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
——以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1-12-30 14:34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7期
关键词:预案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惠 慧

(广西科技大学 图书馆,广西 柳州 54500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每一次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无法做到未卜先知,控制不当的话会迅速蔓延至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旦蔓延必将成为“全球性大流行病”[2],造成严重地冲击。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师生密集场所[3],如何在突发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开展科学有效的防控,如何精准地为师生提供各类信息服务,文献传递,如何在图书馆恢复正常开馆后做好持续防控工作,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1 突发重大公共事件下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应急服务

1.1 应急响应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扩散的第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都会紧急关闭,暂停一切实体性的空间与资源服务,这是疫情暴发初期所有的图书馆采取的最直接有效的应急措施。但闭馆不意味着停止服务,比如对外借图书延长归还时间、线上资源免费提供等服务。这些有效的举措既能与读者保持信息通畅,也防止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1.2 应急纸质图书借阅服务

突发事件下图书馆的紧急关闭,导致读者无法直接进入馆内借还书,但对纸质图书有强烈需求的读者,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积极推出“帮找书”服务。本校师生可登录校园网查询馆藏书籍目录,如果读者查询到所需书籍,可通过各校区QQ号联系,留下取书信息:姓名+一卡通号+联系手机+借阅图书的书名、索书号、所在馆藏地点等。然后各校区的工作人员把找到的图书借阅到读者一卡通上,将图书消毒装袋,随后电话通知读者在约定时间到图书馆门口取书。

1.3 应急资源服务

虽然停止图书馆馆内服务,但是图书馆会尽最大力量及时满足师生们的在线教学服务,在资源,文献,服务上面向师生做好保障工作,尽量实现资源访问24h不间断。疫情下的校园防控严格,为了让大家“宅家不闭网,停课不停学”,本校图书馆通过校园网的VPN(虚拟专网)服务器让师生可以访问学校购买的大部分文献资源,比如CNKI(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开放了免费的下载服务,供师生们在校外也可以参考使用学校图书馆平台服务,在文献保障方面全心全意地为学校师生学习、教学、科研的开展提供便利。

1.4 应急心理服务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后,学生的情绪波动会比较大,本校图书馆会积极开展各项线上活动,进行阅读疗法和竞赛活动。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推荐《一见你就好心情》《人生的起点和终点》《病毒星球》等书籍,以鼓励、引导师生通过阅读的力量,以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抗击。与此同时,虽然不能像平常一样线下开展各项专题活动,但是也不妨碍在家参加一些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老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这些活动可以积极有效地让师生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在参赛中忘记忧伤,始终能保持一颗激情四射的心态。

2 排查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卫生安全隐患

紧急关闭图书馆不是长久之计,在学生返校之前,本校图书馆应该发挥比以往更细致的作用,及时排查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为读者和工作人员创造更健康安全的环境。

2.1 书刊流通卫生问题

图书馆纸质图书、报纸、杂志众多,各种书刊在流通过程中,经过众多读者的反复浏览借阅,极易成为病菌传播的媒介,比如本校图书馆,由主馆和两个分馆组成,经常性的互通借阅,流动性巨大。尤其是在传染病流行的高峰期,若是没有及时做好预防、消毒等措施,就会大大增加传递感染病毒的卫生安全隐患。

2.2 公共物品卫生问题

图书馆内的公共物品种类众多,使用率极高的阅览桌椅、检索机、自助借还机、电子阅览室的电脑等,每天被频繁使用,不可避免地会染上各种病菌。据调查,公用电脑键盘上的微生物数量为每平方厘米510个,公用电脑鼠标上的微生物数量为每平方厘米40-260个,并且病菌存活时间较长,可能引起消化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4]。这些看不见的病菌都是不可忽视的传播媒介。

2.3 空气环境卫生问题

病菌通过空气传播极其迅速,在相对封闭的阅览室、报告厅、书库等都是读者密集的场所。本校图书馆,对于老馆来说,各项设施可能较为陈旧,并没有各个场所均配备通风、抽湿等空气流通设备,特别是在冬天,大多数情况下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极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对于新馆来说,室内装修,新设施设备入场使用,这些室内装修材料和办公用品散发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有害气体也会增加空气的污染[5]。

3 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策

图书馆是学习知识、提供知识的重要学习场所,健康、温馨、安全的环境是本馆需要筹备的。恢复正常开馆,迎接师生返校,完善防控机制,做好各种预案,不留死角,不允许有任何丝毫的麻痹大意。对学生返校以后可能再次出现的疫情精准决策,科学防控,及时响应。

3.1 培训防疫知识,提高整体素质

馆员的防控意识,掌握的防控知识和手段,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决定了图书馆的防疫水平。因此,本校图书馆对全体馆员进行防疫知识与技能培训,通过在线视频学习,模拟演练等方式对馆员进行强化训练,在实战模拟中检验防控预案,确保防控预案精准、有效,对广大师生负责。

3.2 储备防疫物资,落实有效措施

本校图书馆储备适用性强的防疫物资,比如环境消毒材料,馆员一次性口罩、手套,供读者使用的洗手液、免洗消毒液,以及配置图书紫外线臭氧消毒仪,自助图书杀菌机。并且定期对图书馆的公共设施进行彻底的清理消毒,特别是对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比如门把手、电梯开馆、卫生间等经常性接触的公用物,也进行彻底的消杀。

3.3 宣传防疫教育,加强卫生理念

本校图书馆会经常通过海报,馆内信息滚动发布屏等方式向入馆的师生传递防疫小提示,养成进馆借阅书刊时自助消毒,使用电子设备后勤洗手等良好习惯,引导师生加强对疫情防控的警觉性,积极有效的科学面对。

3.4 改善室内空气,营造舒适环境

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是对读者最大的服务,加强通风、购买绿植、有效的控制污染源尽可能改善空气所带来的问题。对于我馆的主馆来说,购买空气净化设备、加强室内通风;购进安全消杀仪器,对老旧物品查漏补缺,从而改善室内隐形的安全问题。对于新馆,装修材料、办公家具一定要采用正规符合标准的设备,避免接触超标的不合格产品;适当购买绿植,加强馆内各处绿化环境,不仅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美化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

4 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考

面对来势汹汹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高校图书馆遇到的困难也暴露出我们的一些相关工作的不足。体现出来的是我们平时的应急教育[6]不足,导致出现突发事件时应急意识不强,没有应急预案或应急预案不够全面,不具有可操作性等。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应急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如日本就格外重视对国民的应急教育,每个公民从小学到大学,直至走向社会,都始终把应急教育贯穿在生活与学习当中。我们国家的应急管理部门也强调把应急教育纳入教材当中,高校图书馆更应该借鉴国内外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教育经验,开展应急教育工作,在新生入学入馆培训上增加应急教育讲座以及考核项目,在制作入馆指南时也可以把各项应急教育制作成漫画的形式再发放,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师生群聚集点,各种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发生,比如火灾、地震、公共卫生等各类突发事件,既需要总体预案,也需要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一旦突发紧急事件,高校图书馆才会处理得更加快速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在编写应急预案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应对方案。

5 结束语

突发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流量密集、学生自我防御不足的高校图书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在应对各项危机下,每个馆员都需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加强图书馆自身的建设,也需要发挥专长,仍然把读者放在第一位,把服务摆在最前面。建立全民参与的突发事件预防机制,全社会参与的联动预防体制,更充分的发挥好信息服务,凝聚力量,推动社会应急能力的建设。

猜你喜欢
预案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西藏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诌议*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紧急预案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应急预案的编制
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