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视野下的文山壮族铜鼓舞探析

2021-12-30 16:36白云武
科学咨询 2021年9期
关键词:铜鼓龙潭文山

白云武

(文山学院 云南文山 663000)

一、文山壮族铜鼓舞的历史起源

铜鼓舞是文山壮族群众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传统舞蹈种类之一,壮语称“弄尼、弄咛咚”等,“弄”是舞动、跳耍之意,“弄尼、弄咛咚”即跳铜鼓舞[1]。它始于文山壮族先民的自然信仰和祖先崇拜。在文山州境内虽说铜鼓舞流传范围较广,但主要活跃于者兔乡、底圩乡、者太乡、珠琳镇、旧莫乡、那洒镇的部分壮族村寨。

文山铜鼓舞的传说,在文山壮族村寨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传说多和降妖伏魔、婚丧嫁娶有关。有一个流传较广泛的传说是这样表述的:壮族喜水,所以壮族居住的地方多有“龙潭”,可“龙潭”是风水宝地故多有妖怪侵占。在很久以前,壮族村寨的一口“龙潭”经常闹妖怪,小孩和鸭子经过,一不小心就会被妖怪掳走。有一天,村寨里一位老人家的鸭子不见了,他就让儿子去“龙潭”边找找看,没有想到连儿子也不见了,老人料定是妖怪作祟,急中生智潜伏在“龙潭”边监视,乘妖怪外出,然后潜入“龙潭”救出被妖怪罩在木桶底下的儿子,并放火烧了妖怪的家。妖怪回家后发现房子被毁,气急败坏的找老人复仇,在争斗的过程中老人发现铜锅按上翅膀可以降服妖怪,后来就模仿铜锅打造了很多铜鼓,以后壮族村寨只要哪有有妖怪,一敲响铜鼓,铜鼓就会自己飞出去降妖伏魔。壮族民众为了纪念铜鼓降了妖,避了邪,每年都会定期聚会敲响铜鼓,跳起铜鼓舞。从上述铜鼓传说中可以看出,文山铜鼓舞蕴含着了壮族深厚的铜鼓文化,毕摩文化、稻作文化时至今日,文山的壮族村寨里每逢重要日子都会祭鼓跳铜舞[2]。

二、文山壮族铜鼓舞的艺术特征

铜鼓舞是由于使用铜鼓作为伴奏乐器而得名的。跳铜鼓舞时,将铜鼓用木架悬挂离开地面,鼓手左手持竹条敲击鼓腰,右手持鼓槌敲击鼓面中心,另一人双手持圆柱形木桶,与击鼓者配合,将木桶迅速扣向鼓腔,根据鼓手敲击的节奏来回推拉,时开时合,改变鼓腔里的声音传播速度,产生出颤音和滑音的回声效果。鼓手一般可以通过公、母两面铜鼓,敲奏出十多个节奏和音高组合,在当地壮族地区流传有铜鼓十二调,代表一年12个月,蕴含着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3]。

铜鼓舞是集体性的舞蹈,双手或单手持巾形成交叉、甩手、抬臂等手的变化,下肢动作主要是脚的提顿、踏顿为主,躯干无更多的舞姿变化,队形多为圆圈,通常为男里层、女外层,沿逆时针方向行进,随着铜鼓的伴奏,动作幅度时大时小,重拍向下,身体随膝盖的屈伸或提顿、或点顿、或踏顿,舞风自然而又古朴,更多地表现了祭祀性、自娱性的舞蹈特点,其动作的形成多和当地的生产生活有关,例如:播种、栽秧、收割、担谷、打谷等,蕴含当地壮族民众对于农耕劳作的一整套实践认知。

铜鼓舞的伴奏除了铜鼓外,通常由边锣、铓锣,牛角号、牛皮鼓等乐器组成,常用节奏为:当 咛/当 咛/当 咛/咚 0/,当咛咛/当咛咛/当 咛/咚0/,当咛/当咛/当咛/咚0/,当 咛/咚 0/当 咛/咚 0/当 咛/咛 咛/当 咛/咚 0/。

三、壮族铜鼓舞的文化价值

(一)健身娱乐价值

铜鼓舞的敲击通常有12调,不同的调配以相应的动作来展现一年12个月的生产劳作,在表演的过程中要运用到形象、概念、运动等多种记忆方法,这样的记忆方法可以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刺激大脑神经,具有良好的健脑作用,此外在表演中由于是上肢、下肢、腰跨的全身运动,这样的运动可以有效的促进血管血液循环,加强新成代谢,让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在铜鼓舞娱神、娱己的运动过程中改善、增强自身体质,达到健身娱乐的价值[4]。

(二)艺术价值

铜鼓舞的敲击方法有12套,节奏类型丰富。节奏是铜鼓舞最基础的表现形式,铜鼓舞也必须依赖于节奏来增强韵律感、表现力与感染力,铜鼓舞经过长时间的演变,由最初祭祀的简单动作逐渐发展成为铜鼓舞的形式,并且节奏、步伐和动作也随之慢慢丰富起来,铜鼓舞的12套节奏里蕴含着当地壮族对自然生活中的各类旋律节奏的领悟,蕴含着他们对生产生活审美的表达方式,虽说动作简单,多为模仿生活中的各类动作,但舞风古朴易学,有着原始舞蹈的遗风,具有原生舞蹈的艺术价值。

(三)学术研究价值

文山壮族铜鼓舞的核心是铜鼓文化,它与文山壮族人民的历程和生活习俗密切相连,具有浓厚的历史性,是壮族古先民用来祭祀天地、敬畏自然、突显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方式。铜鼓舞具有神秘的宗教性,文山壮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可以说铜鼓舞中的音乐节奏,肢体动态都和他们的“多神崇拜”密不可分,在表演时他们会将心中的诉求通过音乐和动作向所信仰的对象进行传达,表演的场面虔诚而又庄严。文山铜鼓舞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山是一个喀斯特地貌的多山地区,这样的地理环境极大的影响着壮族的生活习惯及艺术审美,铜鼓舞对于在这里生活的壮族民众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歌舞形式,还包含着他们对这方水土的认知和眷恋,他们通过跳铜鼓舞,充分的展现了这方水土中鲜活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地域性特色[5]。

四、结束语

铜鼓舞是壮族传统舞蹈中的一个种类,在壮族传统舞蹈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社会文化价值,是壮族人民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挖掘其文化蕴涵,研究其文化传承的路径,不但丰富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拓宽了艺术研究路线,而且也顺应了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从而有力促进了文山壮族传统舞蹈文化的推动发展。

猜你喜欢
铜鼓龙潭文山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finement of high energy non-neutral proton beam in a bent magnetic mirror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延庆巨变册页
龙潭画影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九龙潭的龙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