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草地游戏的观察和思考

2021-12-28 18:34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和风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3期
关键词:特工队梯子秘密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和风幼儿园 徐 洁

晨间锻炼时间到了,孩子们开心地奔向草地游戏二区,玩得不亦乐乎!而我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孩子们在这方开心天地中嬉戏与探索,并随手记录下这些精彩瞬间,同时,我又在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呢?这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 故事描述

片段一:初始状态,及时呼应

孩子们从材料架上取出锅碗瓢盆,浩浩一边挥舞着铲子一边说:“打仗游戏开始咯,嘿!哈!”轩轩一边把锅往头上戴一边喊:“冲呀!”涵涵和宇宇一起躲进了“山洞”:“哇!这样敌人就找不到我们了!”依依双手握紧拳头指着空地说:“巴啦啦小魔仙,变变变!”……看着依依舞动的空手,我顺势问到:“没有魔法棒,那该怎么办呢?”闻声而来的诺诺说:“我在野战区的材料架上看到过长长的小棍子,拿一些来当魔法棒吧!”本着材料的开放性,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三五成群地拿着空箩筐浩浩荡荡地来到野战区,大胆收集自己所需之材:找一些小棍子当魔法棒,寻一些吸盘当做盾牌,带上一些沙包当武器……在游戏回顾环节,孩子们经过小组商榷、集体投票给自己玩的游戏取了个好听的名称:秘密特工队!

片段二:秘密基地,丰富计划

“秘密特工队”游戏再一次开始了,在野战区寻找武器的轩轩又惊喜地发现:“咦!这个大网可以用来搭建秘密基地耶!”于是,孩子们合力把网从箩筐中使劲拉出来,大家一起抬着大网向草地二区前进着!一些勤快的孩子在浩浩的建议下还自发搬来了统一规格的矮梯子。孩子们经过尝试与探索,齐心协力地将大网完整地架上了梯子,但是中间部分全部塌陷在了草地上,根本没法藏人。见此情况,依依和斌斌再一次默默地来到安吉挑战区,两人一起抬来了一些架在两个矮梯子中间的“横档”,旁边的翔翔和梦梦也纷纷效仿,来回几次后,终于将“架子”改良了很多,可是再一次将大网架上去之后,依然没有成功。机灵的轩轩说:“我们要把这边的梯子往里面推一推,靠近一些,可能就会成功了!”梦梦、小雨等在轩轩的建议下,尝试了将两边间距缩小的方法,可是依然没成功!

看着孩子们自发探究的认真劲儿,我在喜悦的同时克制住了自己想立即帮忙的冲动,而是回到教室后,我们根据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回顾与小结。孩子们在分析与猜测中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架子太矮了,要高一点才行;可以用高梯子架四个方向;可以在中间加一条“梯子路”,变成左右两个通道……

片段三:重建基地,提升经验

在餐后活动时,诺诺画了一张游戏计划图与同伴分享,要求丰富“秘密特工队”的游戏内容。于是,在讨论交流之后,孩子们根据上一次失败的经验以及讨论出的新方法再一次来到了“基地”——只见孩子们在这次准备材料时分工合作更加明确,搬运方法也更为熟练。在高效率的准备中,孩子们将高架子围成三面,在斌斌的欢呼声中终于将网成功架了起来。浩浩说:“熙熙画的游戏图上还有梯子呢!”梦梦说:“队伍太长,等的时间太久了,我们来分组游戏吧!”于是小伙伴们搬来了梯子和垫子,拉来了两车小球。男女组投掷PK赛开始了,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将小球瞄准对面空墙,努力打击假想中的敌人。

游戏中只有极少数孩子将小球投掷到墙壁上,很多孩子都失败了。皱着眉头的小梅嘟囔着不满足于现状,于是又有孩子建议将队伍分成两队,以绿色井盖作为起点,可以跳过障碍物(平衡木),走过独木桥(梯子),爬过“秘密基地”冲上小山坡,跨过 “沼泽地”(纸筒),滚下小山坡(垫子),在小推车里装上物资(十个小球)。孩子们听后纷纷表示赞同,立马调整空间布局,重置材料,新一轮的“秘密特工队”游戏又拉开了序幕……

孩子们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发现,还能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可见,同伴间相互学习是至关重要且必要的。而我也深深地明白: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测、探究、验证来发现、感知,从而收获了不一样的精彩!

在这短暂的几次游戏中,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启示感悟

“秘密特工队”虽在连续阴雨天的客观因素下暂时告一段落,但我在游戏中静心观察、参与了孩子们的整个活动过程。在这期间,我了解幼儿、欣赏幼儿,并努力尝试恰当地呼应幼儿。

㈠观察现象,提问介入

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但教师更需要做的是静心观察、理性分析、适当呼应。当孩子们在游戏中没找到合适材料时,教师选择了提问介入的方式:“怎么办呢?”孩子把教师当成伙伴,教师主动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孩子们在这样宽松自由的氛围中顺着教师的问题非常自然地进行进一步思考,并能在敏锐地观察、发现后进行猜测、讨论,始终充满着强烈的探索欲。同时也证明,即使没有教师的帮忙,孩子们在同伴的提醒下相互商量,并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主动发现“以物代物”的方法,以满足游戏的需要,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㈡适时退后,自主探究

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尊重孩子的观点与能力,因此,孩子们在自发创建秘密基地时比较随性,会自由组合来进行游戏。在这种“自由”中,教师只是作为一名观察者静心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随时对活动中的孩子保持高度关注,仔细观察孩子是怎么商量合作的、怎么搬运材料的、搭建是否合理与安全,给予孩子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与材料、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索,从而让他们一次次丰富与调整自己的经验;同时,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给予孩子们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

㈢关注细节,支持合作

游戏中诺诺自发创设了游戏情境,教师鼓励他主动向同伴传递信息;当第一次建构失败后,教师组织孩子们讨论分析,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新问题与旧问题之间的联系,同时选择恰当的时机为孩子们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孩子们在频繁的交流、尝试中受到启发,共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共同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重新认知,架构新经验,以达到更深入的互动合作效果。此时,教师是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应给予适当的支持与鼓励,敏感地关注细节,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在游戏结束后引导孩子们梳理、归纳、总结习得的经验,并在下一次游戏中和孩子们一起获得更多惊喜。在这样自然、自由的活动中,孩子们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与同伴之间交往、合作、互助的过程中共享有益经验,获得快乐学习的体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因此,在“秘密特工队”的游戏中,教师紧抓教育契机,珍视游戏和生活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独特价值,而孩子们和教师在不断试误的过程中历经了近一个月的持续探究时间,其中充满了失败、调整、挑战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发现每个孩子参与游戏的热情始终是饱满的、兴味盎然的,在“秘密特工队”游戏中充满着探索精神。

在主题游戏中,孩子们是导演和主角,老师只是作为配角看着游戏中的孩子们有商量、有合作、有尝试、有挑战,而教师给予的最有力的支持就是善于用发现的眼睛、聆听的耳朵、思考的大脑去随时关注个体差异,及时把握教育契机,让孩子们的探究有时间、有空间,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思维的火花,努力成为孩子们游戏中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让他们能够更加从容自如地游戏,并在游戏中享受主动学习带来的成长!

猜你喜欢
特工队梯子秘密
种梯子
木梯子
头脑特工队来袭,请接招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Inside Out头脑特工队
梯云纵
愿望树的秘密(二)
我心中的秘密
第十三章 进化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