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感在高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的养成实操例举

2021-12-29 22:25黄丽鹏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责任感生物学育人

黄丽鹏

(福建省泉州市城东中学 福建泉州 362000)

当今社会,对于非贫困地区特别是城市学生来说,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是富足的,家长们由于自己儿时的辛苦经历大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再经历那些辛苦,于是很多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让他们有机会去接触家务等动手实践的活,同时在学生的学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学生们动手实践与实际生产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少,作为一名高中老师如何在高中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人以“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课堂”为例来阐述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渗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呢?为何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育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里有体现,2018年1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是学科育人的集中体现,该素养是指:“学生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具体指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教师教书育人,家长养育子女,最难的其实都是“育人”,最重要的其实也是“育人”,只是啃书不懂得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没有担当和责任感,对于自己和社会的长期发展来说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而甚至有的人非常聪明、有才,可是做的都是危害社会的事情,那我们这个“育人”就是失败的,综上所述,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有必要知道如何在自己的学科课堂渗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渗透尝试

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中,在新课导入部分可以播放或讲述孟德尔的生平故事和贡献,进而讲到联系到当今科技、医学的发展的双刃剑,就可以提醒学生一个科学家甚至是每一个公民都需要有社会责任感。例如:播放科学家孟德尔的故事介绍视频,通过科学故事提升科学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结合当前的新冠状病毒引发学生进行以下思考:有人说:“只要将基因研究清楚了,在生命科学领域就可以随心所欲了。”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许多人对包括基因研究在内的生物技术忧心忡忡,你怎么看待科学研究有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引导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人类等生物甚至是地球、宇宙造福,也可能给人类等生物甚至是地球、宇宙带来灾难。每一位科学家,甚至每一位公民,应该要有社会责任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所做的事情将会给社会乃至地球和宇宙带来怎样的影响,科学和技术应该为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和宇宙带来光明和福祉,倡导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观、宇宙观。

在“免疫调节”的教学中,可以先播放人体免疫系统的视频,透过视频让学生认识到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及其功能,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疫苗、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自我关照自身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关爱他人的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在“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教学中,我通过以下方式渗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布置学生去查找有关水中毒的知识并自行组队自编自演“水中毒科普视频”;2.布置学生在家网上搜索该探究实验的探究案例,利用家里的可用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实验;3.给学生一些材料用具让学生到生物探究室去进行更细致而专业的实验操作;4.布置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本节内容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尝试去理解医学上比如注射生理盐水、水中毒等有关的原理,还能理解在农业生产上的例如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等的原理,将所学融入现实生活,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以上只是我举的几个小例子,相信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要愿意,我们会有更多的方式方法来协助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有耐心地慢慢地渗透引导,愿我们都能在高中课堂中充分地渗透,真正达到“教书且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责任感生物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