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2021-12-29 22:25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图文意识探究

张 莉

(重庆市武隆区长坝中学校 重庆武隆 408500)

问题意识指的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也是创新思考的前提。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找到突破思维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纵观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而言,多具有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思维引导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教师需要创新地理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表达和思考。文章将结合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问题意识培养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读相关教研工作带来参考作用。

一、初中地理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匮乏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思想影响

初中地理课堂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多比较关注地理考试的成绩,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关注不足[1]。地理课堂教学中,侧重点多在于考试必考点的讲解,教师处于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倾听的地位,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较差,难以切实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及课堂学习的乐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模式限制

课堂教学的方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质量密切关联,但是基于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而言,多具有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氛围压抑等问题。课程设计不够合理,学生问题思考、回答的时间较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足。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还会应用大量的测试题检验学生能力,通过题海战术增强学生解题速度。这种方式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难以使学生自主思考、灵活探究,且可能会致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二、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鼓励学生表达,活跃课堂氛围

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敢于表达、主动思考[2]。教师需要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互动和交流,为学生问题意识的逐步形成奠定基础。

以“认识地球”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地球仪,有的学生可能会提问“为什么地球仪是倾斜的呢?是不是真正的地球也是倾斜的呢?”等问题,教师需要赞扬学生的提问,且组织其他同学一同思考和解答。在教师的赞扬和引导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提问的积极影响,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提问和思考,培养其问题意识。

(二)图文转换引导,分析时空关联

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形成、发展,均具有特定的空间、时间要求,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空间、时间两个维度开展[3]。教师可以通过图文转换的形式,将抽象的时空思维转变为简单的图文信息,在强化学生地理知识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明确地理时空之间的关联。

以“降水分布”内容为例,则可以根据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实现图文转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图,在图中找出并标记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而后指导学生观察三条等降水量线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相互关联,探究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情况及整体趋势。在图文转换的形式下,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规律产生一定理解,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且有利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提问学生“我们生活的城市中,一年12个月中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7~8月的降水量相对较多?”等问题,让学生意识到降水与地理、时间之间的关联,构建时空综合意识。

(三)模拟实验探究,提升综合素质

自然环境中某个地理现象、地理问题的产生,可能是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4]。开展地理实验探究活动,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且在观察、实践及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以“黄土高原地区”内容为例,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期间,教师则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实验内容,或者直接在教室中展开实验活动。比如可以准备2个喷头疏密度差异的喷壶,一片相对疏松是土壤,一片相对结实的土壤及2块疏密度不同的草皮,2个2 000ml玻璃烧杯,2个带孔的塑料板,1块大抹布放在烧杯下方。将2个玻璃烧杯上分别放置1个带孔的塑料板,且疏密度一致,而后放置2片疏密度差异的草皮。使用一个喷壶,喷洒在不同草皮上,让学生观察2个烧杯中哪一个的水更加浑浊。通过实验能够看出,在草皮疏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水越浑浊,进而引导学生感受植被种植的作用,可预防水土流失。

基于地理学科内容及学生特点实施问题导入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建议在课堂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图文意识探究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画与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