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角色转型研究

2021-12-29 11:03
科学咨询 2021年19期
关键词:素质计算机人工智能

张 智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海口 570216)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领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教师和学生直接的教学可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甚至教师就是由智能机器人来担任,整个教学环境中的教师、学生、教材等等都可以在人工智能中的虚拟现实来实现,智能化的教学手段不但解决了教师知识的短板,而且更多从以人为本出发,充分考虑了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的要在坚持教师职责以外,转变为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学习知识和技能。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还是一种智能化的机器技术,依然是由人通过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的一种人造物,但是这种人造物具有意识、自我甚至是一定的感情思维[1]。人工智能的研究阶段大量采用计算机来模拟实现人的思维过程,从而让研发的设备具有智能化的行为,这些设备可以模拟人类说话,可以根据人类的提问进行更加完善的应答,而不是简单的网络搜索应答模式,可以根据周边的环境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将心理学、仿生学等诸多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研究产生具有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应用。

二、计算机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误区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将重复的工作进行简化,可以将计算机教师从繁重的备课、教学准备中解脱出来,不过在解脱的同时计算机教师依然要坚守教师本来的职责,人工智能可以让教师更单纯地完成“教”这一总任务。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对人工智能的应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度依赖

因为人工智能主要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实现的,所以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人工智能手段来实施教学工作具有天然的优势。比如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现成的资源包来很好地完成二进制转换等教学难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就如同一个简单的视频资源播放者。久而久之,更多的教师就开始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师生关系转变为了人机关系,时间久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少了,缺少了人的感情色彩,其实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点[2]。

(二)消极对待

部分计算机教师认为只要有多媒体课件、加上微课等翻转课堂模式就足以开展教学工作了,也可以完成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求,并且凭借多年的传统教学经验将整个教学的过程开展得有声有色,所以针对人工智能这一新事物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我们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了,同时还要成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引路人。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模式,学生就会跟社会脱轨,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成长。

所以,我们需要科学理性化地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既不能过度依赖,将课堂全部交给人工智能托管,也不能消极抵触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推广,要让学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

三、人工智能给计算机教师带来的挑战

(一)计算机教师角色定位的挑战

人是整个社会组成的基本元素,人类社会就是由一个个团体构成,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教育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给计算机教师的角色定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可以制造工具,并且利用工具更好地为人服务。计算机教师既是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的推广者,也是制造者,那么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具有多重角色的身份,作业可能是由人工智能教师来批改,但是学生个性化的成分还是需要教师人为处理,所以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多的是担任引导者。所以计算机教师要明白自身的角色定位,要不断学习,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要熟悉并掌握各种教育资源获取的手段和处理的方式,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资源来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将传统教学与人工智能教学相结合,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二)计算机教师教学素质的挑战

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对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技术素质、信息技术素质和教育教学素质都提出了信息挑战需求。我们要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取代教师,而是要成为教师的智能化助手,未来不会使用人工智能化应用的教师将会被淘汰,所以高校计算机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教学素质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先行者。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首先要基本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基本素质,熟练掌握基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完善自我,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接受信息的素质,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化应用技术独立分析学生的学情数据,然后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好地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利用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四、人工智能时代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角色转型的几点建议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与素质要求。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不但要具有使用人工智能化设备的技能,还要具有一定衍生扩展的能力,不仅仅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教学,更多的要结合人工智能化应用的实例让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快地接受和适应人工智能化时代所带来的变化。

(一)坚守原点与适时让位

高职教育最初始的目标就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可以适应社会的技术能力,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的这一教育原点仍然要继续坚守。如果教育远离了原点,那么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也会变得十分紊乱,教师的职责也会发生偏移,所以我们必须坚守教育的原点即“人”。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教师还要学会让位,将重复机械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应用去完成,比如客观作业的批改就可以由智能机器老师来完成,教师主要是进行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学习过程的控制,人类因为自身的特点会产生生物局限性,比如会疲劳、重复的工作会让大家感觉烦躁,但是这些问题在人工智能化设备上均不可能出现,智能教育机器人就可以来承担这些任务,将教师从日常繁重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研究更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这样方能达到教师、人工智能和学生三位一体的优势互补,人工智能时代的现代化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实现[4]。

(二)课堂讲师到人生导师

在过去的常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充当技能的传播者,是整个课堂的讲师,更多的是老师主动讲,学生仅仅是被动学,这样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并不会太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强,往往最后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教师的身份要从课堂讲师演变为人生导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内在的想法和需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标,教师在课堂以及课后要与学生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掘学生个性化的潜能,同时发挥教师人生导师的个人魅力去感化学生提升自己的学科和信息素质,帮助学生树立不断学习新鲜事物用于接受新技术的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从主导者到协作者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如何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等等都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协作教学能力,这样教师就可以从单一的主导者变为多重的学习者,在每次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跟学生一起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共同学习知识技能,这样教育培养的主体将会更加理性和自由,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具有更多的情感联系。虽然人工智能越来越完善,但是依然在某些具体问题上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来进行灵活处理,所以教师虽然身份发生了转变,但是依然要保持以人为本的教师内在素质需求,做好从主导者到协作者身份的转变[5]。

(四)积极提高与不断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作为现今教育领域一种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对计算机教师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有高的要求,不但要具有更广泛的知识面,还要具有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高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自身应成为高、精、专的复合型人才。高的本质是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能力的掌握程度,但是在这里可以延伸为渊博的知识,更高的师风师德,是教师人格高尚性的体现。计算机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去发现与创新,将人工智能技术这一新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不断探索新方法、新内容、新形式,保持创新思维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力争保证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先进性。计算机教师同时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发挥到最大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五、总结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仅要体现人类不可替代的特性,更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有效融合将提高教育的有生力量,人机协作可以共同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同时,积极顺应时代的要求,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即使学生知识技能的讲师,又是学生生活的导师,积极配合人工智能,培养有个性、有思维的创新人才。总之,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人机合作成为必然,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教育回归其本质。

猜你喜欢
素质计算机人工智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