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民族地区中职学生性教育情况综述

2021-12-27 16:34卢丹艳李森立邓晓燕
科学咨询 2021年49期
关键词:性知识青少年中职

卢丹艳 李森立 李 艳 邓晓燕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景洪 666100)

一、中职学生性意识现状

青春期是成年前的过渡时期,一般为10-18岁左右,青春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由于生理变化性意识开始觉醒。青春期男性身高增长迅速、骨骼粗大、肌肉发达、喉结突出、长出胡须、声音变得低沉、出现遗精;女性骨盆变宽大、皮下脂肪组织增厚、发音细而尖、阴毛逐渐长出、乳房隆起、外观丰满、月经来潮。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是人体机能的性成熟开始,性成熟并不等于人的性的全面成熟。人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属性,人的性也应该有意识、思想、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当人成长到一定的年龄,身体机能健全完善、性生理、心理共同成熟时,人的性才真正、全面的成熟。

青春期又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较为特殊的群体,其受社会关注少,成绩不理想,失败经历比较多,自卑感严重,部分来自单亲家庭和经济困难家庭,自认为低人一等,大部分学生自甘堕落、喝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向往成人化生活(恋爱、婚姻、穿着打扮)等,性问题开放和透明,有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过性生活甚至有过人流[1]。

由于我国当前性教育的弊端,中职学生获取性知识主要途径为互联网,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职生不能系统地获取科学的性知识,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如非意愿的妊娠、多次人流、HIV等性疾病。由于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机能还未完全健全完善、不成熟的性心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获取性教育知识途径缺乏,发生性关系时可能引起多种性疾病的传播,如艾滋病[2]。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没有安全措施的性行为,性传播途径的比例逐年上升,以15~24岁的青少年为主,2013年全球艾滋病新感染中的39%为青少年群体[3]。

云南边疆是多个少数民族集聚地,中职生源大多来自边境边远地区农村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存在早婚习俗,早婚现象促使当地青少年成人化过早,过早恋爱、婚姻、性行为。在异性交往上开放,很多中职生觉得有异性朋友才算正常,没有异性朋友反而被同伴笑话。他们面对的不是认识性,而是如何科学系统地认识性,抵制互联网色情、黄毒污染,树立健康的性意识和性观念。

性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类种族发展的基础。没有性,就不会有人类个体的存在和整体延续。因此,中职生开展性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属性,人的性不仅是生理层面上的,而且还应包括文化、道德、社会层面上的。性教育应是全面性教育,内容应包含性生理、心理、道德等方面,是从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的意义的教学过程[4]。

二、中职学生性教育现状

(一)家庭学校性教育缺席

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社会对于性问题的回避,“性”观念不完全开放。大多数家庭谈“性”色变,认为开展性教育会导致青少年过早发生性行为,性教育语言和文字可能猥亵少年的心灵。这些担忧一部分是由于人们长期形成对于性的狭隘理解,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性教育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缺乏了解。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曾提到:房思琪在饭桌上侧面询问妈妈,我们的家什么教育都有,唯独没有性教育,妈妈一脸诧异的说,什么是性教育?那是给需要性的人准备的。房思琪明白了,做父母的什么都可以和孩子谈,唯独性不可以。于是,长期被家教老师性侵的房思琪最终选择了对父母沉默。

在性教育课堂,很多家庭缺席了。在性教育工作者看来,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重要的性教育老师。然而绝大多数父母并没有完成好他们职责和义务,造成了青少年性安全意识不完备的现状。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教育事业发展落后,政府及学生家长本身对教育的重视不够,性教育的开展十分困难。中职生性教育明显滞后于发达地区,缺乏幼儿、小学、初中阶段的性教育,没有开设系统的性教育课程、缺乏相关教材,性道德教育薄弱。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的综合性发展呈现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受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和经济发展落后、社会性别制度和早婚早育、传统性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中职生获得性教育和性健康服务的机会较少[5]。

(二)社会网络媒体冲击

中职学生青春期的性生理、性心理发育没有得到科学的教育引导,面对社会上大量的性信息和不良刺激,他们往往会选择方便、快捷的网络媒体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探索性的奥妙。互联网在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一项调查显示,67.4%的男生和59.5%的女生通过互联网获得了性和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互联网已经成为上海青少年获得相关问题帮助的最重要方式,也是最便捷的方式[6]。

网络具有隐私性、方便性和低成本等优点,在中职性健康和生殖健康观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互联网是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促使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了,当面临性健康和生殖健康问题时使他们趋于保守理性(如婚前性行为、避孕等)[7]。一些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浏览性信息频率的增加,有婚前性行为的青少年比例同步上升,经常上网浏览性信息的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比例是不浏览相关信息青少年的4.18倍[8]。

