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28 18:42李优治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导师美育美的

□李优治

(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浙江宁波 315100)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朱光潜先生也曾指出“美育为德育的基础”,并强调道德的养成要从怡情养性做起。《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并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美育与道德人格培养的内在关系,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美育与德育的融合。

教育的本质应是造就真善美之人,这也是立德树人的目的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美育和德育是关键。美育与德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彼此之间不能替代,但可以相互依托与渗透。我校自建校以来,以“尊重差异·因性育人·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美·德”教育的理念,即指通过相关办学策略的实施,将学校“美育”与“德育”相结合,融合而成一种教育的合力。学校将“美·德”教育和办学策略相结合,以美育润德,以德育孕美,从而培养整体素质好、活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品正学芳的学生。

一、三全育人,以德润心:德育导师制与“美·德”教育

自2007 年建校以来,我校便实行德育导师制。由任课教师担任班级的德育导师,一个班级一名首席导师、两名德育导师。在我校,每个学生有导师,每位教师是导师。初中阶段,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途径。在注重个性化的艺术教育中,德育导师制以其“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三全”特色,彰显德育的个性化,有着传统班主任制度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学校“美·德”教育的天然契合点。

(一)全员育人:让每位教师都成为“美·德”导师

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提到:“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路,是德育的基础功夫。”我们让教学班级的任课教师担任这个班级的导师,以“德育小班”的形式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和教学活动,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格局。传统班主任制度下,艺术教师往往游离于班主任工作之外,失去参与班级德育的机会,从而容易将美育局限在课堂教学。而德育导师制向青年教师、艺术教师下放了班级的管理权,可以使他们迅速找到自己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位置,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学校所有教师都参与了班级建设,并有自己对口、负责的学生,教育任务明确,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成长兴趣和发展方向,唤醒学生的发展需要,真正做到了“零距离”育人。如美术陈老师在担任导师的班级中,以漫画形式开展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探索,经过三年一轮的实践,受导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不仅提升了美术素养、发展了审美情趣,更是改善了行为习惯,从而提升了德育实效。又如音乐李老师组织受导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包括进社区演出、为小候鸟奏响管弦乐等。在活动中,李老师将“美育”和“德育”无声融合,不仅让学生浸润在“美·德”教育中,而且将教育传播到更多的孩子和社会中。

(二)全面育人:让每个导师都能关注学生“美·德”

三年初中的学习,学生的身边总有一位导师时刻关注其自身的发展。导师承担着受导学生的心理疏导者、思想引领者、行为纠正者、生活帮助者、学习辅导者和家校沟通者的多重角色。师生关系和谐,有些亲如兄弟姐妹,成效显著。“鄞实摄影家”小金同学虽然曾是“学困生”,却并不自卑,因为他遇到了一个人——导师徐老师。徐老师有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她发掘了小金的摄影天赋,并给予他自由发展爱好的空间。小金同学毕业的时候,将一个U盘交给了徐老师,里面是他在三年来给学校每一个大型活动所拍摄的照片。这是导师倾注了爱的最好回报。

我们的导师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多个方面,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如学校里有少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他们在家庭中得不到或者缺少关爱,我们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保护了他们较为脆弱的自尊心。曾经有个女生,因为自己成绩差、长得胖而自卑,又因为自卑而用暴力武装自己,遇事喜欢用拳头解决。她的导师王老师一边劝阻女生的暴力行为,一边抓住机会夸奖她的点滴进步,特别是当她穿了新衣服、戴了新发夹的时候,抓住机会夸奖她的“美丽”,鼓励她将这种“力气”用到减肥和学习上。被老师夸奖“美丽”,女生在害羞之余真的将注意力转移到外形上,并在追求外形美的过程中开始追求行为美和内在美。

(三)全程育人:让“师徒制”和传帮带传承“美·德”

从初一起一直到初三,德育导师全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了“全程育人”的格局。传统艺术教育往往采用“师徒制”,师徒制的优越性在于:一是感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二是德性与人性相加。徒弟在学到艺术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全程育人与“师徒制”有着天然相似性,师生一结三年,全程相处,“师徒”般的深情厚谊,也促成“美·德”教育的不断渗透。导师制的全程育人,还伴随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传帮带。除了行政班级的德育小班之外,我们也形成了跨班、跨年级的混龄编制德育小班。这主要以社团形式存在。社团的指导教师既是他们的导师,也是他们的师傅。在新老成员之间,老带新,手把手地传帮带,让技艺流传,更让感情交融,“美·德”教育在传承中浸润了每个学生的心田。

二、以美启智,因性育人:培元课程体系与“美·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学科教学是实施美的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主阵地。我们提出了“因性育人”——根据人的不同个性,施以不同的教育。目前,学校除了基础性课程,还开设了围绕“培元”的拓展性课程,以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和满足个性发展需求、体现教师业务特长兴趣、形成学校品牌特色的课程,主要包括知识拓展课程(人文素养、数学思维和科学探索)、个性特长课程(艺术修身课程、体育健康课程和制作发明课程)、成长指导课程(生活指导课程、学法指导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学校除了开足开齐与美育相关的基础课程,还不断拓展课程资源,以“打造一校一品,一师一优课”为宗旨,开发多元的校本美育课程。以美启智,把美育融入教育活动中,学生会把美作为一种习惯来追求,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美的人格,实现“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教育效果。

