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12-29 22:25李新建赵宽容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双一流导师学术

李新建 赵宽容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 400067)

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2010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2013年,教育部又出台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2016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意见(教研〔2016〕2号),201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这些文件都指出要强化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试图以工商管理类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针对现状给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

(一)现有教学模式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匹配

现有的工商管理类研究生教学模式普遍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教学模式呈现被动灌输知识的趋势,这让研究生的学习处于一个被动的环境,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缺乏主动寻求新知识的能动力,逐渐失去批判性思维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前工商管理类研究生普遍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不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二)部分教学内容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匹配

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但是当前多数高校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材更新速度慢,导致教学内容远滞后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速度,知识结构不合理,以至于研究生无法从课堂教学内容来了解工商管理学科的最新状态和汲取到工商管理学科的最新知识,不利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拓展学科视野,也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传统教学方法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匹配

传统的工商管理类研究生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教学都将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而且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工商管理类研究生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少,缺乏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使得学生很难真正走进科研活动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系统中,以至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获得有效的推动力。

(四)研究项目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匹配

参与各级不同类别的研究项目,是激发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和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导师所带学生数量也相应增加,部分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多,也有部分项目难度较大,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这些都不利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的培养。

(五)科研环境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匹配

科研环境是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国内科研环境大多循规蹈矩,缺乏包容,视野不够开阔,活力相对不足,缺乏给工商管理类研究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土壤,使得大多数学生为了顺利毕业而放弃创新梦想。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提供给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国际交流渠道不够畅通,了解国外工商管理学科的前沿进展受限,使得学生的国际视野有所欠缺。

二、对策分析

(一)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打破现有教学瓶颈

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案例教学和学术研讨会分享的教学模式都是有效的途径。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需对企业进行实地访问、考察。定期举行研究生的学术分享会,创造学术竞争的氛围,让每位研究生都能投身学术。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企业和学术的前沿动态,同时也把握了专业学科的研究热点,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引入前沿课程,打造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是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工商管理领域内的新知识,学校可以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国际前沿课程,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吸收国际的前沿知识,为提升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三)结合专业实践,打造校企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

学校可以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度,即校内的学术型导师和企业的实践型导师。研究生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去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由学术型导师和实践型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实践任务计划,协同培养学生,有利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进而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丰富的研究项目牵引,保障科研创新能力施展的平台

针对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不足的实际情况,学校可以拨专项资金成立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中心,通过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中心提供的丰富的研究项目,研究生不仅可以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而且还可以在研究项目上自主发挥创新思维或想法,极大促进了研究生思维的活跃,为以后的创新性科研奠定了基础。

(五)拓展良好科研环境,提供科研创新思维的契机

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不断改良国内现有科研环境,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积极和国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短期的国外高校留学访问活动、国际合作的研究项目和国际学术会议等,或邀请国外的资深学者开设专题讲座或短期课程等。通过提升科研环境来促进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双一流导师学术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V eraW an g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爱情导师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