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思政化路径

2021-12-28 09:45王海萍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礼节礼仪思政

王海萍

济南职业学院,山东济南 250103

引言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不是一种新的理念,而是“大思政”理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呈现[1]。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完善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涵养和思想素质,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后继有人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课,“旅游服务礼仪”也必须从课程思政设计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思政具体实施等多方面做好课程思政工作。

一 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思政设计理念

旅游服务礼仪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包括旅游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课。由于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英文导游、出境领队、涉外星级酒店服务、国际会展服务等工作,有很强的涉外性。课程思政设计既要确保课程中的德育元素与课程知识点逻辑自洽,又要确保课程中的德育元素符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这条内容主线,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引领功能[3]。因此,根据专业特点、典型工作岗位要求,学生的特点,旅游服务礼仪的课程思政设计可以采用“珠链”设计模式。

“链”,是指贯穿整个课程的课程思政主线。这个“链”就是“学中华礼仪、树文化自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表演、场景模拟、小组讨论、分组任务、视频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认知,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的文化内涵,从而在将来的旅游服务中既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又能展示出礼仪之邦之美。因此,旅游服务礼仪课在原来以国际通行礼仪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礼仪课中,增加了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教学副线。把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知识设计成六个模块,将传统礼仪故事、如何穿汉服、如何“作揖”等知识以碎片化、趣味化、活动式的形式作为教学辅线贯穿教学全过程。

“珠”就是指每次课的课程思政点。课程思政需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因此课程思政点需要自然融入课程内容中,像珍珠一样光泽莹润不刺眼。旅游服务礼仪课原有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国际通行礼仪规则,在增加了中华优秀礼仪文化这个课程思政教学线之后,就有了以国际通行礼仪规则为主要内容的主线,和以中华优秀传统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副线两条教学线。为了便于教学,教师将副线(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与主线(国际通行礼仪规则)穿插、对应,让学生既了解国际规则,也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因此,教师会根据每节课程的具体内容合理选择思政点,将“文化自信”“爱国主义”“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等内容融入课程。采用适当的方式,打磨设计课程思政点,并因势利导做好课堂组织,使“课课都闪珠光”。通过国际通行礼仪学习打造“国际范”,通过中华优秀礼仪文化浸润植入“中国心”,使学生成为建立文化自信,拥有国际视野,“中国心、国际范”的旅游人才。

二 《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思政化的措施与路径

(一)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方法

就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群学生现状来看,该群体成长于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习惯是依赖互联网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不喜欢通过传统教材获取知识,而乐于通过视频、动画、直播、碎片化信息来获取知识。没有形成非常积极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足的特点。

基于如上特点,需要在教学中引入多种信息化手段,建设足量信息化教学资源,采用平台实施多维度教学并及时获取学生反馈和相关数据,采用情景教学、小组任务等多种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二)采用“五寓”模式,避免生硬的课程思政“植入”

思政元素的渗透和融入,不是大张旗鼓的,而是春风化雨式的;不是喧宾夺主的,而是随风潜入夜的;不是照本宣科的,而是活学活用的[4]。课程思政设计采用“五寓”模式,即“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寓德于心、寓德于行”。指导教师通过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透式等各种手段在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培养工匠精神。避免生硬的说教,做到润物无声。

三 课程思政化教学案例

以礼仪概述中关于礼节的学习内容为例。作为旅游行业工作人员,接触的游客来自各个国家地区,需要掌握两大类常用礼节。一是国际通行礼节和客源国和地区的常用礼节。二是中国传统礼节,知其行礼标准,明其礼之意蕴,能行礼、能讲礼。整个学习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

根据知识目标的要求,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礼节的学习放在课前以微课形式开展。课上主要学习世界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常见礼节。将“一带一路”的概念和国家战略引入课程。在教学方式的具体设计上,教师借助相关的道具和多媒体等设备,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环境,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5]。由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手机互联网检索“一带一路”的内涵、了解“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主要礼节形式。并收集相关图片、视频上传教学平台。在此基础上以导游接待该国游客为主题编排情景剧表演并进行分享。

作为未来的旅游行业从业者,学生通过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资料收集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礼节的分享,更深入了解了“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风土人情、民俗传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带一路”的内涵与伟大

意义,自然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整个教学过程导图见图1。

图1 旅游服务礼仪思政教学课程导图

四 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要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当中找到纽带,促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完美融合,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而行[6]。要做好“旅游服务礼仪”的课程思政需要教师从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思政点挖掘、课程思政的实施等各个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只有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合进课程中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旅游业从业者。

猜你喜欢
礼节礼仪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探病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