习的文化知识很丰富,心中有一定的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认可度较高,但是因为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如果好,这些学生会成为中华优秀文化最好的传承发扬者。社会文化整体上,也要有目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并且创建平台、举办活动等让他们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国家的未来由人才的质量决定,“00后”新生是国家建设的储备人才,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00后”将要起很大作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解决大学期间的迷茫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学业新生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重获新生 庇佑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新生娃萌萌哒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