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2021-12-30 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案例教学方法

姚 远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3)

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模式仍旧停留在教师居高临下“满堂灌”,学生麻木“记死过程”的恶性互动中,教学效果不佳。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学习资源如潮水般涌来,一边是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一边是乏味的课堂教学。面对如此窘境,教育界甚至出现了可以取消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的荒谬言论。

本教学研究以计算机辅助设计AI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入教学为着力点,旨在梳理相关教学经验,开拓教学思路。个人认为,新的教学思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课程内容建设

课程内容的充分、合理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及输出上占据主导地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使网络学习资源极为丰富,课程内容的“垄断性”明显降低。面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及移动互联网思维,学生的知识来源、学习习惯均有改变。在新环境下,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重新审视尤其重要。个人认为,课程内容的建设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一)注重完整性

互联网资源的极大丰富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它可能导致课程内容选择的盲目性。课程内容的完整性要求课程内容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可根据师生意愿随意增减。

(二)注重时效性

课程内容的时效性要求课程案例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紧跟时代的发展。为了保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新鲜度,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提供了更多选择。个人认为,更新课程内容可通过自选与他选两方面着手。所谓自选,是根据教学计划,由教师筛选优秀教学案例(教材资源、项目资源、网络资源);所谓他选,是由学生筛选教学案例(网络资源)。鼓励学生探寻教学资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具有积极意义。

(三)注重启发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重实操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陷入“记死过程”的陷阱。为了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注重所选教授内容的启发性是十分必要的。这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一方面注重探寻固定案例效果的多种解决方案,一方面注重探讨固定操作技巧的多样性应用。[1]

(四)注重衔接性

教学案例的选择要体现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例如,在AI软件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增添有关标志设计、VI设计矢量插画绘制等方面的课程内容,与后接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注重趣味性

增加教学案例的趣味性是避免课程沉闷,提升课程磁力的主要手段。课程内容趣味性的提升,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点。实践证明,教师适当地挖掘有关电影、动漫、时尚相关的教学案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手段的选择

调研发现,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普遍采用相同的教学手段:教学空间为电脑机房;教学信息传递采用幕布投影或教师端界面共享;文件资料传递采用文件件共享。相对于非计算机应用类课程而言,该课程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较高。然而,平心而论,目前该教学手段的应用至少已持续了10年之久,故步自封导致课程活力低下。面对新形势,善用移动互联网,提倡移动设备融入教学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教学要求的关键。个人认为,教学手段可以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一)网络教学平台应用

目前可供选择的网络教学平台较多,选择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是课程教学的关键。个人认为,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同时支持电脑及移动设备操作;操作便捷;支持视频、图像上传;支持互动交流;可实现远程课程。[2]

网络教学平台可选用对分易。对分易教学平台的搭建体现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教师通过对分易教学平台可以轻松实现以下操作:

1.扫码考勤

对分易网络平台有着强大的考勤功能。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手机输入验证码或者扫码便可实现有效签到。另外,平台具有考勤信息导出功能,有助于教师学期末考勤分数的核算。

2.视频资源共享

教师通过对分易教学平台可实现单个或批量上传视频文件的功能,为教学录屏资源共享提供便利。学生可通过PC或者移动设备浏览、下载视频资源。该平台稳定,无卡顿现象。

3.问卷调查

对分易教学平台有匿名问卷调查功能。教师通过该功能能够及时、有效且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录屏设备适时录播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授重操作过程的演示。操作过程的录制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很大。个人认为录屏资源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课上教学现场的录制,一部分为课后反馈难点的录制。课上教学现场录制部分相对随意,但更具有真实性和带入感。该环节本着一案例一录制,一录制一上传的原则,为学生上机练习提供帮助,有利于学生演练过程中遇到问题的高效解决,同时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课后反馈难点录制部分的录制内容以学生反馈信息为依据,并适当增加难度,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补充,可以提高学生对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3]

(三)移动设备融入教学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移动设备的融入课堂丰富了教学形式,增加了课堂活力。课上,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可通过移动设备观看教师上传的教学现场视频,避免了教师对同一案例反复讲解的困扰,提高了教学效率。课下,学生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教学反馈、查看教学视频,为课后互动、课后拓展学习提供便利。然而,移动设备融入教学是把双刃剑,如何做好引导与监控成为摆在面前的棘手问题。经实践证明,通过把控课堂教学节奏、严抓演练作业质量能够有效杜绝移动设备被另作他用。

三、教学方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移动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教学环境、学习习惯的变化推动着课程教学方法的深化与创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思维所具有的开放性、自由性、共享性是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的着力点,同时也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了难度。目前来看,学生们对课程的预期明显提高。

然而,当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教师演示与学生演练相结合的单一教学仍为常态。传统教学方法对知识的传递效率较高,但容易导致课堂气氛乏味。面对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对教学的渗透,探寻并践行更加开放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发现式教学

移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呈现,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授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增加案例自主研究环节。在本环节的案例制作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直接示范,而是提供一定的自主研究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探索。[4]

(二)讨论式教学

讨论法引入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及独立表达。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增加案例讨论环节。案例讨论主要针对时下主流的设计作品(电影海报、电商节庆海报等)展开,主要探讨设计作品所用软件技巧。通过课上讨论,我们一方面通过大家感兴趣的案例教学可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要求发挥教师在教学互动中的引导作用,将知识切实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增加教学拓展环节。本环节要求教师在案例讲解完毕后分享该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该环节的融入有利于打破同学们对某一操作技巧的固化理解,是提高学生软件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两面性。它为课程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课程教学增加了“障碍”。如何扬长避短是每一位教师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在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手段选择、教学方法应用三方面展开探讨,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案例教学方法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