中职生的身心发育没有完全成熟,受年龄、教育程度、生活阅历方面的制约,道德意识处于形成过程中,社会责任意识较弱使得中职学生自控力、责任感比较弱,缺乏约束。由于互联网新媒体信息良莠不齐,各种性文化通过广告、广播、微信、QQ、游戏、影视剧、书刊等渠道侵入中职生的生活,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里,信息包罗万象,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互联网平台运作机制无视法律法规,不顾社会责任,网络“性文化”藏污纳垢,包含很多扭曲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情感评价。中职生自主性弱,容易被网络环境裹挟,使得中职生只能接受片面的、歪曲的“性知识”。这对中职生正确的性道德观和性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和影响,甚至提供了大量的反面教材。

三、加强中职生性安全意识的对策

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意义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增长的再社会化的过程[9]。中职性教育薄弱,家庭性教育问题回避、学校性教育缺失问题、社会关注不足和社会道德评判减弱。解决对策也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几方面入手。性教育包括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律等多方面,当从多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

(一)学校

明确学校性教育目标。我国没有系统的性教育大纲,中职学校性教育应采取适合中职文化相关性的方式,提供准确、真实的性知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通过全面的性教育,探讨性的认知、情感、生理和社会层面意义的教学过程,帮助中职学生掌握正确的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树立科学的性观念,远离性虐待、性歧视,减少艾滋病等性疾病的传播,避免非意愿妊娠和流产的风险。让中职学生明确自我约束、自尊自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随着年龄逐渐增加,通过各种途径对性有了初步认识,性教育内容应全面,除了基本的青春期性生理与性心理变化,还应增加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家庭责任感教育、性道德与法律教育、性生殖与健康知识教育,避孕措施的选择、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加快研究步伐,制定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供中等职业学校选用的性教育教材。

性教育方式上,学校应设立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性知识讲座等;另一方面,性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辩论赛、主题班会、板报宣传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性知识的理解。做好性心理咨询辅导工作,深入了解学生,循序渐进,关心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家庭

明确家庭性教育的重要性。转变谈“性”色变的观念,理性地看待“性”这一问题。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自身需掌握一定的性知识,在婴幼儿时期要按性别来培养教育,学龄期对孩子提出的性疑问,不要遮遮掩掩,要科学运用专业术语正面回答。进入青春期,父母要以朋友的角色与孩子多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生活、学习情况,教他们正确与异性相处,保护自己,尊重对方。家长对子女进行及早的、正确的、先入为主的科学性教育,以抵御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确保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云南边疆中职学生生源大多来自边境边远地区农村少数民族,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性教育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与当地政府、村委会的联系,加强性教育的宣传力度及艾滋病的防治,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相关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性教育工作。作为每一个家庭,尤其是母亲,要多与自己的儿女进行沟通和交流,日常生活中多点细心、耐心,及时发现蛛丝马迹,及时进行干预,避免非意愿妊娠、流产的发生,减少性侵犯、HIV等性疾病的传播。

(三)社会

加大对云南边疆民族性教育扶持力度。中职学生作为青少年特殊群体,政府是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把青少年性教育提到日程上来。加强网络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加强网络舆情监测、进行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抓住主流媒介渠道,网站、微博、微信等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形式为传播青少年性教育营造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政府应禁止和没收淫秽图书、期刊,加强对网站、电视、电影、杂志、报刊的监督管理,限制带有性诱惑的图片和情节,严厉打击各种性犯罪,传播正确的性知识。

社会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家庭学校开展青少年性教育,政府资金支持青少年性教育课外读物书籍出版,结合电视节目进行性教育。作为青少年性教育工作者,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性教育经验、案例,结合云南多民族地区情况制定适用于当地中职学生性教育规则,通过新闻、微信、微博宣传和文学作品的影响,为中职生性教育提供指导依据,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性知识观,把握性法律的底线,使中职生在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青少年性教育是当前必须面临的教育任务之一。中职学生为青少年一个特殊群体,性教育是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辅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及家庭观,减少性犯罪、性道德问题。由于互联网信息的良莠不齐,学校成为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云南多民族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整体滞后,性教育发展落后,中职学生家庭性教育的缺位,更需要学校性教育的作用。政府应通过相应资金的投入,帮助学校性教育稳步开展,逐步推动学校性教育观念、师资、教材、对象、内容的转变。帮助中职学生掌握正确的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树立科学的性观念,减少艾滋病等性疾病的传播。

猜你喜欢
性知识青少年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青少年发明家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哄骗孩子形成错误的性知识
中学开展性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