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健康教育在高职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2021-12-29 13:26朴月花
关键词:生活习惯饮食营养

朴月花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辽宁 沈阳 110032)

0 引言

高职学生面临学习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很多学生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再加上营养知识缺乏,不能及时调整生活节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而不利于其生长发育.通过高职生物教学可使学生了解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而营养与健康知识又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高职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与健康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营养与健康知识,使学生了解正常营养摄入、健康生活方式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与健康教育,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营养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在高职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1.1 生物知识和营养与健康教育内容关联度较大

高职生物知识以生命科学及其应用为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组成、生命活动、人体与内环境等,营养与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营养成分分析、如何合理膳食和科学摄入营养等,二者具有较大的关联度,这为生物教学中营养与健康教育的渗透奠定了基础.

1.2 学生对营养与健康教育内容兴趣较高

生物教师可以从生活实践入手引入营养与健康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合理化的饮食方案,引导学生健康生活.这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对于高职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营养与健康教育在高职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2 在高职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与健康教育的要点

在高职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与健康教育可推进高职生物课程内容的更新,结合高职生物教学实践,总结出营养与健康教育渗透的要点.

2.1 选择合适的渗透内容

在高职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要想实现有效的营养与健康教育,应从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入手,结合生物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渗透内容.深入融合营养与健康知识和生物知识,既可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可拓展学生的营养与健康知识[2].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选择渗透内容:

(1)细胞组成.细胞组成是高职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通过营养与健康教育的渗透能使学生明确营养摄入与细胞成长的关系.例如,在讲解“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人体内各类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可能诱发的疾病及补充营养素的食物,指导学生均衡饮食,保证各类营养素的摄入;在讲解“蛋白质”知识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蛋白质对人体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补充蛋白质的方式,建议学生多食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生命活动.生命活动是高职生物课程的核心知识,教师可考虑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选择相应的营养与健康教育内容.例如,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知识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和身体健康的标准,使学生意识到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的伤害,从而帮助学生纠正这些不良生活习惯.

(3)人体与内环境.人体与内环境知识包括新陈代谢、基因及内环境稳态等内容,这些内容与生活实践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应合理选择知识点进行营养与健康教育渗透.例如,在讲解“新陈代谢”知识时,可组织学生探究促进新陈代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多饮水、每日吃早餐、充足睡眠等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在讲解“基因”知识时,可组织学生探究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促使学生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食用彻底清洗过的水果蔬菜,增强学生健康意识.

2.2 应用多元化的渗透方法

高职生物教师应选择多元化的渗透方法,强化学生营养与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高职生物教学而言,教师可采用如下渗透方法:

(1)问题教学法.高职生物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和营养与健康教育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探究,了解生物知识和营养与健康知识,最终实现知识的有效融合.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加深问题的难度,以提高渗透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水在人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一知识点时,可设置以下3个问题:人体在没有食物摄入的情况下可以活20 d,而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仅可以活3 d,这是为什么?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水发挥什么作用?为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应提供多少水?在探究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先收集相关资料,明确水对人体的重要性,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指导学生如何科学饮水,纠正学生不喝水、喝饮料的坏习惯.

(2)情境教学法.教师可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和营养与健康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营养与健康教育的渗透更为灵活.例如,在讲解“营养物质代谢”知识时,可设定如下教学情境:应用所学知识为全家人设计营养食谱.首先,学生整合相关生物知识和营养与健康知识,如常见食物营养成分及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等,为食谱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分析家庭成员的体质情况、健康水平与饮食习惯等,并根据分析结果为其合理搭配膳食,要在保障营养均衡的情况下,增加家庭成员所需营养素的摄入,如偏瘦家庭成员应增加蛋白质、热量的摄入,如牛奶、肉类与面食等.通过情境体验式学习,学生学会了合理搭配膳食,掌握了健康饮食规律.

(3)案例教学法.高职生物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真实案例,以真实事件展示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例如,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报告指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因饮食不健康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0%,在被调查的国家中,中国的死亡率位列第一[3].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为高钠、低杂粮、低水果.教师可利用以上案例,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饮食知识,让学生调节自身膳食结构,减少盐的摄入,增加粗粮、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保证营养平衡、膳食健康.

2.3 开展课外拓展活动

高职生物教师可结合营养与健康教育内容设计课外拓展活动,以拓展渗透的广度与深度,切实改变学生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提高学生体质,改进学生健康管理[4].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建议生物教师设计如下课外活动:

(1)知识讲座.高职生物教师可邀请营养学专家为学生开设营养与健康讲座,向学生阐述饮食、生活习惯对人体营养摄入的影响,分析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因素,如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吸烟喝酒等,以小游戏的形式向学生演示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

(2)公益活动.高职生物教师可在“中国学生营养日”“世界卫生日”等特殊日子举办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到中小学或社区进行营养与健康知识宣传.在公益活动前,教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选择某个营养与健康主题作为宣传重点,如饮食健康、膳食搭配、饮食习惯等主题,然后各小组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成宣传手册或手抄报,向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宣传营养与健康知识.通过此活动学生的营养与健康知识得到了丰富.

(3)社会调查活动.高职生物教师可带领学生以“营养与健康”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建议选择某个小区或单位为调查目标,向社区居民或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饮食习惯、膳食结构等.学生可利用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和营养与健康知识分析被调查者在饮食方面的不足,并为被调查者提供调整膳食结构、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建议.通过此活动,学生可了解更多的营养与健康知识,并将其用于生活实践,同时借鉴被调查者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健康水平[5].

3 结语

在高职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与健康教育可推进生物课程内容的更新,增强学生营养与健康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议生物教师结合生物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渗透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应用多元化的渗透方法,结合营养与健康教育内容设计课外拓展活动.通过以上要点的落实可将营养与健康教育渗透在高职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提升生物教学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营养观念.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饮食营养
春节饮食有“三要”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蔬菜与营养
健康饮食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
别样饮食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