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讨

2021-12-30 09:23陈冬冬汪惠萍
当代旅游 2021年30期
关键词:思政案例意识

陈冬冬 汪惠萍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11

引言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自然地穿插渗透在课堂教学中[1],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2],其最好的内在激励是教师的认知升级和角色回归[3]。在酒店专业课程中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意识,将有利于其职业和人生的可持续发展。“酒店管理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学识基础,也为学生融入并认可专业,建立行业归属感确立了情感基调,有必要挖掘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一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思政改革调查分析

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和效果,笔者于2020年10月至11月,针对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酒店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26份,回收有效问卷181份,有效回收率为80.1%。在所有被试中,女生占比66.85%,参加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生占比17.68%。已结束该门课程学习的学生占比62.43%,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价较为准确真实。

(一)课程思政满意度及课程思政开展的必要性调查

在对自身意识形态造成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学生的选择概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学校教育(90.06%)、家庭教育 (85.64%)、社会舆论 (32.6%)、政府宣传(25.41%)。可见学校教育对于学生思想的影响是深刻的。79.01%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是重要的,只有5.52%的学生不太乐意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学生们最愿意在社会生活(71.27%)和酒店专业知识(65.19%)中融入思政教育。因此良好的学生基础,较高的配合度,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已完成课程的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满意率为73.34%,说明仍有进步空间。

(二)课程思政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偏好调查

结果显示,教学内容的偏好得分均值依次为:爱国情感激发(4.25)、心理健康调节(4.03)、职业意识教育(4.02)、创新创业教育(3.98)和社会意识培养(3.98)。学生们表示,他们喜欢感受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传播正能量。对这些内容加以关注,可以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就读年级不同,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稍有差异。大一学生对于酒店行业职业意识的培养是很感兴趣的,而创新创业对其而言可能心理距离较大。

在教学方式上,得分均值依次为:情景模拟(4.02),多媒体演示(3.99),学生互动(3.95),教师讲授(3.85),任务驱动(3.67)。较多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驱动分值最低的原因可能在于学生在面对任务时感受的压力过大,因此未来需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完成任务时的自信、自觉和自我思考。

二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笔者在课程教学设计和授课过程中深入思考,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资源如下,具体见表1。

表1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思政元素

(一)基础知识

课程章节有酒店业概述、酒店业的发展历程、酒店管理理念的演变和酒店组织管理。

可融入的思政元素:解析酒店概念四要素,塑造酒店行业的正面形象,融入是非观教育;对比分析世界和中国酒店业发展历程,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爱国教育;以管理理论的时间发展为轴线,融入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中国开元旅业集团组织结构改革案例,融入与时俱进的行业观教育。

思政教育目标:树立正确的行业观和是非观;培养行业责任感;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酒店业职业意识培养

课程章节有服务意识、岗位意识、管理意识。

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学习优秀服务案例,融入服务意识和正确价值观教育;酒店行业人才现身说法,融入敬业教育;思考酒店行业管理难题,培养学生的管理者思维和进取心。

思政教育目标:正确看待酒店服务工作;树立爱岗敬业的信念,做好进入酒店行业的思想准备;正确认知酒店管理者的素质需求,坚定理想信念。

(三)职能管理

课程章节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后勤保障管理。

可融入的思政元素:案例分析不同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酒店财务管理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融入财务法制教育、企业诚信教育;介绍新型营销方式,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就后勤工作是否重要展开辩论,融入职业责任感和成就感教育。

思政教育目标:正确看待酒店每个部门,树立爱岗敬业的信念和管理意识;建立对财务管理和法律法规的敬畏心;训练创新能力,认识酒店对环境的适应性及能动性[4]。

(四)业务管理

课程章节有业务部门管理、危机管理。

可融入的思政元素:角色扮演,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通过新冠疫情带给酒店业的冲击,融入危机意识教育。

思政教育目标:正确看待酒店顾客及其需求,建立对市场的敬畏心;加强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 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酒店管理概论内容丰富,素材广泛,理论性强。要实现“润物无声”的价值观念引导效果,需要注意几点。

(一)案例选择要注意时效性和思想性

将思政元素和理论知识融入教学案例中,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觉悟,案例选择则要注意时效性和思想性,应选择行业最新发生的、学生最感兴趣的、最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或者引发观念思辨的时事热点。如在“人力资源管理”章节选取了疫情下老乡鸡董事长撕毁员工减薪请愿书的案例,引发了学生的广泛讨论和专业情感上的认同;在“业务管理”章节讨论了万豪旗下酒店员工清扫客房违规操作被客人偷拍的案例,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角色定位上进行思辨[5]。

(二)任务设计要紧贴行业

在进行项目任务设计时要选取紧贴时事、紧贴行业的工作任务。如在“营销管理”的任务设计为,学生回看薇娅直播带货森泊度假酒店,查阅相关新闻,讨论观看直播时消费者的心理感受,以理解新型营销方式对酒店的影响。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布置小组成员必须切实参加并协作的“难题”,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和分工协作。

(三)研判辩论法进行价值判断

酒店的行业新闻和案例中蕴含了大量有关职业道德、价值判断的问题。因此可以使用研判辩论法引导学生思辨,形成正确的行业观、价值观、职业观。如组织学生对酒店后勤工作是否重要展开辩论,要求学生针对行业曝光的新闻做出书面或口头的价值研判等。研判辩论法和案例教学法可以融会贯通,互有渗透。

(四)角色扮演法树立角色意识

角色扮演法是酒店行业常用的培训方法,在设定情境中解决现实或虚拟的各种问题,有利于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在业务部门管理中,设计前台销售服务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诚信销售[6]。

(五)及时反馈跟进

课程思政要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社会意识、岗位意识、责任意识、行业意识等。每一个项目任务、每一个辩论论题、每一次角色扮演、每一个案例研判,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需要及时地与学生确定教学效果。

四 结语

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的基础。辨识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发掘蕴含在其中的优质的育人元素,对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总结,酒店管理概论开展思政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还需要更加全面的探究, 以实现真正的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思政案例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样板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