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1-12-30 14:34赵小亚张春阶赵卫红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7期
关键词:课件信息化素养

赵小亚,张春阶,赵卫红,陈 霞

(1.吉首大学 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2.张家界市武溪小学;3.张家界市敦谊小学,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我国教育部先后发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进一步要求教师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1],提出了建设“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2]。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现在的中小学教师也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信息化教学的潮流中,例如,如何让信息技术辅助教师日常教学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在课堂上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实现“教学”和“学习”的有效融合。

1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升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而提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3]。”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师信息化意识薄弱

部分教师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更加重视学生成绩,千篇一律的讲解与刷题,使教师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创新。还有些教师更是简单地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在网上下载PPT、插入视频或音频,将知识点通过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信息化教学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包含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设备操作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等多个方面[4]。需要通过开展系统详细的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宣传信息化教学目的、内容和意义,介绍电子白板、投影仪、电脑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方法,提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课件制作、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的教学能力,才能改变教师对教学的传统认识,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更好的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2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欠缺

现代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素材、课件与网络课件、教学案例等[5],使教师能更好地直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然而,有些年纪偏大教师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使用纸质教学参考书或教师用书来备课,未能在互联网上选择合理的信息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部分年轻教师会通过备课大师、学科网等网站下载符合自己教学内容的课件和教案,但未结合班上的学情进行相应的调整,缺乏对应的视频和图片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信息化教学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部分农村教师甚至不能熟悉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只能等待信息员来处理。

1.3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不足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指的是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理论,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现对学生新知识素养的构建[6]。虽然大部分教师非常认可信息技术深入教学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实践中,部分教师只会运用Word、PPT、Excel等软件的简单操作,而不知如何使用软件制作调动学生兴趣的动画视频、教学课件。因此,大部分教师仍然缺乏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的运用不够深入。

2 信息素养提升对策

2.1 强化信息意识

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自身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效果[7]。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应对信息要有一定的敏锐度,具有多渠道获取信息、学科知识与信息资源整合、学习新信息技术等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因此,中小学教师因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2.2 丰富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构成信息素质的基础,是进行各种信息行为的原材料和工具。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交流,掌握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主动分享教学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因此,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从互联网中获取信息资源,将动画、视频和图片等添加在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课堂知识、增强课堂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增强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指理解、获取、利用信息能力及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了解相关检索知识、制定检索策略、拓宽获取数字教育资源途径、深入了解相关教学软件、组织教学设计活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等方式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2.4 加强信息道德建设

教师应自觉遵守信息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身信息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向学生传授信息道德规范的标准,增强其信息道德意识。

2.5 丰富教学资源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育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整合离不开丰富的教育资源,只有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将会得到加快[8]。因此,学校可建设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开发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研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2.6 完善信息化教学激励政策

信息化教研比赛能快速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学校定期举办信息化教学竞赛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对优秀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提高教师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积极性。骨干教师还可申请信息化教学的相关课题,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成长经验,以个体带群体,帮助其他教师来实现自身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以此来促进教师们教学相长。

3 结论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结构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是否具备信息意识,是否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进程。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和学校共同努力。教师不仅应该丰富信息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知识,还应该积极参加相应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技能培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校应给予教师一定的支持,定期派教师外出进行新技术培训,完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机制,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猜你喜欢
课件信息化素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