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海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2021-12-29 12:03
农场经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海南毕业生影响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岳昌君(2020)表示,疫情是短暂的,终将过去,但短期的疫情对经济发展、就业的稳定却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海归学子与高校毕业生之间存在就业竞争。张美玲和赵子涵冰(2020)表示,基于“非典”历史回顾,对疫情下就业难题有充分认识和了解。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与海归学子就业竞争的严峻形式也是前所未有。

(二)国外研究现状

据网络数据调查,国外疫情仍然处于严峻阶段,国外大多数学校仍处于停课状态,国外高校毕业生因毕业典礼和就业招聘会暂被搁置感到焦虑和不安,使得大部分国外高校毕业生产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想法,国外企业受疫情的影响也不得不停产停工。

(三)综述

综上所述,国内研究倾向于分析疫情给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并从个人心理准备和学校就业指导等角度提出建议;国外研究也是倾向于对现有全球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进行分析,并从如何缓解压力的角度提出不同建议。本文也认同疫情是暂时的,虽然因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在一定阶段会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从全球经济发展总趋势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国内疫情乃至全球疫情过后,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与全球经济恢复,疫情后的市场更加成熟与区域经济发展继续升级,都会对知识型员工有更大的需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会从就业岗位少向就业要求高转变。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以下三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疫情对海南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文献研究法。查询较早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及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理清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了解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在疫情期间的就业情况。

数据分析法。查询《2019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分析海南人口就业情况和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趋势。

比较法。将国内外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现状进行比较,了解国内与国外不同的就业发展趋势,分析疫情对海南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

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海南各高校2020 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1.海南高校毕业生受疫情影响,就业压力增加

据《2019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末全海南常住人口达944.72万人,比上半年增长10.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达14.49万人,比上半年增长12.9%;城镇登记失业率2.25%,比上半年回落0.06个百分比。因此,通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数据分析,海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仍在持续增加。受疫情的影响,不少中小型企业遇到产品卖不出去,库存大量堆积,资金周转不开等问题,企业就需解雇一部分职工来缓解所面临的难题,失业的职工只能加入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队伍当中。

2.高校推迟或者取消原有的招聘计划

受疫情的影响,高校为了避免学生聚集,保护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不得不推迟或者取消校园招聘会,采用线上模式进行招聘,而线下招聘向线上招聘模式转变使很多毕业生在线上求职时容易产生怯场、迷茫的状态,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再次提高。

3.学生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受疫情的影响,高校不得不延迟开学,“网课风暴”就此兴起。高校为了开展“停课不停学”的计划,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论文的进度受到影响、实习报告缺少材料、学生的课外学分未能修满等问题,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对于大多数考研的同学来说,入学考试的复试和调剂问题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问题带来的危害

1.疫情使得企业提高用人标准

受疫情的影响,不少中小型企业在解雇或招募职工时,为了能够在岗位上留住或招募到合适的任职者,企业就要提高用人标准。用人标准不能只考虑到高校毕业生的个人知识水平,还要结合自身的综合素质、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等。而且,基于高校扩招政策、海南人才引进政策、一些学生因考研失利、海外学子留学归来等,使得海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在不断提高。

2.高校的就业指导面临新的挑战

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中间媒介,对毕业生的就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受疫情的影响,线下招聘的模式转化为线上招聘的模式,招聘模式的转变考验着高校教师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应变能力以及学生对于招聘模式转变的适应能力。

3.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积极性逐渐下降

高校毕业生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学习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特殊群体。因疫情的影响,高校延迟学生的开学时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开始感到焦虑和不安,从而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开始逐渐降低。

四、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

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尤为丰富。据《2019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80.36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9.04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192.54亿元,增长7.5%。据此分析,第三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其次就是第一和第二产业。在疫情暴发期间,第三产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在疫情的压迫下,社会经济竞争强度较大的条件下,企业只能解雇一部分职工来缓解企业自身所面临的难题,从而导致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员为了谋求生计,就只能加入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队伍中。

(二)高校层面

受疫情的影响,高校不得不以网络授课的形式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而这却给高校毕业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高校的专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不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从专业设计进行分析,许多高校在专业设计上并没有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对接关系。由于一些专业的知识过于老旧,学校并没有及时去调整,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时,专业知识运用不上。再加上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大,新专业技术兴起,学校盲目增加新的专业,没有遵循科学发展,也会导致高校与企业对接不上。从课程设计进行分析,大多数高校会以专业知识理论课为主体,过多地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过少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缺乏实战经验,工作效率较低等,海南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容易处于茫然和焦虑状态。

(三)学生层面

受疫情的影响,高校延迟开学,从而导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对能否顺利毕业和求职感到迷茫和焦虑。而高校毕业生感到迷茫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没有明确的就业规划。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在就业规划中太过于理想化,从而导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不愿在最底层做起,只想从事高职位的工作,甚至在就业竞争中,太过于随意、被动,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容易产生错误的想法。

五、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鼓励海南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高校与有关部门协商,实施服务基层项目。例如:选择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人员到村任职、选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受疫情的影响,高校为了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倡学生积极地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是快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有效途径。提倡学生积极创新创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开拓逻辑思维,提升个人的就业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也可以抓住新冠肺炎疫情的机遇,开拓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创新创业。

(二)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工作

对于高校的防疫工作,加强对校园的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指导教师和学生做好个人的防疫工作,保证老师和学生的安全。对于学生的就业工作,高校应对原有的专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进行合理调整,让高校毕业生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要遵循科学的发展,不盲目地增加新的专业,让学生所学的专业能与企业对接。其次,在课程设计中,不能以单一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还要将专业培训课与其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实践性和专业的应用性。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受疫情的影响,招聘模式转变,指导老师要对招聘模式的转变有明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指导规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服务。

(三)高校毕业生应理智对待就业问题

疫情的影响是短暂的,不能因疫情扰乱原有的秩序。虽然在疫情期间高校毕业生会因为就业的问题感到迷茫和焦虑,但也要坚信疫情只是短暂的,等疫情得到有效防控时,高校的招聘计划,企业的岗位招募也会以新的形式开始,因此高校毕业生应理智地对待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海南毕业生影响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