(一)建设“美·德”课程:赋予学生“美”的能力

学校倡导教师“一师一优课”,要求每位教师开设一门优秀的校本课程。学校的每一位艺术教师“一专多能”,除了专业课程,还能开设一门自己拿手的拓展性课程。从课程的名称到详细的课程教案及评价,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思路。目前,学校的艺术类社团主要有版画社、衍纸社、写生社、彩铅社、陶艺社、管弦乐队、舞蹈队、合唱队、书法社团、篆刻社、女红社、手工社团等。我们系统规划社团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年度、分学期地开设课程,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多元选择,学生在审美方面既有属于自己的一两项爱好、特长,也有学生的身上由内而外地散发出经体艺精神熏陶过的精神气质。学校努力实现“一室一学科”,为每门校本课程进行教学设备的优化配置,让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家”。如美术邵老师在衍纸社开设的衍纸课程,注重美术与手工的结合,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制作,让学生在感悟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中激发家国情怀,获得美的教育和熏陶。衍纸社被设定为宁波市鄞州区第三批艺术项目培育基地。

(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塑造学生“美”的德行

我们提倡开发多元的美育课程,培养学生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学生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和人格。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基础上的发展。我们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素质特长,以及音乐、美术、劳技、计算机、体育、书法阅读等拓展性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评价的项目,建立了一整套计分的方法和标准。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我们还有以鼓励学生发挥才艺、潜力为目的的“鄞实达人”评选,年段层面考评学生综合素质的“品正”奖、“学芳”奖,全校层面开展的在认知、体艺、实践和品性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最佳鄞实人”评选等,并将综合评价的结果与学生的评优评奖、推荐保送挂钩。学校注重营造浓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的精神面貌更加阳光开朗。

三、以美培元,以美育人:校园文化与“美·德”教育

我们一直推崇对学生进行“固本培元”的“培元”教育: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元气”教育。美育好比蓬在麻中,不扶自直。美育是一种不教而教的教育,注重氛围、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以美培元,以美育人,这是我们在校园文化和“美·德”教育之间找到的创新点。德育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美育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德育提供了美育发展的基石,美育为德育注入精神的内涵。我校的校园文化便浸润着“美·德”教育。

(一)美无处不在:让每一面墙传递美

进入学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正对校门的一块硕大的“孔子石”,正面镌刻着“品正学芳”四个大字。“孔子石”背面则刻着“和”字,寓意“鄞实师生一家,家和万事兴,共建和谐校园”。“孔子石”的西北面有一块刻有“慎思”的大石,教育学生要慎思笃行。围绕着“孔子石”,校园内共有120 块小石头,象征家长对学校的120个放心。“书香·墨香·花香;古朴·典雅·静谧”的读书廊是学校以“品正学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诠释。精心打造的读书廊,承载着知识与文化的内涵。我们围绕着读书廊开展了各种活动,有个性特长课成果展示、爱心捐书、读书廊征文、书法展、读书廊布置评比等。读书廊是鄞实文化的凝聚,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师生休闲阅读的场所,营造着和谐宁静、书香飘逸的校园氛围。学校特别注重走廊文化建设,在每层楼的橱窗、走廊里展示着各类比赛活动的照片、书法绘画等作品,这让校园充满独特的艺术气息,将“美·德”教育寓于无痕。

(二)美无时不在:让每一个活动升华美

围绕着“品正学芳”这个校训,我们设计了读书节、安康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和感恩节等校园六大节活动。其中,艺术节和“品正学芳”颁奖典礼是最能孕育“美·德”教育的。每年的12 月,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达人秀、星搭档拉开大幕。学生中的达人们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唱歌、弹琴、跳舞、相声小品各种形式和组合,让学生和教师都乐在其中。寒假前,学校全年的活动高峰就是隆重的“品正学芳”奖颁奖典礼。“品正学芳奖”是鄞州实验中学学子的最高奖项,它由各班师生推荐品学兼优的学子进行公开演讲,再经全校师生投票选出。

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渐构建了德育和美育互相渗透、多元互动的育人模式,培养出了亚洲青年人才大赛第四名的烹饪顶级人才阎晗、全国模特大赛一等奖的徐洋、浙江省青年摄影家金博昊、留学波兰的青年钢琴家符彬等一批艺术类优秀学子,也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美·德”融合的育人模式使教师们能够多角度看待学生,多途径关爱学生,多维度评价学生,并运用多种视角获得对教育的理解。

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多一种可能,让优秀者走向卓越、平凡人走向不普通!我们相信,“美·德”教育是落实“公平而有个性的教育”的美丽途径。□◢

猜你喜欢
导师美育美的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V eraW an g
美育教师
爱情导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