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下的财务风险及规避研究
——以粮食仓储企业为例

2021-12-29 12:03
农场经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粮食经营财务

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农业企业发展的弊端也在不断显露。近年来,由于资金链,人工以及负债等问题致使多个企业退出农业经济舞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其他行业的发展进程,所以解决农业企业的财务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农业经济下的粮食仓储企业为例,作为商业性和政策性经营模式共存的企业,每年都要面临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其中面临多方面的财务问题,分析粮食仓储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对其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粮食仓储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

(一)粮食仓储企业收购期交易频繁,无法保证账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粮食仓储企业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行业,其不同时期财务进行记录的数量不同,时间分布也不同。粮食仓储业在粮食收购阶段,一般是由收购员和车辆下到基层与粮食售卖者(如粮贸企业)直接接触、直接交易,一般来说仓储企业具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但由于时间紧、数量大、购买和入账存在时间差,使得财务无法及时准确地记录每一笔经营活动,极易出现漏记、晚记等情况。加之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很多交易以支付宝、微信、银行转账等方式在网络上进行,没有实物性的交易凭证,这也给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交易繁多,交易依据混乱的情况下无法保证粮食收购期间账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粮食仓储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两性”企业经营者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一方面,粮食仓储企业在创建初期需要大量的运输设备、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来进行粮食处理,如大型汽车、烘干塔等,但由于没有大量的资金支持,许多企业选择借款的方式筹集资金。

另一方面,粮食仓储企业在经营时期的销售深受国家订购粮和专储粮的影响,当国家粮库打开时,粮食仓储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营业收入,但有时由于受到国际环境或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国家会推迟收粮时间,使得很多粮食仓储企业的资金循环产生问题,这时经营者为保证资金充足就会采取融资和借款筹资的方式维持经营。虽然企业的资金问题一时得到了解决,但随之而来的资金结构问题也日益凸显,极易导致负债占比过高,造成资产负债率较大,久后会造成负债失衡,最终因负债过重导致财务风险。

粮食仓储企业是商业性和政策性相结合的企业,因两种经营模式并存,争夺资金、互相挤占的矛盾不断突出。作为商业性企业,经营者自主决定买卖粮食,在市场经济下经营者没有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和防范,就提前售卖或积压粮食延后出售,极易使企业陷入财务风险困境。作为政策性企业受到指令性管理明显,粮食仓储企业作为国家可以调控的粮源,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国家可以统一调用和支配粮源,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国家为保障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给予农民较大的财政政策支持,使更多的粮食仓储企业让利给农民,降低了利润收入。

(三)粮食仓储企业短期内收益很难大幅上升

我国粮食市场在国内已接近饱和,粮食消耗量大体保持不变,这意味着粮食仓储企业每年销售没有较大变化。议价粮的经营和核算属于企业商业性经营活动,亏损由企业自负,粮食仓储企业中公粮受国家政策影响,每年售价较为平稳,短期内变化浮动小。粮食仓储企业响应国家要求可进行储备粮保管,国家每年支付一定的仓储费,但从粮食仓储企业的整体经营上看,此类收益变化程度低,因此,粮食仓储企业短期内收益变化幅度没有明显上升。

(四)固定资产支出占比较大导致经营成本过高

每年粮食仓储企业收购的粮食需要使用机械设备长时间持续工作,如清理、烘干和储存,使固定资产的使用率较高,折旧不断增加。此外,因每年收购的粮食数量巨大,加之以往储存下的剩余粮食量使得粮食仓储企业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和仓库进行储藏,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大。粮食仓储企业为使粮食符合国家标准,企业在粮食收购、加工和仓储管理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因此,企业每年的工资支出数量大,再加之固定资产占比大,导致粮食仓储企业的经营成本高于其他企业。

二、粮食仓储企业的财务风险规避

(一)创新粮食仓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在网络信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的应用和软件的使用不断影响着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传统的财务记账方法也随之改变。传统财务记录主要依靠纸质票据、凭证等来进行,而且工序复杂繁琐,也给财务人员增加了许多困难。网络支付已成为当下主要支付手段,大多财务数据和信息都是以电子形式存在,传统的财务记录方式已不适应当下快节奏的经济活动。如果无法高质量有效地处理电子交易信息就会造成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完整和滞后记录等情况。粮食仓储企业作为特殊的一类行业,参与收支交易的人员众多,为维持企业高质量经营和发展,要求粮食仓储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完整和高效,不断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及时与交易人员沟通获取相关电子凭证,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优化粮食仓储企业资金结构,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粮食仓储企业应在内部建立一套合适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发挥制度在财务信息质量中的指导作用,此外,企业也应提高财务信息监管力度和效率。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经营者应广泛关注国家经济动态,积极吸取与粮食企业有关的各类高效准确的信息以保证经营决策上的准确性。再而粮食仓储企业要综合吸收财务信息和资金使用状况信息,合理优化资金结构,提高企业流动资金比率,使用多方面融资减少负债比率,从而防止资金大量流失。要发挥可用资金的整体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拓展经营活动,提高企业收益

粮食仓储企业的经营受国家政策影响,由粮食部门统一管理,承担着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的职责,虽受国家影响但也可进行自主经营。作为参与粮食流通活动的独立经济组织,拥有着经济独立性,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粮食仓储企业可进行独立的多层次的经营活动,运用企业的其他资源开展一些收益较高的经营活动,如短期租赁,代储货物等经营,增加短期财务收入,提高收益效率,增加收益。但需要将商业性经营和政策性经营收入分别记录,防止会计科目记录混乱和错误,也有利于经营者通过财务信息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从而提高收益效率。

(四)提高粮食仓储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类高新技术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企业要不断加大科技设备资金投入,打造“数据粮库”。在粮食仓储企业,储存粮食数量大、要求高、难度大,不断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难题,大量的占地面积和大量的人工管理使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占据了主要支出。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也应不断转变仓储管理技术,“数据粮库”的出现和应用减轻了粮食仓储企业的储存负担。为提高粮食管理效率和保证粮食质量,粮食仓储企业应积极引进数据型粮库,并进行合理应用,不断推动粮库智能化管理,使粮食的湿度、温度得到更精准的保证。加强粮仓管理,实行控制一体化,减少人工数量,提高管理效率,进而有效降低粮食仓储企业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数据粮库中的信息系统还可以有效地进行安全警报,智能检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三、结论

随着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促使种植业、农资业、仓储业等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种植业、农资业、粮食仓储业的不断转型发展也是顺应了时代潮流。粮食仓储企业应不断地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在不断发展的市场大环境下,粮食仓储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一方面,粮食仓储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经营方向和更新财务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粮食仓储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建立一套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信息系统,对农业经济下粮食仓储企业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粮食仓储企业要不断地发现财务问题,解决财务问题,在对待财务信息不及时不完整的问题上要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在财务结构不合理,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上要不断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在短期收益很难大幅提升的问题上要不断拓展经营活动,促进资金运转,提高经济效益。在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上,提高科学技术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实现粮库智能化管理,减少人工费用。

猜你喜欢
粮食经营财务
珍惜粮食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