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探

2021-12-29 22:25王怀柱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元曲古诗词资源

王怀柱

(重庆市求精中学校 重庆 400042)

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开展,积极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认可。倡导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的文化自信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继而借此发扬民族精神。随着中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将“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升为了“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升为了“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将这些优秀文化的词句加入到地理课堂中既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优秀传统文化大家最熟知的是古诗词,学生也通过语文学习和课外拓展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词,但元曲等其他优秀文化元素中的地理资源还有待发掘。因此在课堂中适当加入元曲中的地理资源,在丰富和完善地理课堂资源的同时,还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一、开发元曲中地理资源的意义

与古诗词一样,元曲也是我们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元曲中的地理资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适应新课标对地理教学的要求

将元曲中的地理资源运用到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中还专门强调了要在教育中纳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强调课程结构中体现学科融合,将元曲中地理资源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语文与地理的学科联系,适应新课标对地理教学的要求。

(二)丰富课程资源和教师积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去创设更多样化的地理课堂呈现。对元曲中地理资源的开发,无疑是在的领域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从地理的角度去解读元曲的同时,也为元曲和地理知识之间开启了新的大门。对于新课标背景下的老师而言,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和综合素养,因此开发元曲中的地理资源在丰富课程资源的同时,还能丰富老师的知识积累。

(三)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正如电视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搬到荧幕上那样,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应始于意识、显于行动,在地理教学中插入元曲的词句,可以于无形中点滴渗透传统文化,在地理教育层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元曲中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针对古诗词中地理资源的开发已有不少一线教师和学者进行了研究,也产生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研究者都证明了这些地理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元曲与古诗词有极大的相似性,借鉴古诗词的解读和实践方法将元曲渗透进地理课堂,元曲中地理资源对地理教课堂教学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将元曲加入地理课堂教学,学生会有一种新奇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地理课堂更加趣味十足。例如,在学习大气受热过程部分内容时,一句“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将大气保温作用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差异一笔脱出,意蕴绵长;在学习常见天气系统的锋面系统时,“绣被不禁昨凉夜。酿秋光,一半儿西风一半儿霜。”将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生动的描绘出来,一半儿生活一半儿知识;在学习常见天气系统的气旋系统时,一曲“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幺〕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将伏旱画面跃然纸上。当老师或同学在课堂上抑扬顿挫的念出这些元曲时,即使处在听课边缘的同学也会突然抬头看看讲台上发生的变化,于是会饶有兴致的倾听接下来老师想要用这些元曲词句干什么,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二)促进教学平衡,让课堂“生动”起来

当元曲作为一种地理教学资源运用于地理课堂,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还有效建立了地理与语文间的学科联系,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促进学科思维平衡;学生自觉对元曲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老师给出的词句产生呼应,学生主体地位得以提升,可以促进学生主体和老师主导地位的平衡;当学生朗读出这些元曲词句,静态的课堂在学生的“发声”中动了起来,可以促进地理课堂动与静的平衡。学生在动嘴、动脑、动手的同时,地理课堂也能够随着“生动”变得生动起来。

(三)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元曲加入地理课堂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科联系,打开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新思路,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地理实践能力,可以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到可见效果。

三、如何选取元曲中的地理资源

元曲作品数量庞大,如何针对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元曲词句至关重要。合理的选取元曲内容需要考虑学生能否解读词义、能否关联相应地理知识、能否以此结合生活现象等问题,既要考虑与地理知识的关联是否紧密,还要思考能否让学生借此有效生成目标知识。

(一)要有较强关联性

将元曲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首先需要考虑的必然是与地理知识的关联性,分析其是包含或涉及地理知识。有的元曲是与地理知识有直观或显性的联系,有的元曲则需要通过教师分析其写作背景等引导学生思考其隐含的地理知识,不论是哪种情况,都要牢记是为了教学而选取的原则,切忌牵强附会。除此之外,元曲的选取需要全面分析该部分词句的广度、深度及价值观是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正向的意义。

(二)要难度适中且具有生成性

元曲作为地理课堂的资源加以运用,可以认为是地理教学的工具,其使用目的是辅助地理教学,因此选取元曲时需要注意解读的难度,不能在解读上花费太多精力,尽量遵循能短则短、能简则简和朗朗上口的原则,否则既增加学生理解难度又喧宾夺主,将地理课变成了语文课。教学是为了实现教师有效传授与学生有效生成,在精心选取的元曲资源辅助下,预设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的促进学生知识生成的自主性,实现更好的教与学效果。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宝库如星河般浩瀚,地理的学习在经纬纵横间联接万事万物,当古诗词、元曲及其他优秀古典文化作品中的地理元素与地理课堂有机结合时,地理课堂将会开始慢慢展开其囊括天地的全貌,让学生在锻炼综合思维的同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目标上海拔再提升。

猜你喜欢
元曲古诗词资源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爱古诗词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我给资源分分类
品读元曲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