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联动 让重庆城乡融合的中职教育成为香饽饽
——小议重庆中职教育服务城乡融合的问题及策略

2021-12-29 22:25犹雪杨刘德文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城乡重庆技能

犹雪杨 刘德文

(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 重庆 402283)

一、重庆中职教育服务城乡融合的现状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具有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和大库区于一体的特殊市情。职业教育是城乡融合的粘合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1]。这个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重重,职业教育具有前所未有的迫切性,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走出自己的城乡融合之路,让重庆城乡融合的中职教育,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成为香饽饽!

二、重庆中职教育服务城乡融合的艰难困境

(一)中职教育地位尴尬,社会认可度低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的传统认识,认为做基层工作的人低人一等,这种传统思想造成对劳动者和劳动实践者的极度轻视,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资金投入不均衡,农村和城市差距大

重庆市融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和大库区于一体,经济发展不均衡。如:某中职煤技校,前几年非常受当地人们青睐,一般的农民子弟读不到,只有厂里工人子弟,才与有荣焉,后来当地煤炭资源枯竭,经济转型,此技工校就应声关闭,现在空置了校舍和设备,如果国家加大投入,学校及时与当地的旅游资源、加工农业、订单农业接轨,开设相应的专业,恐怕现在已经是人们追求的香饽饽学校了。

(三)专业设置脱节,涉农专业不够

专业设置与服务城乡融合的市场需求脱节。大部分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片面迎合学生的“跳出农门”择业观念,忽视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方向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开设一些社会上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所谓“热门”专业,导致学生毕业即失业。

(四)我市涉农职业教育薄弱,多方体制不完善

①涉农中职教育学历体系不完善,受农业方面技能考试的局限性,学生升学的渠道比较狭窄;

②我国劳动管理制度和涉农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很不完善,涉农职业资格证书发放混乱,技能鉴定不规范;

③缺乏“农科教”在政策上的组合,各个参与办学的部门缺乏衔接机制,不能真正做到校企联合办学以保证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课程设置失衡,忽视技能培养

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重完全处于失衡状态,大部分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忽视了技能的培养,使得职业教育脱节于现实。

(六)师资不足,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教师

农村中职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外聘老师所占比例较大,在编在册的老师流动性也很大。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四年前考进的七位在编老师,经过三四年后就流失了四个,流失原因复杂:大部分专业教师渴望但缺乏专业技能培训,设施设备陈旧,农村职校教职工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学校的不合理管理体制等[2]。

三、上下联动,让重庆中职教育服务城乡融合火起来

(一)市政府引领目标导向,管理部门大刀阔斧,从宏观上给予中职教育服务城乡融合的政策支持,形成政策高地

①舆论导向,政府利用网络媒体,加强涉农中职学校宣传

政府利用电视、头条、新闻等网络媒体,在公众面前大量宣传中职教育的优势,推崇对技能行业大师的崇敬。提高中职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让社会大众认识到中职生毕业后同样有出路,有前途。

②政策诱导,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农村中职学校

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等外在因素的推动,促进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互相流动,就如现在某些区县的“支教轮岗”政策。

③信息化管理,及时更新市场人才需求信息

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云平台中心,为中职学校提供市场信息,通过中职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④统筹管理,集团化办学,办社会需要的中职学校

以优质学校为龙头,组建教育集团,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牵动作用,带动其他职校共同发展,倡导和推动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农村职业学校流动。

(二)专业结构优化,着力涉农专业集群建设

一是改进传统专业,使其“涉农”;二是升级现有涉农专业,新增现代农业知识技能,培养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加强涉农管理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四是注重复合型涉农专业建设;五是联系本地附近农业特色,适当调整专业,城校互动,相得益彰。

(三)榜样引领,设立重庆中职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19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重庆西部片区名列其中,重庆西部片区试验范围包括:重庆市荣昌区、潼南区、大足区、合川区、铜梁区、永川区、璧山区、江津区、巴南区。可从以上试验区县中选取中职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先行学校,探索建立一套与既有体制并行的面向未来农业职教发展特点和当地城乡融合个性化需求的制度化创新服务新体系[3]。

(四)国际视野,走出去,引进来,中职也有“拿来主义”

加拿大的“转专业学分可互认”值得借鉴,这与目前我们国内一些大学生到技校“回炉再造”有些相似,年轻人走入社会,找工作到处碰壁,经历痛苦后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回校念个文凭,学门技术,再找工作机会就会更多了。

在澳大利亚,充满活力的TAFE也很有吸引力,绝大部分的职业教育课程是由政府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来提供的[4]。我市也可否向澳大亚国家学习呢?让我市的中职教育不是“后进生”的归宿,而是国家经济链条上重要的一环。

重庆要统筹中职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动态发展中兼顾效率和公平,共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使重庆中职教育服务城乡融合的历史洪流中成为人们追求的香饽饽。

猜你喜欢
城乡重庆技能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重庆客APP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劳动技能up up!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